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巴金小说中的一系列青年形象。
(1)丰富的生活系列。如《死神》中的杜大新,《新生》中的李冷和,爱情三部曲中的、吴仁民、李、、、惠,抗战三部曲中的冯、和,激流三部曲中的觉慧、觉民、秦、淑英和等。虽然这几个系列形象的具体人格各不相同,但它们的一些重要人格特征是相似的,如纯洁、善良、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他们树立了献身于人类解放事业的崇高理想。他们大多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敢于同封建家庭和社会中的封建势力和传统观念作斗争,愿意为被压迫的群众和人类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命运的主宰,是生活中的强者。因此,巴金在《秋末》中明确提出觉慧、觉民、秦是“富有(充实)生命力的人”。
(2)威尔顿的生活系列。包括《激流三部曲》中的高觉新、钱美芬、李瑞觉、、、吴枫,《爱情三部曲》中的周如水、熊志军,《火》中的田,《憩园》中的万以及《寒夜》中的。这是巴金小说中最生动感人的意象系列。懦弱、顺从、谦逊、内向是他们相同的性格和心理特征,是封建文化观念和伦理道德长期毒害的结果。根据他们的阶级地位,这些形象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年轻的小姐和女仆和封建家庭的仆人。他们都有着非凡的忍耐力,都过着没有青春活力,没有自由,没有幸福,没有爱情的悲惨生活。他们要么像觉新一样奉行“鞠躬哲学”和“不抵抗”;或蜷缩如剑云求生,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或看花哭如梅,见月伤悲,徒然叹息万物无奈;或者死气沉沉的像一片,怕父亲像鬼一样;或者像舒针一样,“总是像老鼠一样害怕见人。”他们缺乏抗争的勇气,只能任人摆布,却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需要注意的是,巴金对觉新的“自缩人格”有批判和否定的余地,即批判他们懦弱、顺从、卑微的人格特征,但不否定他们善良、温柔、真诚、不怕苦等优秀品质。作者通过塑造这一系列形象,深刻揭露了封建文化对年轻一代的危害和破坏,强烈控诉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吃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