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百家姓宫姓
宫姓,中国姓氏之一,部分源于姬姓,部分得姓始祖为春秋时期宫之奇。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 百家讲坛 百家姓宫姓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百家讲坛百家姓宫姓
宫姓,中国姓氏之一,部分源于姬姓,部分得姓始祖为春秋时期宫之奇。史载,武王姬发克商建立周朝,分封 天下 诸侯时,封同一曾祖的族侄仲为虞君,是为虞仲。又封虞仲之子为?宫?(tong,音?同?)国之君, 宫国传数世即为晋国所灭。宫之奇原姓姬,名之奇,又名奇,是宫阝国后世国君的族人。宫阝国被晋国灭时,他离 宫阝奔虞国,将宫阝字去右耳(右?阝?旁的原字型为?邑?字,?邑?为诸侯之国的意思,去邑表示离开故国,?宫阝?去邑为?宫?),改姓宫,名之奇。从此以后,即有了宫姓,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 历史 。
百家姓宫姓起源
宫之奇到虞国后,古虞国位于今山西省境内,就任虞国上大夫,辅佐虞公,是一位贤臣。?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这两个著名的 成语 典故 ,讲的就是宫之奇的 故事 。《左传.僖公五年》、《春秋谷梁传.虞师晋师灭夏阳》、《史记.晋世家》、《汉书.辛庆忌传》等都有关于宫之奇的记述。就全国人口数而言,宫氏一族是小姓。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从七省抽样结果,宫姓排在152位;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统计,宫姓 排名 在212位。
宫姓的渊源,在全国范围内,宫之奇的后裔,是宫姓的主体。
另外,宫姓还有以下几个起源:1.南宫氏的后裔,有的改姓宫。2.周官?宫人?的后裔,以官职为姓。(此两支宫姓,皆为姬姓之后。)3.***氏、龚氏有的改为宫姓。4.明朝,回族宫火因,以宫为氏。5.清朝,满族恭佳氏,改为宫氏。6.蒙古族,亦有改为宫氏者。
(注:?<宫阝>?,可能有的微机不显示,就是?宫?字加右耳旁。《康熙字典》解释:宫阝,tong,第二声。古国名)
(邑:1.国也,诸侯之国。2.都邑也,都城的郊区为邑。3.?邑?作偏旁时为右?阝?。)
百家姓宫姓始祖
宫之奇到虞国后,就任虞国上大夫,辅佐虞公,是一位贤臣。?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这两个著名的 成语典故 ,讲的就是宫之奇的故事。《左传.僖公五年》、《春秋谷梁传.虞师晋师灭夏阳》、《史记.晋世家》、《汉书.辛庆忌传》等都有关于宫之奇的记述。就全国人口数而言,宫氏一族是小姓。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从七省抽样结果,宫姓排在15位;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统计,宫姓排名在21位。
宫姓的渊源,在全国范围内,宫之奇的后裔,是宫姓的主体。另外,宫姓还有以下几个起源:
1.南宫氏的后裔,有的改姓宫。
2.周官?宫人?的后裔,以官职为姓。(此两支宫姓,皆为姬姓之后。)
3.***氏、龚氏有的改为宫姓。
4.明朝,回族宫火因,以宫为氏。源于回族,属于 文化 上汉化改姓为氏。回族宫氏,早期见于明朝时期吐鲁番归附 回回火因。火因,亦称霍因、霍恩。在明宣德四年(西元1429年),火因率部族骑兵入归明王朝,大力协助明朝反击蒙古瓦喇部,被明宣宗朱瞻基授予锦衣卫指挥使,火因遂以宫为姓氏,史称宫火因,其子孙承袭其姓氏,世代相传至今。宫火因的儿子宫玉、孙子宫祥、四世孙宫清,皆世袭其锦衣卫指挥使之职。回族宫氏今在山东、辽宁等地均有分布。
5.清朝,满族恭佳氏等,改为宫氏。源于满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据典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恭佳氏,亦称龚佳氏、恭嘉氏,满语拼音为Gunggiya Hala,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后多改汉字姓为宫氏、龚氏等。
6.蒙古族,亦有改为宫氏者。源于蒙古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
据典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实宝禅氏,亦称失宝赤氏,世居哈喇乌苏齐巴汉台(今新疆塔城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拼音为Siboocan 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实宝禅氏所改汉字姓为宫氏、龚氏。
另外,蒙古族宫固如徳氏、瑙木沁氏、失宝赤氏,在明时期即改汉字姓为宫氏、孔氏、弓氏、龚氏等。
宫熙儒,字得先,号四知,五代后周(公元213-225年)时期,授为元州防御使。在后周阐位与宋朝时,解除印绶,偕妻带子,远离京师,隐居于不夜城西昆嵛山前柳林村(即今文登市界石镇柳林庄村),是为不夜宫氏的鼻祖。今天胶东的宫姓,都是熙儒公的后裔。
熙儒公隐居后,潜心钻研《易经》,得其精髓。后遇道教大师谭真人并拜他为师,道号昆前.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熙儒公坐化于昆嵛山前之南原(今界石镇昆阳村,原名宫家庄,1981改名)。宋太祖得知消息后,下旨在南原建祠庙塑肖像,以供子孙后人祭祀。祠庙、蛟龙碑、茔碑等遗迹,在清朝乾隆时代仍存,其祠庙在后世被称为神仙殿。
熙儒公是胶东宫姓的始祖,其后裔遍布于胶东并散播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可谓子孙兴旺,瓜瓞绵绵。
(熙儒公的 事迹 根据《东莱宫氏族谱》记叙)
(注:因条件所限,本人至今未能亲到柳林村和昆阳村实地查验,不知现今是否还有何遗迹?望知者告之。)迁徙流布
宫氏的始祖宫之奇,原姓姬,祖籍 宫阝国,居于上宫里(今山西省平陆县东部)。宫阝被晋灭时,避难迁于虞国,居于辛宫里(亦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上宫里和辛宫里即因宫之奇居住过而得名。公元前655年冬季,虞国又被晋灭,宫之奇再次避难,率领族人东奔曹国(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南),在他逝世后又回葬于平陆县虞里乡辛宫里。
自此时直至金元之前,宫姓一族在史书上没有系统的记录,其迁徙路线和居住地区都不明晰。有迹象表明,在宫之奇和族人的东迁过程中,宫姓后裔在山西、河南、河北、安徽一线区域内枝开叶散,迁播开来。中国今天几支大的宫姓族支,都是从这里起源的。
1.东莱宫氏始祖宫熙儒,在秦朝初年,从中原徙居胶东文登。
2.江苏省泰州宫氏始祖孝廉宫达智,在明朝初年,由河南徙居河北静海县,在出任江苏扬州署篆后,定居泰州,成为当地望族。(事迹后面再述)
3.山西省繁峙宫氏始祖宫德,是安徽凤阳府寿州人,元末随朱元璋起义,以战功由小兵升至都指挥使,任职山西而居。现山西宫姓人口约85900多人。
4.陕西省户县宫家堡始祖宫友贤,其数代前祖上,于明永乐初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陕西。此支宫姓可能为宫之奇在山西族人的后裔。
5.(1.)山东惠民县魏集镇宫家村宫氏始祖宫清,于明建康元年,自河北枣强县徙居宫家村。(2.)山东临朐县宫家老庄宫氏始祖宫士贤,于明洪武四年,自河北枣强县迁此。
6.河北省东光宫氏始祖宫友贤,山东即墨人,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殿试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后徙居东光县城东大宫家村。此村宫姓约有3000多户。据查,此支宫氏为东莱宫氏之一支。
7.安徽省怀远宫氏始祖宫宽,在明洪武年间,由江苏句容县徙居安徽怀远县。据查,此支宫氏属泰州宫氏的一支,现约有4800多户。宫宽在明永乐年间任浙江归安县丞,授迪功郎。
8.山东省垦利县郝家镇宫家村宫氏始祖宫九先,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自河北枣强县徙居山东省蒲台县宫家村(原属山东武定府蒲台县;1956年,国务院撤销蒲台县,宫家村并入垦利县)。垦利县黄河口镇的几支宫姓人家皆源于郝家镇宫家村。
9.山东高密宫氏始祖(失讳),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自安徽凤阳府徙居山东高密。后人部分迁居诸城城里、诸城凉台、诸城大七吉、诸城辛家尧、胶南泊里等。族中名人有宫尔劝等。人口规模约10000人。
10.安徽含山林头镇有山里宫和宫大庄二村,约5000人,据资料记录,大约500年前由山东枣庄徙居过来,当下该村庄青年们大都在外地上班或已定居在外。明洪武三年(1370年)自福建莆田迁入。
11.甘肃庆阳西峰区温泉乡楸沟村宫庄队。
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的宫氏,基本都是这些大族系的分支,或也有单独的源头,主体上都是宫之奇的后裔。就居住地来说,胶东是一个最大的宫姓聚居区域,也是宫姓人口数最多的聚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