汪曾祺《端午节的鸭蛋》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汪曾祺与众不同的是,他在国立西南联大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是一个训练有素的人。虽然他也喜欢学习,但与那些大学者不同,他大多醉心于对演讲稿、篇章的考证等“小学”,做的是揭示精微的工作。他热爱《世说新语》和宋代笔记,继承明清和五四的散文传统,钟情于晚明散文大师张岱,这也与晚明公安派“言志不落俗套”的文学主张密切相关。汪曾祺,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做过京剧编剧,深谙东方古训“华丽即朴素”,西方现代布莱希特“隔阂效应”理论。再加上个人生活的沧桑,他不追求反映时代精神的最强音,而是力求以含蓄、空灵、悠远的风格建构作品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永恒的审美价值。他在江南长大,在北京定居。翻阅他的作品,不乏江南美景,小桥流水,一派小四合院、小胡同的京城景象。很少见到雷声轰鸣、声势浩大的壮观景象。汪曾祺以其对事物独特的洞察力和审美发现,从小的视角切入,写琐碎之事,记田园风情,谈花鸟虫鱼,考典故,即兴讲故事,不经意间立下生动精彩之笔,成就了当代杂文的经典和高峰。
汪曾祺学识渊博,兴趣广泛,爱好书画,喜谈医德,对戏剧、民间文艺有深入研究,一生经历了启蒙救国、夺取政权、反右斗争、“文革”、改革开放等许多轰轰烈烈的大事。但他深切地感受到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使读者形成了向往宁静、闲适、宁静,追求心灵愉悦、净化和升华的心理定势。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咆哮的瀑布之美令人尊敬,令人敬畏,但在清澈的小溪边,看着鱼虾,听着流水,不是很惬意吗?汪曾祺将自己的散文定位为琐事的速写,这正适应了中国读者文化心态和期待视野的调整。
在当今社会,复制技术造成的“大文化”、“大话语”、“大叙事”的虚拟幻象,因其虚幻性和刚性,不再具有可以体验的审美特征。真正具有体验美的特征的,只是现实个体存在中无时不在的“小文化”、“小话语”和“小叙事”。汪曾祺对中国当代文坛的贡献,在于他对“大文化”、“大话语”、“大叙事”的解构,在于他对个体存在的人文本真境界的宣示和呼唤,在于他帮助发现身边“琐事”之美。美在身边,美在本分。汪曾祺散文的精神气质和艺术魅力之所以对读者有强大的魅力,就在于他对“琐事”的审视,能够贬低自己的渺小,以小见大,而不是狂妄自大,谄媚自己的渺小。
必须指出的是,汪曾祺的《琐事》随笔包含了他独特的人生体验,但其效果并不仅仅是自娱自乐。他强调自己的作品应该与世界人民互补,有益于社会生活,绝不是把个人孤立于社会之外,与社会对立。他的作品中也不时流露出道家所提倡的悠然自得的趣味,自足自保,但绝对不同于魏晋文人的闲言碎语和颓废。本质上,他对生命的理解和描述是乐观的,他相信“人类有希望,中国会变得更好”。现代艺术,太夸张,太刺激,太使用声光电。汪曾祺要从内容到形式建立一种原创的“自然艺术”或“绿色艺术”,创造一种真实的境界,传达真实的情感,带领人们走向精神世界的净土。
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身边的“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没来得及完全呈现自己的意义,就被抛在了记忆的后面。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在生活中似乎除了被“忙碌”的包裹和挤压之外,没有其他的乐趣。汪曾祺的散文在呼吁人们:慢慢走,欣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