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集《名字》的意义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写于1918-1922五四前后。鲁迅说,他“喊”了几声,是为了安慰那些在斗争中的“奔驰战士”,使他们无所畏惧地前进。
《流浪》写于五四以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本来参加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升官了,有的退休了,有的先进了”。当时的鲁迅像一个流浪的勇者,感到孤独和迷茫。书名《流浪》表现了这一时期他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后来在题为《流浪》的诗中,他说:“孤新园,安旧战场。两房之间只有一卒,莲戟孤军。”就是“流浪”这个称号的由来。在《彷徨》的扉页上,他引用了《离骚》中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修远为Xi,吾将上下而求索。”
《晨间采花》是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起死回生》)。从字面上看,“上午采花”是指下午采花;这里引申的意思是:中年以后回忆青春期的往事。
《野草》是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出版的散文诗集。鲁迅对蒋介石的造反和血腥的白色恐怖表示极大的愤怒,希望新的革命运动重新起来。他相信“火往地下跑,往里冲”,总有一天会从火山口出来,把地上所有丑陋的东西都烧掉。而杂草愿意被烧掉,以迎接地下大火的到来。取名《野草》,歌颂了革命者为革命顽强拼搏、自我牺牲的精神。
坟墓,论文和随笔。写在1907-1925。鲁迅发表这些旧文章,是因为“有人讨厌”。同时也收敛为生活的一部分,“创造一个新的小坟墓,一方面埋葬,一方面留恋。”这当然是他自嘲的话。其实作者不仅要埋葬一些东西,还要开拓一些新的东西。
《二心集》写于1930左右。国民党反动派加紧了对革命文艺的迫害,甚至诬蔑鲁迅(说他拿了“苏联卢布”),甚至编了《两位文艺部长传》来攻击他。鲁迅承认自己不是统治阶级的“忠臣”,并以此为荣。他把他的书命名为《两颗心》。
盖华记“盖华”是一个明星的名字。据算命先生说,和尚成佛是好运。“但俗人不能。天篷会盖在地板上,所以我们要打一个钉子。”鲁迅在《自嘲》一诗中也说:“欲从华盖何求?你见过才敢翻。”鲁迅借此机会表明他在《盖华集》中的短文大部分是经过艰苦斗争才发表的,同时也是用来表达他对反动派的不满。
切杰阁随笔1934 ——写于1936的随笔,***3本。当时鲁迅住在上海四川北路殷珊路的亭子里,当时叫“半租界”:“和”“租”“介”“界”的左半部“街街亭”是指半租界的亭子。
南腔北调合集(1932-1933)。当时上海有人对鲁迅进行诽谤和人身攻击,说鲁迅口吃,用方言。鲁迅说:“真的,我不会说软软的苏白,我不会弹响亮的京腔,我跑调了,我跑调了,真的是南方口音。”“跑调了,跑调了。”也指他自己的话,不是为了迎合反动派,不是为了讨好那些无聊的文人,而是为了坚持真理,“冷眼看着怪。”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1918-1922年间共收集并创作了14部小说。当时,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迅猛发展的时期。他之所以想“喊”几声,是为了安慰那些在残酷斗争中勇敢奔跑的“勇士”,让他们“不冲在前面”,更加无畏地前进。1933年3月2日,王先生在《题(呼)》一诗中写道:“摆脱文网,抗拒世俗。积毁可卖骨,声留纸上。”从而透露出作者写这部小说时的愤怒。
《流浪》是鲁迅先生的第二部小说集,共十一部,创作于1924年至1925年间。这本集子是在五四运动退潮的时候写的。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发生了很大的分裂。曾随鲁迅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提拔了,有的退休了,有的先进了。”(鲁迅《文选导言》。鲁迅觉得自己像流浪汉一样孤独彷徨,思想消沉。他在《题(流浪)》诗中写道:“孤新园,安老战场。两房之间多一卒,荷戟独一人。”由此可见他当时的心情。以此为题,表现了这一时期鲁迅在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的短暂压抑、徘徊和彷徨。
鲁迅杂文名称的意义
热风:1925编辑,收入41 1918-1924之间写的散文。关于文集的名称,鲁迅先生曾解释说:“无情的冷嘲热讽和感伤的讽刺,不如一张纸,周围的感受和反应,大概就是‘如鱼得水’;我觉得我周围的空气太冷了,所以我说我自己的话,所以我改叫热空气。鲁迅在编纂这部文集时,对当时令人窒息的社会状况感到“冷”,并以“热风”命名这部文集,体现了鲁迅深刻批判社会、力劝人们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
《盖华纪》、《盖华纪续编》:分别编辑于1925 65438+2月、1926 65438+10月,以31散文创作于1925、1926。在旧迷信中,人的吉凶被称为“穿越中国以盖运”。鲁迅把这本散文集命名为《盖华集》和《盖华集的续篇》,他曾这样解释原因:“人有时候要‘走狗屎运’。.....出家运气好:顶上有华盖是自然的,这是成佛、作祖的标志,而居士则不然。如果天篷在顶上,它会被盖住,所以我们不得不撞上一个障碍。“在那个险恶的斗争环境中,鲁迅命运多舛,经常碰钉子。真的是“他交给盖华要什么,却不敢翻面见。\ "(自嘲),但他\ "不服命令\ "、\ "不磕头\ ",幽默地把自己的杂文命名为《盖华纪》和《盖华纪续》,以表达对敌人的蔑视和嘲笑。
坟墓:编于6月1926,收录了23篇写于6月1907至6月1925之间的散文。为什么要取这么一个看起来不吉利的集名?鲁迅先生曾在他的文章中解释:“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你可以不追,但也不能那么坚决。你还想收敛糟粕,造个新的小坟,一方面陪葬,一方面怀旧。\ "坟\ "收了作者十几年写的散文,称之为\ "糟粕\ ",当然是谦虚之词。对于那些旧制度的维护者来说,“把可恨的东西摆在面前,使他难受”和“弄得有点想吐”可能是鲁迅编纂他早期杂文的目的,也是《坟墓》的真正命名意图。
《正义收藏》:1928 10六月编,收录1927六月创作的29篇散文,其中1散文创作于1926六月。1927年,蒋介石反叛革命,屠杀* * *生产者,罪行累累。当时目睹了敌人暴行的鲁迅先生愤怒地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这半年来,我看到了很多血,也看到了很多泪/但我只有五味杂陈/泪已擦去,血已消失/吐蕃人又逍遥法外/有钢刀/有软刀/但我只有五味杂陈/甚至五味杂陈”《后来, 他把这一年写的散文集命名为《正义集》,把自己“犹豫不决、没有勇气说出来的话”全部收录在《正义集》里,表达了对国民党造反革命、屠杀人民的极大愤慨和用笔与之斗争到底的决心。
三闲集:4月编辑,1932,1927-1929之间写的34篇散文。“圣纪弦”的命名源于革命文学阵营内部的文学论争。1928年,鲁迅与创造社就\ "革命文学\ "问题进行了一场论争。创造社成员程在《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一文中指责“鲁迅先生是在华盖下抄他小说的老故事”,这是“以趣味为中心”的,“它所暗示的是自欺欺人的一种自足,它所持有的是闲适、闲适、第三闲适。”针对这种指责,鲁迅反驳道:“程以无产阶级的名义,指的是‘闲’,‘闲’有三,是一种‘锻炼法’。《三闲集》,编了名字,至今还在模仿拍摄。
\"
两颗心合集:1932年4月编辑,收集1930到1931两年创作的散文51篇。1930年5月7日,《民国日报》发表署名为“人”的《文坛二臣传》,记述了鲁迅在“左联”中受到反动文人和宗派主义者双重打击的情况,并恶毒讽刺攻击鲁迅为“二臣”。对此,鲁迅先生进行了有力的反击:“帝国作家给我这个徽记,也说明他们的‘文坛’有皇帝。“不仅一针见血地找出了“人”等帝国文人的幕后主子,而且公开宣称“只有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前途”。鲁迅只是简单地用“三心二意”作为统称,却反其道而行之,表明了他对反动统治者的“三心二意”,以及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一边的决心和勇气。
伪自由书:7月编辑,1933,收集了43篇10-5月写的散文。这一集的散文都发表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鲁迅尖锐地指出:《自由谈》不是粉丝杂志,《自由》当然是讽刺。“就鲁迅的文章来说,批判时事、揭露黑暗的,要么删节,要么封杀。《伪自由书》这本书,就是没有言论自由,这是对国民党反动派“文化围剿”的有力揭露。
《集结南腔北调》:1932年2月编辑,1932-1933之间写的51篇散文。当时上海一位署名“Miko”的学者在《作家素描》一文中抨击鲁迅:“鲁迅很喜欢说话,只是有点口吃,而且是“南腔北调。”对此,鲁迅迎头反击:“我不会说软绵绵的北京话,我不会打响亮的北京话,我不喜欢。真的是南方口音。」说明他不愿随波逐流,看不上无聊文人的位置。在幽默中,这个集合对敌人寄予了蔑视,表达了不妥协的态度。
准言情谈:1934+00六月编辑,收集了64篇发表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的散文,从1933六月到11六月。从5月1933开始,国民党加强了对言论自由的控制,审查越来越严厉。所以编辑“呼吁国内作家多讲言情,少抱怨”。但鲁迅仍以各种笔名在《自由谈》发表杂文。在合集的时候,鲁迅总结说:“用一个题目来限制作家,其实是不行的。”“讲情况的人也可以讲。\ "鲁迅杂文以\ "岳峰\ "之名谈\ "风云\ "之实,正是\ "不能如尊义\ "的一段\ "岳峰话\ "。所以所谓的“准浪漫”其实是一种讽刺。
切杰阁散文集和切杰阁散文集二:1935 65438+二月。两篇散文分别收录了1934和1935创作的36篇散文和48篇散文。在杂文命名上,鲁迅使用了“失形”的修辞方法,“节节”是“退让”二字的一半,意为“半退让”。鲁迅当时住在上海的四川北路,那是帝国主义者在租界外修路的地区,当时被称为“半租界”。\ "和\ ",\ "租\ "的右半部;“中介”是“边界”的下半部分。“节节亭”的意思是“半租界亭”。他用这本集子的标题告诉读者,这些杂文是“在官民密密麻麻、软硬兼施的‘杂文’之笔的刀下的集子”。
花边文学:6月编辑,1936,1 6月写的散文,1934。报纸上的短评常印上花边,以示其重要性;“蕾丝”也是银元的别名。那时,鲁迅用笔名发表文章,但年轻的文学家廖沫沙不知道具体情况。他以“莫林”的笔名发表了一篇关于“花边文学”的文章,对“花边”颇有微词。鲁迅后来说:“这个名字是和我同一个营的一个年轻战友给我起的,改了名字,挂在背箭上。当然,这里有些误解,鲁迅的《花边文学集》具有讽刺意味。
我只找到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