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撰写了《史记》,为何他都不敢对山海经进行评论?

司马迁是我国汉代时的大史学家,他写出了《史记》这本史学典范,为后世写史书甚至写文章都提供了范例。《史记》由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和十表八书组成,记载了从上古皇帝到汉代时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鲁迅称司马迁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司马迁的《史记》不仅有很高的历史学价值,而且在记载历史的时候也有很强的文学性,连鲁迅都为之称道。但是,司马迁撰写了《史记》,为什么他都不敢对《山海经》进行评论呢?

司马迁写《史记》时,参考了特别多的古籍,但是他对于《山海经》的态度则是:?余不敢言?。其实,就连现当代人都看不懂《山海经》,总觉得《山海经》是一部充满着各种神话鬼怪的书。在鲁迅的文章《阿长与<山海经>》中,就连鲁迅都以为《山海经》是记载鬼怪的。可见,《山海经》是一部难以读懂的书,即使在现当代人这里,都还一筹莫展。那么,司马迁在那个时候就更难研究透《山海经》到底在说什么了,所以,他才会说?余不敢言?。

其实,《山海经》很难读懂是很正常的。首先,《山海经》的成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历代人不断写不断编成的。其次,《山海经》不能直接读,而是要分类读,按照《山经》、《海经》和《荒经》读是不够的,在读的时候最好还能自己用东南西北来分类。

现在的学者已经发掘出了《山海经》的很多价值,有学者还用民俗学,天文学等跨学科的方法考证出《大荒经》的范围就是今天的山东省左右,并且认为《山海经》是一部古代的博物志,把对《山海经》的研究写成了一部《失落的天书》。

所以,由于《山海经》记载的奇异性,成书的复杂性,就连司马迁都不敢对《山海经》进行评论,只能说?余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