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励志文章:我们为什么工作?
下面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一篇职场励志文章:我们为什么工作?欢迎阅读!
工作这个话题是每个人永远无法回避的。我们听家长老师说过“好好学习,长大了找个好工作”。离开学校后,无论毕业与否,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找工作,因为这样才能吃饱饭。当我们吃饱了,我们会更加努力,因为我们要结婚生子养家。不停地工作,我们终于可以在60岁退休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作其实是为了生活。
但是关于职场,关于工作中更深层次的东西,你认真想过吗?工作是为了养家糊口吗?
首先,关于工作和生活
有一个有趣的观察。外资公司大多是25-35岁的白领,40岁以上的很少。二三十岁的外资员工意气风发,但年近40的外资公司经理却很尴尬。我接触过的外企近40岁的管理者,大部分都是跳槽的,大部分最后都跳到了私企,比如唐骏,外企员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公司的成功,而不是个人的成功。西门子确实比国美大,但不代表西门子中国的经理就比国美的老板好,甚至差得远。但是进入外企的人往往很早就不能理解这一点,他们的成功90%归功于自己的能力。事实上,更换在华外企总经理不会给其业绩带来任何显著影响。好吧,问题是,当这些管理者过了40岁,他们的薪资要求变得非常高,他们的才能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突出。作为外企老板,你会怎么选择?有的是聪明有活力的年轻人,只要工资不高就想出人头地,有的是,为什么需要你?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实际上可以看到我们的工作轨迹。二三十岁的时候,生活压力还是比较小的,身体也比较好。上面的父母身体健康,下面没有孩子。不用还房贷,也没有孩子上大学。在外企做个小白领还是很光鲜的,赚一点就够了。但是,人终究会结婚生子,终究会老去。40岁,父母老了,需要看病吃药,需要有人照顾,需要还房贷,需要过上基本体面的生活,需要养孩子...那时候重要的是他们需要赚多少钱。因此,当我们看待工作时,我们应该从长计议。此刻谁高谁低并不代表什么。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不赞成过分关注第一份工作的工资,也没有必要去比较第一份工作的工资,这在刚走出校园的学生中很常见。正常人要工作35年左右,这就像一场马拉松。与真正的马拉松不同,这个比赛没有职业选手,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要知道,有很多人连终点线都达不到。大多数人最终到达终点,只有少数人越过了终点。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抢龙头的意义不大。刚进入社会的时候,如果进入500强的公司,大概能拿到3k -6k/月的工资,有些有特长的人可能会拿到8k/月,但问题是,五年后我能拿到多少?估计5k-10k很厉害。虽然起点高,但是涨幅有限,后面的年轻人追赶的压力越来越大。
前两天问了我的一个业务员,你两年就学会了这些,但是新人要求的工资只有你的一半。那你会怎么做?
职业生涯就像一场体育比赛,有初赛,半决赛,决赛。初赛的时候大家都是刚步入社会,大部分都是实力一般的人。这个时候,努力和认真很快就会让人脱颖而出,于是有的人二十多岁就当了经理,有的人后来终于赢了初赛,三十多岁就当了经理。然后就是半决赛了。能参加复赛的都是初赛胜出。每个人都有一些能力,智力不是问题。这个时候再想赢就没那么容易了。光靠一点点努力和认真是不够的。要有强大的毅力,要懂得依靠团队的力量,要懂得征服人心,要有长远的眼光...
看似不容易拿下半决赛,其实也没那么难。因为这个世界的规律就是让人在骄傲自满的同时,往往刚赢了初赛的人并不知道自己赢的只是初赛。有了一点成绩,大部分人就会变得自满,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了,不需要再努力学习了。他们会认为走不动了不是自己的错。虽然他们还是很难对付,但是他们没有耐心,没有气度,也没有清晰的长远眼光。就像一场愤怒的斗牛,虽然凶猛,但终究会输,而复赛的胜利者,却像斗牛士一样不慌不忙,跟着自己的节拍,慢慢耗尽对手的耐心和体力。半决赛夺冠后,他已经是一个很棒的职业经理人,成为中小公司的总经理,大公司的副总经理,掌管每年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业务。
最后的决赛来了。说实话我自己也没赢过决赛,所以对于决赛的决定性因素只能靠自己的猜测。这个时候,输赢可能就像武侠小说里写的那样。大家都是专家,只能等着对方犯错。轻松击败对手是不可能的。除了竭尽全力,还需要一点运气和时间。世界法则仍在发挥作用。那些赢得半决赛的人不仅仅是沾沾自喜。他们往往一意孤行,不听别人的话。有些人变得脾气暴躁,浮躁,身体不好。他们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决赛他们要做的就是不被自己打败,等着别人被自己打败。这和体育比赛是一样的。顶尖选手之间的竞争,最终取决于谁的失误少,谁就能赢得决赛。
二、根本原因
你工作开心吗?你的工作好吗?
工作一段时间后会觉得工作不开心吗?有没有觉得自己入错行了?你觉得你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吗?有没有觉得工作像一团乱麻?每天上班是一种痛苦?你真的想换工作吗?有没有觉得现在的公司没有当初想的那么好?你是不是觉得这份工作本来就是因为生存压力找的,真的不适合你?你从工作中得到你想要的了吗?你每天都快乐吗?
地平线上有许多愤怒的人。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不开心?你为什么生气?
其实你不快乐的根源是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不知道追求什么,不知道追求什么,所以一无所获。
我一直觉得在事业上首先要关注的是自己。我想要什么?大多数人大概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唯一的想法就是——我想要一份工作,我想要一份好的薪水,我知道每个人对薪水的渴望,但是你想每隔几年就重新开始求职的过程吗?你想每年都在这种对工作和薪水的焦虑中度过吗?如果你不想,那就考虑一下。饮鸩止渴,不能因为口渴就拼命喝毒药。越焦虑,越觉得自己需要工作,越饥渴,越迷茫,越容易失败。你的经历越来越差,下一份工作的人看你的简历都会皱眉头。于是越喝越渴,越喝越渴,陷入恶性循环。最后只能感叹这个世界不公平或者不合时宜,只能在地平线上发泄,在失败者中寻求一点心理平衡。大多数人都有生存压力,我也是,有生存压力就会有很多焦虑。积极的人会从焦虑中获得动力,消极的人会因为焦虑而迷失方向。每个人都要在压力下做出选择。这就是世界,不管你喜不喜欢。
一般我们处理的事情分为重要的事情和紧急的事情。如果我们不做重要的事情,我们会经常做紧急的事情。比如,锻炼身体,保持健康很重要,而看病很迫切。如果你不锻炼来保持健康,你会经常担心生病。例如,防火是重要的事情,而灭火是紧急的事情。如果不注意防火,就要经常灭火。找工作也是如此。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很重要,找工作也很迫切。如果你不想变好,你将不得不经常找工作。往往紧急的事情给人很大的压力,逼着人赶紧去做。相对来说,重要的事情没那么大压力。大多数人在压力下做事。在压力下,他们总觉得要先做紧急的事情,结果就是永远到处灭火,永不停歇。很多人的工作像消防队一样忙碌痛苦,也是因为在工作中没有把重要的事情做好。那些说自己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对自己的生存不那么在乎的朋友,今天找工作的困难是你当初没有做重要的事情,但结果不是原因。如果你今天还在着急找工作,不去想,那么也许你以后还会继续承受找工作的后果。
总觉得我要讲的话题有点沉重,需要很多思考,远比唐笑武警的话题无聊。但是,世界上没有容易的成功,成功是要付出代价的。请忘记所有的生存压力,想想自己这辈子最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最重要的是先想好自己想要什么。
第三,什么是好工作
当初微软有个唐骏,很多大学的年轻人都以为这是自己向往的职业。我在清华bbs上发的帖子被这些同学不屑一顾。当时的同学只是想出国或者去外企,现在看来我是对的。唐骏去了陈天桥创办的私人公司盛大。一个高学历海归在500强公司拿高薪,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问题是每年大学毕业生都在做梦,好的岗位却只有500个。
人都是骄傲的,喜欢比较,哪怕是在工作中,不管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大家都觉得外企很好,但是他们好在哪里?好的,他们在一个更好的办公楼里。这是你想要的吗?他们因公住在一家更好的酒店。这是你想要的吗?其他人会羡慕在外企的工作。这是你想要的吗?那都是给别人看的。为什么要活得那么辛苦给别人看?另一方面,他们的薪资福利一般,但也不是特别显著。他们的晋升机会比较少,很难做很高级的主管。他们虽然讨厌经常加班,但也不敢停止加班,因为“你不做一件事,就会有人做”。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找台湾省、香港、新加坡的人来照顾你,这些人往往有一种优越感。你想好了吗?500强会好吗?找工作的时候你想要什么或者别人想看到什么?
我的大学同学大部分都去了美国,甚至毕业这么多年了,还有一些最近出国了。出国真的有那么好吗?我的大学同学大多还在为博士、博士后、访问学者而奋斗。到目前为止,他们中只有一人在美国大学获得了正式的教职。国内教授难当吗?我的几个堂兄弟也出国了。他们的父母一个人在国内,没人照顾。有几次,谁也不知道家里有人晕倒了。出国真的那么光荣吗?就像有人说的“很多事情就像看电影一样。看的人觉得很爽,做的人不一定。”
人总想找到最好的,但什么才是最好的呢?你觉得它是最好的,是因为你真的了解它,还是因为别人说它是最好的?就算他对别人最好,他一定对你最好吗?
对于自己想要什么,自己应该最清楚,别人的看法没有那么重要。许多人总是受他人意见的影响,比如亲戚的意见、朋友的意见和同事的意见...问题是,你要过谁的生活?人的一生不是父母一生的续集,也不是子女一生的前传,更不是朋友一生的外在故事。只有你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别人不能也负担不起。我做的决定,至少最后,我没有什么可后悔的。对于大部分智力正常的人来说,没有什么大的对错决定,无论做什么选择,都可以尝试。比如你没有考上你上的学校,没有进入现在这个行业,这辈子就过不下去了?会失败吗?不完全是。
我觉得好的工作应该是适合自己的工作。具体来说,应该是一份能带给你想要的工作。也许你应该用这个来衡量你的工作好不好,而不是拿公司的大小,外企或者国企的规模,有没有名气,有没有上市公司。小公司不一定是好公司,钱多的工作不一定是好工作。你还是要先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永远找不到好工作,因为永远只会看到得不到的,得到的都是不想要的。
或许,最好的已经在你身边,只是你还没有学会珍惜。人们总是盯着得不到的东西,而忽略了已经得到的东西。
第四,普通人
我发现中国人的灵感和国外很不一样。中国的灵感鼓励人们树立远大志向,努力奋斗,终有一天会变得富有。励志国外鼓励人们勇敢面对现实生活和普通人的困境。虽然结果是财富变贵,但出发点不同。相对来说,我觉得后者在操作上更现实,而前者需要999个失败者来构建一个胜利者的励志故事。
我们都是普通人。普通人的意思是概率很准。所以,我们不会买彩票中了500万,不会成为比尔·盖茨或者李嘉诚,不会坐飞机摔下来,很少有人创业成功,30%的人会离婚,大多数人会活到65岁以后...
所以在想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请“现实一点”。你说我想成为李嘉诚。对不起,我帮不了你。成为比尔盖茨或者李嘉诚那样的人,靠的是生活。看了我写的这篇文章,绝不会让你变成他们。就算你成了他们,也绝对不是我这篇文章的功劳。“王侯将相有种”,但真正的皇帝只有一个,王侯将相并不多。设定更高的目标对喜欢挑战的人来说是好的,但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更容易气馁,更容易放弃。
回头看看,李嘉诚比你有钱50万倍左右。他比你幸福吗?也许吧。你比你幸福50万倍吗?肯定不是。他最多比你幸福一倍或两倍,甚至可能不如你幸福。寻找自己想要的,不是为了和别人竞争,比别人得到更多更高,比别人有更大的目标。成为李嘉诚的目标虽然雄心勃勃,但你未必能从这个目标和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基本上做不到。你必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寻找真正能让你快乐的东西。这就是你想要的。
你想要的,或者姑且称之为目标,目标其实没有高低之分。你不需要因为自己的目标没有别人大而尴尬。实现你的目标其实就是成功。成功有大有小,但快乐是一样的。我们追求成功,其实是追求成功带来的快乐,而不是成功本身。在事业的道路上,我们常常被自己和别人攀比的心态所蒙蔽,忘记了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什么能让自己更快乐。
社会上有很多一夜暴富的新闻。这些消息总会在我们心中引起许多涟漪。涟漪多了,就会变成惊涛骇浪。我们心中的惊涛骇浪,除了打翻载着你目标的船,不会让你一夜暴富。“我看到小偷在吃肉,但没看到小偷被打。”我们普通人既没有做贼的勇气,也没有做贼的决心。我们虽然羡慕吃肉,但更害怕挨打。偶尔看到几个没被打的小偷,我们会受不了,或者思想活跃,或者觉得不公平。我们很想做贼,但是不敢。
我还是过着普通的生活,想要普通人的幸福。至少,我晚上能睡得着。
动词 (verb的缩写)跳槽和积累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工作是一件理智的事情,不要在工作中玩个性。世界上可能有人为你的个性鼓掌,煤气公司的电话公司不会因为你认为你有个性而免除你的账单。当你帅帅的炒了老板,当你在HR这个岗位上冷嘲热讽的时候,你还是要买单,但是你赚钱的时间少了,除了你自己没人吃亏。
我不是反对跳槽,但是跳槽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频繁跳槽的后果就是让人觉得没有忠诚度,无法安心工作。现在很多人从网上找工作,很多求职网站经常给人出一些馊主意。要知道他们是盈利企业,当然要从自身利润的角度来考虑。人们越频繁地换工作和找工作,他们的生意就越兴隆,所以他们的工作就是鼓励人们换工作。所以他们会经常跟你说,你的工资少了,享受的福利更差了。也是一种“工资快车”,一种“对自由奔放的灵魂的敬仰”。至于会不会让你不安,会不会跳出槽点解决问题,会不会更开心,那都不关他们的事。
跳槽肯定有问题。一般来说,当问题发生时,是无法避免的。许多人辞职是因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不开心。这种不愉快如果现在在这个公司解决不了,下一个公司大概也解决不了。你要相信,90%的时候,你的公司没有那么差,你认为好的公司也没有那么好。正如《围城》所说,“城里人拼命想冲出去,城外人拼命想冲进去。”每个公司都有它的问题,没有没有问题的公司。你甚至不知道在另一个环境下会遇到什么问题。相反,你还不如现在就解决它们。很多问题,当你真正想解决的时候,可能就没那么难了。有时候你觉得问题解决不了。其实只是“你觉得”。
人生的曲线应该是曲折向上的。偶尔会遇到低谷,但总的趋势永远是曲折向上的,而不是像脉搏波一样永远回到起点。我见过很多面试官,三十多岁,有四五年工作经验,一次3年到1年不等。到了三十多岁,他们又会回到起点,从一个基本初级工资的初级岗位做起,和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竞争。不。这种生活容易吗?
资本靠积累,积累包括人际关系、经验、人脉、口碑...如果频繁换行业,那就意味着几年的积累就白费了,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如果换了两次行业,35岁的时候才积累了不到5年,一个没换行业的人,至少积累了10年。谁会有优势?工作2-3年,很多人觉得工作不顺利,好像到了瓶颈,很无聊,所以想辞职甚至转行。他们以为自己所有的烦恼都可以抛开,就会好很多。其实这只能让你从头开始。到时候还是会出现和原来行业一样的困难。熬过来了,就上了一大步。你要知道,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过程,每个人都会遇到几次职业生涯的瓶颈。你熬过来了,别人熬不过来,你就领先了。长跑运动员一开始会知道很容易,但是很快就会有第一次的不适,但是过了这个时期就可以跑很长时间,然后就会遇到第二次的不适,坚持下来之后就可以再跑一个时期,以此类推,每次不适都会加重,直到坚持不下去了。大多数人第一次都做不到。有些人能坚持到第二次。虽然第三次大家都来不了,但是来过的人不多。这个资本足够你过上安稳的生活了。
一份工作做两三年,大部分人都会熟练。这时,他们往往会陷入不断的重复。很多人会觉得无聊,有些人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懒得去求进步。很多时候,跳槽是因为觉得自己失去了兴趣,觉得自己已经玩完了。其实这个时候,竞争才刚刚开始。工作了两三年的人,无论是客户关系,人脉,下属,领导,在业内知名度都不高...但是有点成就的人,总会自我感觉良好。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和客户的关系生死与共,在业内的口碑很好。其实可以肯定的说,肯定不是。这个时候还是要拿出前两年的热情,慢慢的,稳扎稳打,积累才刚刚开始。
你足够了解你的顾客吗?你知道他最担心的是什么吗?你足够了解你的老板吗?你知道他最担心的是什么吗?你足够了解你的人吗?你知道他最担心的是什么吗?如果不知道,是什么让你觉得自己积累够了?如果你不懂,你怎么能让他们帮你,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如果他们不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你怎么能成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