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为何会自杀?
在网上不止一次看到张一得和他爸爸老得的故事了,每次读到都很心疼。爸爸老得倾尽全部心血培养儿子一得,然而出国留学的一得却自杀了,自杀原因不知。
我是一手带大孩子的人,知道养大一个孩子要付出的艰辛,何况老得是单亲父亲。那么为何一得会走上一条不归路呢?我想原因恐怕很多。
首先,可能和爸爸辞职有关。
作为爸爸的老得,离异之后要了孩子。为了给孩子双倍的爱,老得辞去工作,回归田园,专心带孩子。看来老得把养育孩子当成了自己唯一的事业。是的,养育孩子绝对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如蔡笑晚就说自己的职业是父亲,只是蔡爸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职业,他是一个医生,他要养家糊口,全职带娃在他那里不现实,当然蔡爸有一个完整的家。
然而,作为父亲,只有这一项事业,会让孩子倍感压力。懂事的孩子只能拼命变得优秀,才能不让父亲失望,这对孩子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可能会埋下抑郁症的根子。其实,男孩子是需要以父亲为榜样的,是需要崇拜父亲的,尤其是在职场中驰骋的父亲。这一点,我是看了《杀死一只知更鸟》后明白的。
其次,高档教育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
如今培养一个孩子花费真的很大,从老得的状况来看,显然是不够的。一得一直上的是好学校,这需要更多的经济支持。为了孩子,老得只能依靠网络,依靠分享育儿心得来挣钱,再就是众筹。信息时代,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赚钱方式。但是,这一切首先要考虑孩子的感受。孩子愿意用自己的优异表现换钱吗?孩子愿意公开自己的隐私吗?如果只是被逼无奈,孩子稚嫩的肩膀如何抗得起?
孩子优秀,老得自是心满意足,他的目标似乎很远大,出国留学那是一定的。可是老得的经济能力显然跟不上。后来孩子到妈妈所在的城市上了高中,妈妈给予了很多经济上的支持。而老得,除了分享育儿经验支撑家庭,似乎没有别的经济来源了。
我觉得,贫寒家庭真的难以支撑起一个孩子的高档教育费用,强行进入这样的学习圈,也许带给孩子的是深深的自卑感。
再次,培养孩子需要见识。
要想教育好孩子,除了每天的辛勤付出,还得有见识。见识来自哪里?当然来自摸爬滚打的人生阅历。而老得19年来都呆在乡村里,视野受到限制,见识大都来自书本,对社会的切身感受没有那么强烈,思维模式多少有点走入僵化,这样教育起孩子来,难免隔靴搔痒。因此,我觉得男人要走出去,先壮大自己,才能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就如同曾国藩。
当然,老得考虑的是出去工作会没时间陪伴孩子,但人生终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作为男人,完全的陪伴无论在哪个时代都貌似不可能。我想老得应该发动母亲或者亲戚之类的人,到家里来照顾孩子,为自己分忧解难,自己边打拼边照顾孩子,这样老得才会有自己的圈子,才能在滚滚洪流中培养自己的见识。我一直觉得,父亲的见识不仅仅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更是孩子终身的守护神。
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孩子。要想孩子心理健康,每天的察言观色是我们必修的功课,我们必须及时清除孩子心中的垃圾,这样孩子才能卸下包袱投入到每一天的生活中。一得之死了给我一些思考。我们说,孩子出了问题,要从父母身上找原因,当然指那些还未走上社会的孩子,因此,我也从老得身上找了找,以此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