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除120帧外,还有哪些看点?
李安导演的这部新片在制作和宣发过程中,创新采用的120帧/4K/3D拍摄格式都是最大的噱头。据说连卡神将这种首创拍摄模式称为“新白金标准”,赞誉其“无懈可击!不可能看到比它更好的了,比它更高的水准已经没有意义了。”
? 但是电影在国内公映,120帧版本并不是供应所有地区,即便连60帧版本也是“限量”,二三线城市的观众可以不必期待,安安分分看自己的24帧就可以了。那么,这部以创新拍摄格式成为焦点的电影,看不到120帧的情况下,我们还能看什么?
?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个19岁的男孩从战场回到国内后所见所感,并最终做出决定回到战场的故事。电影采用了大量闪回镜头,来进行人物心境的烘托和情绪展现,也许李安是想用这样的一部作品,引起人们对战争、对英雄的深度思考。
? 电影中战场的背景是美军进入伊拉克期间。19岁的比利因为在战场上冒险救助自己的上司,并且被记录在战地记者的镜头中而成为英雄,与他所在的B班暂时回到国内,作为美国军人的形象代表巡游、演出。只是这看似风光荣耀的过程,却成为他人生中另一场战事,虽然不见硝烟炮火,却足以转折决定他的一生。
? 李安在对战场细节的展示刻画上,本次倾向于写实记录,片中演员经常直视镜头的“打破第四堵墙”表演方式,也让观众有一种第一视觉的“代入感”,似乎自己的眼睛就是正在进行拍摄的摄影机。从内心来讲,更有一种眼前发生的一切“这是真的”的感觉。不过这种方式其实有些冒险,因为观众习惯了“置身事外”去看故事,将自己加入到荧幕上的故事中,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感觉不错。电影中的战场和国内民众的生活现状,几乎像是两个世界。比利和他的战友,几乎成为人群中的异类。人们用各种眼神来看待他们,家人将他当做荣耀骄傲、年轻的女孩子将他当做英雄迷恋崇拜、无利不起早的商人看上了他们的名气想要加以利用、场景工人的眼里他们却不过是碍事的“道具”。
这些人,并不“爱”比利他们这些“英雄”。即便是比利他们获得殊荣的这场战争,也在民众之中存在着争议。民众心中认为这场战争是政府官员的私利之战?还是保护国人的守护之战?决定了他们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比利和他的战友。
? 比利他们是美国军人的品牌形象,就像是我们经常见到的“纸板人”,按着所需的模式微笑、耍酷就好了,至于这个“纸板人”内心真正的想法,没有人关注,也不允许你表达。那场尴尬的新闻发布会,台下的人想听的并不是你真正想说的,他们只要他们想要的答案。
? 看到电影中被追问“感受”的比利,你是不是会替他难受愤怒?如他所说自己最悲惨的一天却被拿来赞誉表扬。这种感觉,就像是用一堆鲜花来装点你的伤口,没有人在乎你是不是还在流血还在痛,他们只注意这样好不好看。
还有那场比利以为的爱情。他以为遇到了懂自己的知心人,但当女孩子那样热切希望他回到战场去的时候,才明白一切只不过是“自以为”。而一直想要他留下的姐姐,固然是家人的真心关切,可这份关切之中弥补内心愧疚的成分又占了多少比例?
还有那个想要将他们的故事拍成电影的商人。战场上的浴血拼搏和牺牲凝聚成的“故事”,对他来说不过是可低价收购、用来获利的故事题材。
屏幕上,比利他们道具一样跟在妖娆性感的“真命天女”身后走在演出队伍里,一名战友被舞台效果需要的烟花搞得几乎失控,演出结束将他们留在原地置之不理,被场景工人恶言相向,被普通观众挑衅羞辱……这样的一场“战事”中,比利最终找到了自己内心潜藏的方向。从被迫走向战场到最后选择战场,他找到了自己想走的路。
电影中导演用国内的盛世繁华来对应战场上的危险艰难,中间也借角色的口来提问“这些人值得我们守护吗?”
电影中有一个没有台词的特殊角色,那位因为炮火而失聪的上校。他因为听不见周围的声音,所以从头到尾对不曾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困扰。总是不可测的出现和消失,也是他向天鸣枪制止了那场混战,将被突然出现报复的场景工人打得猝不及防的战友们解救出来。
? 只不过,就电影本身来说,剧情琐碎而平淡,几乎没有什么情节高潮,我甚至有种看片段链接的感觉。台词干涩而缺乏印象力度,导致人物形象立体感薄弱。但我个人很喜欢这种题材,所以,单就电影主题来说,内中有不少让我感触的东西。演员的表现也够精彩,虽然我更加喜欢“蘑菇”和“傲娇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