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皮枣小说
虽然已经八十岁了,但作家王蒙的笔似乎还年轻,他的最新小说《无聊与疯狂》将于八月出版。在刚刚过去的2013出版了新修订的70万字长篇小说《这里的风景》和短篇小说集《明年我就要老了》。被视为一代人“青春偶像”的王蒙,近日在北戴河接受了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采访。他笑说:“谁在青春里无聊,谁就在青春里疯狂。每一代年轻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青春。”
没有人的青春是吃素的。
中国青年报:你的《青春万岁》影响了一代年轻人,但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更喜欢看郭敬明和韩寒的作品。你读过这两位年轻作家的书吗?
王蒙:我看景m国的书比较多,他对遣词造句有自己的要求,追求语言和叙事的陌生化。他给我发了最新颖的,但是里面的字比五小一号,我看不懂。其实这个策略也是对的——你太老了,看不到年轻人的东西。
中国青年报:郭敬明的《小时代3》和韩寒的《再也见不到你》正在影院上映。
王蒙:我看过《小时代》的第一部。如果你要求它是一部有深刻思想和社会意义的作品,那肯定不行,但至少能吸引很多人的眼球,贴近年轻人的心理。里面有俊男美女,混血儿,哦,帅到我傻。很多文艺作品表现的是大时代,表现小时代也不错。
中国青年报:青年在每个时代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能够影响一代人的青年文学必须符合那个时代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变迁,什么样的青春文学会成为经典?
王蒙:不仅我这一代和景M .郭那一代不一样,中间也有很多变化。比如王朔写的《禽兽凶》,跟我不一样,跟荆轲郭敬明韩寒也不一样。
真正好的作品时代感强,不受时代限制。比如动物很凶,虽然写的是文革时期,但应该是无聊或无趣,疯狂或疯狂,吵闹或吵闹。
中国青年报:现在的年轻人把景M .郭和韩寒当成偶像,你小时候也是年轻人的偶像。「老偶像」如何看待「新偶像」?
王蒙:我不敢说我太了解现在的年轻人。但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青春,没有谁的青春是吃素的。
我不赞成把年轻人分为80后和90后,给他们贴上各种标签。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那时拥有更多的信息。其实现在生活条件越好,烦恼越多。比如结婚,那时候多简单啊。我们请了十几个朋友坐下,抓了一把花生酥枣,称了一斤散酒和半斤猪头肉。这是一场非常豪华的婚礼。现在是房子和专业婚庆公司,真的很麻烦。
不同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困惑。所以年轻人不要只想自得其乐,不要觉得自己是最倒霉的。
从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中寻找精神资源
中国青年报:现在我们总说这是一个信仰崩塌的时代。
王蒙:这几年中国发展很快,物质水平提高很快。但似乎它的精神层面并没有跟上,甚至被压缩了。在社会转型期,有些迷茫和失范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并没有那么悲观。
以前都说中国人不爱读书,但我也接触过年轻人,发现爱读书的肯定不少。媒体时代有一个问题,一切都被放大了。我们确实应该担心这些事情,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能够找到出路。
中国青年报:您最近在《谈谈我们的精神资源》一文中提到,我们有一种“文化爱国主义或文化寻根”的心态。你认为我们文化的根源是什么?
王蒙:中国在历史上遇到过很多矛盾冲突,抑郁痛苦,但是中国几千年没有倒。今年是甲午战争,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但国家没有灭亡;卢沟桥事变后,国不亡。现在中国处于全球化时代,能够效仿并在国家建设上取得巨大成就,说明中国文化还是有相当的生命力的。
我认为,要找到自己的精神资源,要依靠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应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明年就老了,今晚起来看世界杯。
中国青年报:有人把您的新书《无聊与疯狂》比作中国版的《告白》和《往事追忆》。你觉得这部作品怎么样?
王蒙:一开始我想把小说取名为《无聊与激情》,但是出版社觉得这样容易让读者误会是一本理论方面的书,所以改成了《无聊与疯狂》。这是一种前卫的写作。有人说这是我“写作疯狂”的产物。其实无聊和疯狂是一种精神创造。
中国青年报:一般认为“无聊疯狂”是年轻人的一种状态,经过几十年的沉淀,会变得平静。作家铁凝曾经给过你“老男孩”的称号。看来你还是很有激情的?
王蒙:无聊与疯狂从主角的幼年一直写到晚年。复旦大学高元宝教授说,看了前四章,我觉得应该给我颁发儿童文学奖,但看了之后,我觉得应该给我颁发老年文学奖。
我对这个世界还是充满了兴趣,所以每天都很无聊,很疯狂。比如我半夜起来看世界杯。我支持德国队。他们像机器一样训练有素。我也喜欢网球。除了李娜,我最喜欢俄罗斯的莎拉波娃。我也喜欢数学。今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报还刊登了我和几位数学家关于人文和数学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