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的事迹

张海迪简历

张海迪,女,1955年9月出生于济南,汉族,哲学硕士,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作坊式一级作家,第九、十届政协委员,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五岁时,张海迪患上了脊椎血管瘤,截瘫。正因为如此,她从来没有上过学。从小,她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被送到聊城莘县的一个贫困村。但她并不畏惧艰苦的生活,而是用乐观的精神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上课,并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村民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免费治疗了一万多人,受到人们的热烈赞扬。

从65438年到0983年,海迪开始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不屈不挠的毅力克服痛苦和困难,不懈地进行创作,为文学而奋斗。迄今为止,她出版的作品包括:《轮椅上的梦》和《陀螺》。散文集《飞鹅》《窗户开向天空》《生命的追问》。翻译作品:《海滨诊所》、《新学校里的丽贝卡》、《小米勒之旅》、《莫多克――大象的真实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会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反响,小说《轮椅上的梦》已在日本和韩国出版。

1992中国作家协会庄重文文学奖;

1994首届全国争创文明进步奖小说一等奖;

1997国家“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1998获得山东省“优秀项目奖”和“山东省十大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8第二届全国争创文明进步奖图书奖、个人特别奖;

1999全国第三届优秀女性读书奖;

1999全国第四届外国文学作品优秀图书奖;

2002年6月5日至10月,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将小说《最高层》列为十六大重点读物。

5438年6月+2002年2月,《The Top》获第三届全国文明进步奖图书奖。

5438年6月至2003年10月,《极限》获得中国出版集团首届图书奖。

2003年6月5438+2月,极限获得第八届中国青少年优秀阅读奖。

从5438年6月到2003年2月,托普获得了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

2003年6月+2月,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1991年,张海迪在接受癌症手术后,以不屈的精神继续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努力学习哲学方面的研究生课程。通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中的残疾人》。1993通过吉林大学哲学系研究生课程考试,通过论文答辩。被授予哲学硕士学位。张海迪用自己的勇气证明了生命的力量,就像她自己说的:“和所有立志奋斗的人一样,我把艰辛的探索当成了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开辟了一条进入知识海洋的道路。

张海迪多年来也做了很多社会工作。她用她的演讲和歌曲激励了无数青少年取得进步。她还经常去福利院、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近年来,她为农村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残疾儿童治病读书,为灾区儿童捐款6万多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号召全社会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和帮助残疾人,鼓励他们自力更生,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张海迪先后三次应邀出访日本、韩国举办讲座、音乐会,她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也激励着不同国籍的人们。65438年至0995年,她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997年,她被日本NHK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之一。

张海迪被授予各种荣誉称号:

1981年被评为莘县广电局先进工作者;

1982获聊城地区“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2获聊城地区“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2 * *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模范团员”称号;

1983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1983 * *团中央授予“优秀团员”称号;

1983山东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3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9中共宣传部授予“优秀青年思想工作者”称号;

1990山东团市委授予“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1991中国残联授予“自强模范”称号;

1992济南市政府立下大功;

1993,全国妇联授予“妇女劳动模范”称号,再次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95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模范党员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被日本NHK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1年,她入选新华社《环球》杂志“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0位世纪女性”。

1983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勇于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

张海迪当选为共青团第十一届中央委员,长期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中国残联主席团成员、山东省残联副主席、山东省青联副主席等职务。海迪在岗位和社会工作中不断自强,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奉献人民。他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榜样。她是中国一代年轻人的骄傲,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

向天空敞开的轮椅梦

很小的时候,她也和其他孩子一样,有很多美好的梦想。其中,她最大的梦想就是上学,却始终没有机会走进校门。

为什么?原来,5岁时,她因为脊椎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成了残疾儿童。但是,面对残酷的命运挑战,她没有感到沮丧和沉沦,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和毅力与病魔作斗争,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她就是张海迪。虽然没有机会进学校,但她能够努力学习,读完了中小学的所有课程,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还读了大学和研究生课程。后来,她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英文作品,创作了《一扇向天敞开的窗》、《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作品。

44岁的病痛一直折磨着张海迪。但她一直坚持,单凭这种精神就能写出感人至深的书!

如果是你,你会觉得很痛苦,甚至想哭吗?但是,为了追求梦想,张海迪从来没有哭过。她说:“这些年我从来没有为自己的病哭过。让我流泪的是那些热心关心我的人!”"

那么,张海迪是如何坚持下来,自学成才的呢?接下来,我会告诉你。

玲玲是谁?

你不知道,是吗?我告诉你,玲玲是张海迪的小名。

1955,张海迪出生于山东济南。5岁之前,张海迪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快乐活泼,整天蹦蹦跳跳。

可惜,蹦蹦跳跳的时间那么短。

不到6岁,小玲玲突然生病。妈妈抱着玲玲,坐在医院走廊的椅子上,等待医生的检查。看完病后,玲玲感觉妈妈的腿在抖,但不知道为什么。

玲玲怎么了,这么可怕?她患有脊髓血管瘤,这是一种复发性疾病,非常难以治疗。五年时间,她做了三次大手术,摘除了六块脊柱板,最后截瘫。就这样,曾经天真活泼的玲玲只能整天躺在床上。

看着伙伴们开心地一起跳橡皮筋,开心地一起背着书包去上学,玲玲幼小而脆弱的心被痛苦压垮了。幸运的是,在听说玲玲的不幸后,她的老朋友经常来看她,并告诉她学校的情况。

玲玲住在一栋红色的三层楼房里。当她坐在窗前,望着窗外路过的孩子们的身影时,她是多么羡慕啊!到了上学的年龄了,玲玲只能呆在家里。她也想上学!

玲玲从窗口听到,“我怎么忘记带伞了?.....唉,我怎么会忘了我的书包!”我觉得很难过。她很想感受和他们一起上学的快乐,在雨中奔跑的清凉...然而,这一切都是梦。对于玲玲来说,只能是坐在轮椅上的梦想。有一天,玲玲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欲望,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去上学!”"

虽然玲玲很坚决,但是她的条件是无情的。每当疾病折磨她时,坚强的玲玲不流泪。当疼痛真的很厉害的时候,为了分散注意力,她猛拉自己的头发,打算用一种疼痛代替另一种疼痛。渐渐地,她拔的头发可以编成辫子了。她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啊!

对玲玲来说,家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所学校,聪明好学的玲玲学到了很多知识。在所有的课中,玲玲最喜欢学语文。她10岁还能看小说。虽然她学习努力,但她并不气馁。她非常喜欢读丹娘和舒拉的故事。

除了语文,玲玲对其他课也很专心,一点也不浪费时间。整个童年,她以顽强的意志努力学习,始终用心对待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自学了中小学的所有课程,实现了“坐在轮椅上的梦想”。用玲玲自己的话说,她并不为自己的童年或那些美好的时光感到羞耻。

在那里,张海迪度过了15年。父母、朋友、朋友的爱,也让张海迪更有信心面对未来。

1970年4月,张海迪跟随父母,乘坐大货车来到莘县十里铺上楼村,开始了他的农村生活。

一开始,张海迪觉得农村很陌生。没有电灯和自来水,生活非常艰难。但是,在那些淳朴的村民身上,张海迪感受到了更多真实而朴实的爱。

刚到莘县的那天,天空晴朗,天上的白云像大棉花。很快,一群十一二岁的孩子围着张海迪跑过来,争先恐后地问:“玲玲姐姐,你是城里人吗?你的脸怎么这么白!你的腿怎么了?”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张海迪笑了,慢慢地给孩子们讲她的故事。

仅仅过了半个月,张海迪就和村民们相处得很好。邻居们争着给玲玲家送红薯、咸菜等东西,还为她做了一个木制轮椅。

孩子们愿意推着张海迪出去散步。男孩说:“玲玲姐姐,我来推你!”男孩抓住它说:“我推,我推!”!" "几经争论,孩子们轮流推着他们来到了地里。

为了回报这些简单的爱,张海迪也想为大家做点什么。于是,她开始在昏暗的油灯下研究医学书籍,并让父亲给她买了体温计、听诊器和针灸用的银针,成了一名坐在轮椅上给人治病的乡村医生。

张海迪在莘县生活期间,救治了一万多人,针灸技术也是传人?纯床>那寺?s??忠诚而迷茫?丝绸床?哎?自大有什么意义?你尴尬吗?闪赦”式的,但是,为了治好村民的病,回报他们的爱,张海迪一直坚持着。

知识是财富。忍受病痛,努力学习,张海迪终于有了自己的财富。有了这笔财富,她终于自学成才,取得了成功。

1981年65438+2月,人民日报首次报道张海迪事迹;1983年2月,张海迪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被* * *团中央授予“优秀团员”称号。还获得过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自强模范等称号。

65438年至0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滩诊所》、《小米勒游记》、《丽贝卡的新学校》等英文作品,创作了《追寻生命》、《轮椅上的梦》、《极顶》等作品,其中《轮椅上的梦》已在日本、韩国出版。

1993年4月,张海迪获得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

1997年,张海迪被日本NHK评选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她的事迹被传遍世界...

面对这些荣誉,张海迪并没有停止追求。虽然她已经在轮椅上生活了44年,但在这44年里,她从未被病魔击倒,一直向上奋斗,从未放弃每一分钟的努力,也没有虚度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今天,当我们读到张海迪写的那些散发着墨香的书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健康的灵魂,感受到的是藏在其中长达44年的爱。比起那些不珍惜生命的正常人,张海迪更热爱生命,更顽强,更勤奋。对于张海迪来说,知识是一种财富,但自强不息才是更珍贵的财富。有了它,我们可以克服一切困难,把爱传播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