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写的是什么季节
应该描述的是夏天。贝多芬的夏天是变化莫测的,时而善感,时而激动。
田园交响曲就是第六号交响曲“田园”,本曲大约完成于1808年,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
此时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完全失聪,这部作品正表现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是一部体现回忆的作品,并由作曲者亲自命名为“田园”交响曲,是他少数的各乐章均有标题的作品之一,也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
五个乐章介绍:
第一乐章“到达乡郊,复苏轻松的心情”起始的主题是夏日脉搏的跳动,而乐队旋律融合在一起,就是你席坐在自然中听到的一切声响 —— 湖水咕嘟咕嘟,树叶窸窸窣窣,偶尔有小动物快速跑过,脚步声像纸张掉落在地上。
第二乐章“溪畔景色”中有潺潺跑动的小溪,还有长笛代表的夜莺、双簧管代表的鹌鹑和单簧管代表的布谷鸟。当它们出现时,溪水拍打着光滑的石头,氛围惬意又舒适。指挥家蒂勒曼说,这是一段非常容易被演奏糟的音乐,乐队的任何不平衡都会打破它的诗情画意。
第三乐章“乡民们快乐的集会”中出现故意走调的音,是为了逗趣蹩脚的乡村乐手,村民们越来越快的舞步,是为疯狂暴风雨做准备。
第四乐章“暴风雨”是场夹风带雷的猛烈阵雨,这场暴雨出现时间短暂,没来得及施展极强的破坏力,所以当天空放晴时,人们不是感谢自己幸免于泥流,而是发自内心地感到喜悦。
第五乐章“天霁后牧羊人感恩之歌”是一阵激烈狂暴之后,以平静祥和为出发点呈现出的“赞美诗”。在大自然中,贝多芬找回了暴躁脾气的平衡,也忘记了重听的困扰,所以他说:没有人比我更加热爱树木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