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创作
思想的对流看似接纳他人,实则是自我的释放。
所有文章中的结论都难免会表现出我的局限性,有些可能在以后会改变,变成其他的局限性,有些可能会伴随我一生,作为自我实践中要坚持的东西。
一.人物
1.情感的支点
人物的“情感支点”捍卫了作家的真诚,屏蔽了他嘈杂的声音,帮助他找到一个真正能投入感情的人,哪怕他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陌生而遥远的人,可能会有一个“情感支点”更深刻更强烈的结论。
写作既需要狭隘,也需要宽容,要在狭隘和宽容之间找到平衡。狭隘捍卫了我们和主角之间的深厚感情,宽容帮助我们围绕主角构建世界,使之真实可信。
面对小说中众多的人物,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没有那么多的善恶对错,只是立场不同而已。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中充斥着反派角色,他们的唯一目标就是摧毁我们的英雄,但在伟大的小说中,这样的反派角色很少见。
在一部小说中,我们选择一个或几个人物作为主要人物,并不是因为他们比次要人物更善良、更高尚,而是因为我们与他们有着最多的情感联系。但是,也要让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位置。这种地位是由他的背景、过去、情感和性格所确立的,表现在他的要求和欲望上。这个地位越强,我们的角色就越有尊严,越有魅力。
2.来自对手的礼物
创作的本质也是一个与自我角力的过程。这种角力不仅存在于艺术界限的超越中,也存在于不同立场的交锋中。
使用情节的目的是为了展现和揭示复杂的人性。在剧情演绎上,时刻关注人物的内心需求。这种需求根植于他们的立场。小说里有一种民主,即使是小人物也有他们的立场和诉求。
如果我们承认我们的主人公不完美,他的价值观肯定会受到质疑和挑战。所以他需要“敌人”,但“敌人”不是反派。来自“敌人”的质疑和挑战是一份礼物,会给主角提供一个加深对自己认识并做出改变的机会,而我们渴望的真相总是出现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
第二,冲突
1.不稳定的关系
有一种小说,即使什么都没发生,人物也从不行动,只是站在原地,依然表现出巨大的张力。这是由于人物之间的特殊关系,其中蕴含着无穷的能量。
在我们这个社会,陌生的人事关系因为不符合规范,必然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付出更大的代价。但是为什么人们还是会得出这些奇怪的关系呢?因为人有被社会规范压抑的过度欲望和要求。
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受到社会规范的束缚。社会规范要求我们注重礼仪,与他人保持舒适的距离。主流价值观要求我们注重自我形象,保持健康,通过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些当然是正确的,但这也像一条机器流水线,剥夺了很多自由。
而文学则不承担使人服从社会规范的教育功能。反而无时无刻不在表现人性的自由。所以,一个永远符合社会规范,从不越线的英雄,是无趣的。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因为它向我们展示了溢出社会规范的欲望和要求。
2.魔鬼的名字
德国心理学家海灵格创造了“家庭系统重排”的治疗方法。庄严的仪式会给人带来洗礼般的重生体验。更重要的是,人们通过一些逻辑找到心脏病的病因。
心理安慰,正是借助命名方法,才能对抗疾病所在的魔界。
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最可怕的恶魔是那些没有名字的人,最大的恐惧来自于我们不知道恐惧的原因。疾病也是如此。一旦它被命名和确认,它的力量就变小了。
第三,剧情
1.内心* * *振动
一旦被描述,美好的东西很快在现实中生锈,变得庸俗,不再属于他。
2.顿悟的时刻
20世纪以来,小说从关注外部世界转向呈现和探索人的内心世界。在这一领域,小说显示出电影等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特殊魅力。
主人公内心的转折可以看作是顿悟,顿悟的内容主要是主人公对自身处境的发现和重新认知。有时候,作者会让顿悟悄悄溢出主人公的个人边界,来到更广阔的思想领地。也就是说,顿悟所揭示的不再是个人处境的真相,而是更大的存在真相。
作为带领读者到那里的使者,人物的使命已经完成,陷入了沉默。他们的意识熄灭了,但并没有结束,因为读者取代了他们的位置,接手了他们正在思考的问题。在小说的结尾,读者将在作者和他自己构建的精神空间里开始新的思想跋涉。
第四,视角
1.远处的观察者
现代小说对叙事视角这一概念的强调,源于承认世界是复杂的,我们无法知道它的全貌的谦逊,也源于通过有限的故事片段从更深的层面理解世界和他人的自信。世界是无序的,但视角以其透明的力量为我们建立了秩序,这是作者意志的体现。
2.一颗盲目的心
在小说中,将视角限定在单一的“意识中心”是完美形式的基本要求。这一命题成为小说叙事从传统的上帝视角转向限制视角的重要转折点。
第五,结尾:虚构世界的封闭
为了理解生活,当我们沉浸其中时,我们需要关于开始和结束的虚构。我们需要小说来连接开头和结尾,并赋予它们之间的时间以意义。
小说以其独特的形式,从故事中获得了一种自由,即结尾的解放。
电影的观看方式决定了它是线性因果的,时间的不可逆性迫使电影在最后30分钟交出控制整部作品的意义。
小说的结局并不是一个个安排人物命运那么简单。实际上与小说的整体结构和作者对小说艺术的理解有关。
理想的结局包含必然性和偶然性,既合理又超乎想象。权变部分是未知的,不确定的,无法设计和规划。
结局是大多数小说家的软肋,但部分原因归于结局本身;结局充其量只是对上一篇文章的否定。
作家在前面苦心经营的不是幸福,而是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