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吴三桂献出山海关真相
对于明朝来说,吴三桂确实是罪人。毕竟,他在明朝末年背叛了自己的国家,以至于后金变成了阿清帝国。努尔哈赤虽然死了,但这场战争要感谢的人是吴三桂。对于这段历史,今天人们讨论的焦点大多是吴三桂的献城之举,因为在明朝末年,唯一能抵挡清朝八旗的就是长城了。
为什么长城是明朝最后一个可以抵抗清军的地方?
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6300公里,由连续的城墙、关隘、山峰和各种障碍物组成。经过一千年的战争,长城在抵御北方骑兵的骚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长城是在明朝大规模修建的。在明朝统治中原的270多年间,长城的修建从未停止,长城的防御基础和战术发展得相当不错。
从结构上看,明长城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堵墙是用砖、石和砖石砌成的,并用土夯实。明代长城在建城时更注重地形,建设者充分利用山险水障等自然障碍。城墙的高度和厚度随着山势而变化。明长城的防御工程也较前朝大大加强。在城墙的顶端,有一个空间墙,把野鸡围了起来。野鸡配有望洞和射洞,方便守城士兵防守和作战。为了加强防御,明长城在重点地区修建了几道城墙,有的地方大大小小的石墙多达28道。此外,还有山墙、山墙、木柞墙、边壕等辅助防御设施。数百座雄关关隘和数万座墩台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的长城都要坚固和完善。
为了加强京畿北部的防御,明长城加大了这一地区的防御深度,采取多墙大纵深防御。从外到内依次为外长城、内长城、内三道长城,层层覆盖,相互重叠。手持弓箭和大刀的八旗骑兵,几乎不可能突破如此坚固的长城防线。
其实明清时期就有攻城之战,最典型的就是宁远之战。宁远是明朝最后的要塞。当时很多明朝将领主张收缩防线,设立山海关。但著名反清斗士袁崇焕提出“关内必守关,关外必守宁远”。为了抵抗清军,袁崇焕大修宁远城墙nnuxExpress。战斗结束不久,袁崇焕的智慧得到了证实。天启六年正月十四日,清帝努尔哈赤乘辽东明军易帅撤退之机,率八旗精锐六万大军出沈阳,逼近宁远城。背负辽沈战争余孽的努尔哈赤根本不把宁远放在眼里,然后出兵攻城。金军推着车为领队,骑兵蜂拥入城后。在城门口,弓箭手们互相射箭。一时“城中箭如雨下,牌如刺猬挂。”在如此猛烈的攻势下,宁远城一度危在旦夕,但由于城池坚固,守卫武器精良,并未被攻破。几万穷八旗,精于骑射,不能施展。反而遭到明军下西洋的狂轰滥炸,伤亡惨重。努尔哈赤也中枪受伤,半年后死于坏疽。
当时的入门之路有多重?
如果吴三桂不献山海关,清军是不是就再也不会踏上中原大地了?事实上,入关是最近的一次进攻
第三次是1636年,皇太极命阿济格统率大军,破居庸关入长城,直捣河北,与明军交战56次,攻取12城,俘获人畜十余万,然后通过冷口向北封闭长城。
第四次是1638年,多尔衮从青山关入关,岳托从强子岭入关,横扫华北大地。明朝总督卢象升率领军队在河北巨鹿与清军交战,战败被杀。与袁崇焕、熊廷弼齐名的著名反清斗士孙承宗,率众坚守莱文,城毁人亡。清军攻占了山东省会济南等一府三州五十七县,俘获男女五百余人和大量牲畜财物,然后从青山关返回。
第五次是1642年,皇太极以阿巴泰为将军,率军从强子岭入关,直抵山东兖州,分兵攻占邓州、莱州、莒州、沂州、海州,***攻下88城,降服6城,俘虏男女36万,掠夺黄金12200两,白银2000两。最后强子陵通关,还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