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由来是什么?

对联起源于何时,没有确切的考证。目前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对联源于桃符。然而,在符涛写“申屠”和“雷宇”的目的只是为了避邪。在《淮南子》描写二神之前,没有独立使用对偶句的意识,“申屠”和“雷宇”都不是对偶句。所以这种说法很难成立。另一种观点认为,对联起源于五代以后蜀国的大师孟昶。原因是《松石书·时嘉》记载了一句“余庆在过年,长春在甲节”。但根据后来发现的材料,在孟畅之前的唐朝,就已经有人做对联了。因此,确定五代对联的起源时间为时已晚。

谭嗣同似乎也看到了这一点。石菊英在《录笔志》中,把对联的起源时间定在梁朝。他说:“考晓(梁朝)刘出不了府,自求‘关门庆吊,高卧谢宫卿’,三姐续道,‘落花犹谐,丛林复萌’。这虽是诗,但字全对,题在门上,是对联。”但这个结论同样不精确。因为对联最后一句的脚要求是平仄的,而“清”和“盛”都是平仄押韵的,所以写的是诗,不是对联。

还有人把对联的出现定在西晋,说“云中卢世龙,阳光下荀”是中国最早的对联。这也是不能接受的。考证结果表明,这两句话的组合只是他们自己报案时的巧合。

对联的产生时期——唐代

对联起源于唐代,这是有历史事实依据的。一些出现在唐代的真对联陆续被发现,就是有力的说明。董芳先生在《霞浦县志》和《福鼎县志》中发现了三幅唐代厅堂对联:

君子不吃口水,清海涛心;

君子不靠篱,敢占山顶亭。

(这是唐代学者宋琳(860-873)在草堂读书的对联)

还有两幅陈鹏写的对联。

一:

竹篱疏而见浦;

小屋漏星星。

另一个:

石头是直立的,高高的;

竹户精致,四周开阔。

唐代发现的对联数量逐渐增多,这至少说明了唐代对联的存在。对联产生于唐代并非偶然。从对联的制作方式,可以说明。

对联的形成除了对偶修辞外,关键是格律诗。除了法条的排列之外,八句要求中间的骈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平仄,对联也讲对仗、平仄。这说明对联最本质的东西是直接从律诗继承发展而来的。据很多史料记载,唐代很多诗人并不是先得全诗,而是在格律诗中间写了两句妙联,再配全诗。贾岛的《忆石在江上》便是如此。据《唐代才子传》:

(贾岛)留在长安,虽坐且睡,却无力哀叹。秋风正烈,黄叶可扫时,他唱道:“落叶满长安。“是连的,他拿不到。忽至“秋风吹渭水”,不胜苍穹。

这一对后来入诗,所以不作对联。没有独立的对联,说明韵的“联”和联有联系也有区别。格律诗的“联”转化为对联还是有一定条件的。这一点,梁羽生先生在《韵联不同于对联》一文中已经介绍得很透彻了。他举例说,杜甫《书香》中的项链:“三召以国事为重,至两代以赤子之心”可以说是对武侯一生的概括,所以可以独立作为武侯祠的对联;但“春草染阶,黄鹂空悦”的对联不能单独作为武侯祠的对联。

在唐代,除了常规的诗歌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对联的出现。这些因素主要是连词、句子摘录、书墙。

对联是古代写诗的一种方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 * *连成一首诗,连成一篇文章。后来我习惯了一个人说最后一句,后继者结对成一个,然后加上最后一句,轮流说。这种写诗方式在唐代非常普遍。《孟浩然集序》中记载(浩然)游秘省,秋月初新,朱为会作诗。浩然曰:“魏云轻河人,雨滴稀。”。让座叹息,咸写不下去了。

到了唐代,连词扩展到酒单、标语等。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句子抽象就是把一部作品中特别精彩的句子挑出来单独使用。程先生在《论楹联》一文中说:把一部作品中特别精彩的句子挑出来分别欣赏,始于六朝,盛于唐代。白居易18岁进长安时,《别了,古草》诗中有一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高”,广为传诵。

书墙,就是在墙上写诗。唐代的一些诗人、书法家都是这样的。在无锡惠山,有一幅唐代胡璋写的对联:“小洞穿斜竹,重街夹细沙”就是一例。

除上述因素外,诗歌中的间隔句也有特殊的影响。这些限于篇幅,就不一一介绍了。可以结合相关书籍在课后自己阅读。

总之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到了唐代,各方面的条件都具备了,产生了对联。无论通过什么渠道,对联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都可谓是日臻成熟。

对联的发展时期——宋元明

唐代以后,对联逐渐普及。到了宋代,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岳光顺初(951),龙华寺僧人齐莹有一天陪吴越王游览碧波阁,恰逢黄浦江初起,潮涨潮落,船只如云。

一水三千里之外;

十二点有两次潮汐。

人们称之为佳偶的时候,都在谈论碧波阁。这时,游题对联叫胜利联。南宋五年(1194),朱在沧州建了一座精品屋,他写道:

裴頠参加了考试和训练,

史传。

这是学习题联。南宋权臣贾思道镇淮阳,上元挂起灯笼,一位客人做了一幅灯笼门对联:

世界上三分钟的月夜;

扬州十里小红楼。

这是灯门的标题。宋代也出现了寿联和挽联。与此同时,楹联开始用于文学作品,也是在宋代。宋代小说中,常用对联来概括篇章。总之,对联在宋代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

元代记载的对联不多。赵子昂奉忽必烈之命写的两副对联是对元帝的讴歌,影响很大。一首王维写在大厅里的诗:

天堂的九扇门揭示了宫殿和它的庭院;

许多国家的大衣都向珍珠王冠鞠躬。

开门的是:

阳光、月光和美德;

山河壮,皇帝活。

赵子昂还在扬州岳影楼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春风元朗3000客人;

扬州岳明一楼。

明初,由于朱元璋的倡导,对联获得了极大的普及。“春联”这个名称是朱元璋提出来的。据史书记载,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夜,敕令公职人员或士人家门口加贴一对春联。”为了检查执行情况,朱元璋还“微行出观”。据说他还专门为一头阉割过的猪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在生死中劈开双手;

一刀斩断是非之根。

朱元璋还在秦淮河上题写了一副对联:

好山好水好风好地千年;

疯狂,疯狂,疯狂,愚蠢了几代人。

由于朱元璋对对联的重视,每年春节贴对联已经成为一种习俗。春联的普及有力地推动了对联的发展。

对联的全盛时期——清代

自明代以来,写对联的专家不计其数。明代的解缙,清代的孙髯翁,郑板桥的纪晓岚,曾国藩,俞樾等。关于他们对联的轶事至今仍在流传。他们写的一些对联被收集成册。

对联的收集远在宋元时期就出现了。周守忠的“爱情对联”和钱德苍的“玉堂巧合”就是例子。明代,杨胜安撰写了《谢华奇秀》,这是今天看到的较早的对话集。

到了清代,每逢大典,都有御字,那是对联的全盛时期。康熙乾隆两次编辑对联,因为没见过他们的书,所以不知道是什么样子。清代王声刻有《古今巧对联论》一书,收集了康熙以前的趣联和巧联,堪称当时的趣联大师。乾隆年间,李乾堂所写的《联经》,共四卷* * *,是一部儒家经典集,或者是他自己根据经典的意思所写的对联。其他有影响的作品有:王有光的《吴联》,以及的《从化对联》、《联续》和《联三记》影响最大。个人画册有曾国藩的《秋阙斋联语》、左的《莫顿》、俞樾的《楹联录》等。章太炎、吴公亨也有专门的对联,精华丰富。还有《楹联会海》、《楹联全集》等文集。

清代对联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越写越长。被誉为“中国第一对联”的昆明大观楼对联有180字,已经是气势磅礴的景象,但从字数上来说,自清代光绪以来,很多对联已经超过了它。比如吴的题是甘肃院长的对联,钟的题是成都望江楼的对联,俞樾的题是杭州西湖寺的对联,潘守烈的题是武昌黄鹤楼的对联,张之洞的题是屈原寺的对联,等等。每一对从192字到1612字不等,可谓佳作。第二,越写越熟练。运用了很多艺术手法(以后会在《对联艺术技巧》中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第三,使用越来越广泛。风景很好有风景;有人死了,就有挽歌;情在人间,有于志莲;交朋友,找乐子,交朋友。诸如此类,官民皆然。第四,对联特有的一套押韵——马蹄韵——不仅形成了,而且完善了(这一点后面的解释会介绍,不展开)。总之,楹联自清代以来进入了空前的全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