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剧生存的四种危机是什么?
您好~
中国话剧生存的四种危机
宋宝珍 2013-3-5 17:00:48
来源:《艺术评论》(京)2006年6期第45~48页
内容提要 中国现代戏剧即将走过它的百年历史。
一百年的沧桑,把一种“舶来”的西方舞台艺术,改造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民族文化的存在形式。
然而,驻足今天,我们的话剧的确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它既要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争取自主的生存权利,又要在日益商业化的社会环境里保持独立的艺术品性;既要在尊重传统的前提下继承并不丰厚的家底,又要在谋求发展的目标下寻找存在的合适位置;既要背负意识形态意义上的启蒙责任,又要抵御消费主义浪潮中的思想迷失。进入21世纪以来,话剧面临着文化市场的挑战,生存的危机感并没有解除,反而有所加剧。
记得新中国成立伊始,国家文化机构曾经在全国范围建立过话剧发展体系,话剧演出团体遍布各省、市,其中的佼佼者有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央实验话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海人民艺术剧院、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广东省话剧院等等,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两大教育机构,所培养的生员也主要是针对话剧艺术的发展。在1956年举办的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汇演中,由41个剧团演出的话剧接近50部。在国庆10周年献礼之际,在京、沪等地演出的话剧也多达40余部。事实证明,早在文革发生之前,话剧就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大剧种。便是文革过后,站在思想解放的前沿位置的也还是话剧,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帮”,而反思文革的话剧《怒吼吧,黄河》就出现在这一年的年底。一部话剧《于无声处》在“四五运动”尚未平反之前,就已经发出了人民心底的呐喊,并由此首开思想解放先河,演遍全国各地。
提起今天的话剧,我们不免心虚。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戏剧界人士发出“话剧危机”的呐喊之后,“危机”的现实并没有出现大的转机,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开始对危机越来越适应,也就越来越漠视。艺术生态的合理化与社会化的大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虽然说文化热点的泛化、娱乐形式的多样、流行文化的发展、人们自由选择的机会增加,都使话剧在文化消费中不可能独行天下;但是,面对越来越虚弱的话剧本体和越来越边缘化的处境,我们总应该探讨内在的隐衷。
谈到戏剧的存在本质,我想就是一个观演问题。没有剧本、没有道具、甚至没有舞台设计等都没有关系,只要有人的表演活动,就会有人的观看活动随之发生。在观演之中,演的主动性是先天存在的,好的演出造就好的观众。这恰如寸草不生的荒漠,它仅仅是死寂的荒漠而已,而一旦有骆驼刺、红柳或沙棘的滋长,那么它就有了生机与活力,其生态系统也就随之建立。当我们无法让阳光、雨露、土壤、水质、肥料等,以最恰切、最合理的方式赋予种子时,我们就只能祈求种子自身旺盛的生命力。这也是我谈到话剧的生态,必先从其自身的生长机制谈起的用意。
中国话剧:削平深度、弱化思想
关注话剧的生态,第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话剧如何强化自身的生长潜力,占据自己的精神领地。话剧在它走过的近百年来的历程中,始终表现为一种文化自信的不足与文化意识的危机,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加剧了这种文化心理上弱势,突出表现为追赶西方时潮的紧迫,急于与市场接轨的焦虑。于是,匆忙间,求新逐异、惟新是举,这既造成了艺术表现的混乱与无序,又妨碍了艺术探索的连续与沉实,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仿佛一树的果子,每个都咬上一口,最终却不知其味。
谈到话剧存在的问题,田本相先生曾一言以蔽之曰:“精神萎缩”。2003年,导演王晓鹰曾经把阿瑟·米勒的剧作《萨勒姆的女巫》搬上话剧舞台,在一次座谈会上,王晓鹰谈到演出这个戏的本意,说这是一个拷问灵魂的戏,他在剧中要表现的是,在灵魂救赎与物欲利诱面前,人们会做出怎样的自我选择。而剧作家赵耀民则以戏谑的口吻告诉他:晓鹰,根本用不着你去拷问,我敢说,眼下绝大多数的国人,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物欲利诱。(参见尹咏华:《挽之难留的话剧诗性》,《读书》2006年5期)这段对话,反映了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以及对精神价值的漠视。
目前,话剧创作的基础几近崩毁,专业创作人员严重匮乏,戏剧文学的魅力和诗意逐渐丧失。在有限的创作中,解构经典、削平深度、弱化思想、一味媚俗的话剧并不在少数,致使话剧的文化内涵逐渐减少,演出对观众缺乏感染力。便是作为文化消费的一种方式,话剧要想做到购销两旺,尚要假以时日。
90年代以来,人们不得不面对很多新的东西,甚至必须适应新的人文环境和价值体系。剧作家在面对世相的纷乱、矛盾的现实、意识的危机、精神的困惑时,似乎找不到适当的话语来加以表述,他们除了茫然地认同于物质层面的现代性之外,对现代生活中存在的人自身的问题,几乎失去了直面的勇气和剖析的犀利,也丧失了敏锐的考察和警醒的反思。
相对于电视剧的创作而言,写一部话剧虽然操心费力,所得的报酬却寥寥无几。于是乎,话剧再也不能像半个世纪之前那样,吸引国内一流的作家为它打本子,如今,甚至连二、三流的剧作家也毫不顾惜地弃它而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转型的历史时期,我们甚至难以找出一部足以传诸后世,能够反映这个时代的真实,有持久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话剧原创作品。
当下的话剧,既缺乏真正的创新意识,也缺乏透视生活的勇气。尽管许多戏剧界人士祭起各种先锋的、后现代的旗帜,但在操作层面,却忍不住以投机的心理和媚俗的姿态,加入世俗声浪的和鸣与物质利益的争逐。其实,作为人类精神创造的成果——话剧艺术,不应当仅仅只是作为商品而存在,其文化价值自我实现的过程,也不应当仅仅是商品价格市场体现的过程。无论是“白领戏剧”的矫情,还是“先锋戏剧”的沦陷,抑或舞台大制作的喧嚣,花样繁多、形式翻新之下,恰恰说明在市场经济下盲目奔突的话剧,找不准自己的现实定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漠视了自身的艺术定位和生长潜力。
人丁不旺,行者寥寥
关注话剧生态,第二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话剧人才的短缺和话剧队伍的萎缩。如今,差不多只有京、沪两地,在平常日子里还能看到话剧的演出,而在全国其他地区,话剧已经成为一个渐行渐远的影子。就是京、沪两地,话剧队伍也在收缩,先是有上海人艺与上海青艺的囫囵一体,后有中央实验与中国青艺的并成一家,而此前各省剧团长期无戏可演、几近瘫痪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有人戏言,电视剧的不断发展,已经把话剧院团变成了不花钱的影视演员的养成所,但是话剧院团的用人机制却没有因此而调整、改变,也没有足够的经济考量与竞争意识,因此,本就编制有限、资金短缺,还要负担一批虚名演员,这些人长年不登舞台,已经很难适合话剧表演,但自以为在影视圈身价了得,即使空闲也不会来做龙套演员。于是,很多剧院在排戏时人员不够,捉襟见肘。国家话剧院演出《老妇还乡》时,群场戏要借助于是之表演学校的学生撑持,北京人艺重排《蔡文姬》时,导演不得不就近邀请北京二中的学生参加,福建人艺演出《沧海争流》时,只好向其他组织机构租借人员。便是北京人艺正在排练的话剧《白鹿原》,也因为人手不够,不得不在北京地区广泛求贤。
其实在演员聘用方面,我们不妨接受香港话剧团的经验,即实行年度签约与临时聘用的结合。今年5月,香港话剧团来京演出《新倾城之恋》,主演梁家辉是本年度的香港影帝,因为已经与话剧团签约在前,他就只能缺席金像奖颁奖仪式,去参加剧场的排练。这一方面表现了梁家辉本人的信用原则和香港社会的诚信机制;另一方面,据香港话剧团艺术总监毛俊辉先生讲,香港的艺术风气是,那些能参加舞台演出的演员才是真正的演员。
一个剧团要有相对固定的演员团体,其目的不外乎是在长期的磨合中形成表演的默契,而这种默契已然不存在了,而那么多演员却仅把名字固定在剧院里,这岂不是咄咄怪事?在今天的北京,一方面是“北漂儿”队伍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专业演员的严重缺位,而非创作人员的数量则有增无减,这看起来滑稽的事实,正反映着目前院团管理中缺乏活力的、不现实的用人机制。我们的话剧院团,一是缺乏合理的用人机制,二是缺乏自身的凝聚力,三是主创人员与其他人员比例失衡。
无原则的批评家和油滑场景
关注话剧的生态,第三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话剧评价机制的狭隘性和模糊性问题。曹禺先生曾说过,好的戏剧首先需要好的剧本,其次需要好的批评。对一台话剧的演出,能够予以客观的、公正的评价,引导观众进入正常的欣赏渠道的,按道理来讲应该是批评家。但是,正如有人所指出的那样,“如今已经成为所谓的著名批评家的或正在走红的绝大多数批评家,他们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这种名气几乎毫无例外地来自于他们的聪明与圆滑,来自于他们的工于心计。他们出名根本就不是凭什么真才实学,而是厚颜无耻的作秀与圆滑世故的做人。”(傅翔:《中国批评家堕落的八大形式》,《作品与争鸣》2006年第5期)于是,我们经常看到,凡事说好、一团和气的批评家,游刃有余地游走于各种会议之间,操控八方讨好、四海皆准的话语,总能把一个滥戏说得煞有介事。而娱乐媒体的报道在加入世俗喧嚣的同时,自以为操纵着话语,可以不管事实,常常发出些散发着墙角腐气、铜臭恶气甚至腹内邪气的文字。媒体报道本应以实事求是为第一要义,结果很多人错用了这份权力,今天用信息轰炸去捧红一个演员,把他说成无瑕美玉,明天觉得没可读性了再编一些丑闻,把他打翻在地。
对于话剧院团来讲,如果说批评文字、报道文字不过是敲边鼓行为,那么评奖机制可是决定院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大事。
评奖的目的本来是为了激励创作的,但是有些评奖却使从业者迷失了艺术创作的真正目的。评奖制度把艺术创作纳入到了既定的轨道,利益诱惑鼓动着一些人去寻找成功的捷径。一位戏剧评论家曾尖锐地指出,“北京供养了一批以‘文化钦差’自诩的人,他们以评人家的戏能不能进京演出为条件,以肆意批评和篡改别人的剧作为能事,以到处耍派头、摆架子、颐指气使为乐事,而这些人之中,有的人的艺术眼光极差,为了显示自己不是草包,又得找出点意见提提,结果提出的意见常常荒唐可笑,但是,下面的人又不敢不听,在这样的‘指导’下修改的戏剧,原创中有价值的东西被撕捋的不成样子,戏是越改越糟,令人哭笑不得”。(参见《在历史与现实中间审视戏剧》,《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应当指出,这样的评奖机制脆弱而危险,因为其标准是模糊的,程序是随意的,结果是人为的。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评选,如今已举办了三届,据说这项耗资两个亿,以国家名义制定的评价、鼓励机制,将在举办5届后停止,原因是资财告罄。两个亿的投入不为不大,几百万的奖励不为不重,但是,不可否认,这项意在鼓励舞台艺术发展的评价机制,却是临时的、局部的、单向度的、不可持续的。对于不景气的舞台艺术而言,它或可起到强心剂的作用,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其实,话剧的真正评价者应该是观众和时间,观众代表当下的市场认同,时间代表对艺术持久性的检验,两者的结合,形成对艺术与受众的双重尊重。批评家只能以自己的感悟,去引导观众领会作品的思想与美学的深度。但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由于演出场地的供需脱节,剧场租金一路上扬,造成了话剧票价居高不下,与观众的心理预期和购买力之间产生了明显的偏差。
19世纪末法国小剧场运动的创始者安托万,之所以对当时的戏剧状况不满,锐意改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贵族化的“林阴道戏剧”票价过高,有资料显示,那时一张戏票的价格,相当于普通人两三天的工资。而在如今的北京,话剧票价通常都在100—500元之间,可以说已经大大超乎安托万所认为的普通人承受的底限。话剧制作成本和票价的抬升,高高筑起剧场的门槛,让普通民众被迫远离话剧。如果说话剧对社会生活所作的无关痛痒的描述,拉大了话剧与观众的心理距离,那么票价过高则会使话剧观众减少,甚至让观众失去观赏的兴趣。
目前的现实是,有关机构为了评奖花了国家大把银子,却没有人考虑用补贴的方式,使观众看得起戏剧。
民间力量缺失
关注话剧的生态,第四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如何建立起适合话剧发展的和谐一致的生态环境。不得不承认,目前支撑话剧舞台的,仍然是话剧的专业院团——北京人艺和上海话剧中心,在京、沪演出市场上,它们各自为战,孤标独立。近年来虽有民营剧团偶尔制作一、两个话剧,但因为各种原因,主要还是经济原因,基本上都是草草收兵,难以为继。
相对集中的、群众性的、业余的、非功利的话剧演出,只有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戏剧节。但是目前来讲,它还基本上是一个戏剧发烧友的自助性质的演出活动,缺乏稳定的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和组织形式。大学生戏剧节靠着组织者对戏剧的热忱和奉献精神在顽强地存在着,但这种存在却是艰难的。
一个合理的话剧生态环境,应该以专业院团的发展为龙头,以民间的业余剧团的活跃为基础,彼此相互促进、互惠***赢。比如在香港就有艺术发展局来调控香港艺术的总体规划,差额资助专业剧团和民间剧团的艺术生产,专业剧团有责任帮助业余剧团的发展,而被资助的业余剧团则应当承担学校戏剧的普及和辅导工作。这无疑是一个良性互动、相辅相成的发展机制。但是,到目前来讲,我们的艺术管理差不多对民间戏剧形成了限制。
写到这里,笔者想起一则旧事。一次外出时,我曾看到一座山坡上长满松林,惊叹于它的齐整。而同行的植物学博士却告诉我,这是一片人工林,虽然看上去不错,但是,它们抵抗暴雨风沙、虫害病菌的能力很弱,因为品质单一。而那些高低错落、芜杂繁茂的天然林,则具有天然的自保能力和整体的抵抗能力。
如果我们把话剧事业比作一片林地,我希望它不必像泰山顶上的青松那样孤芳自赏,也不必像盆景里的榕树那样失去天性,它应当处在野趣横生、整体和谐、欣欣向荣的生态环境里,在天与地之间创造艺术生命的奇迹。
感谢您对大麦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