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德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中的主要人物
小弗朗西斯
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短篇故事。因其深刻的主题和生动的艺术手法,被许多国家选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了解法国文学的教材。
小说重点讲述了法国阿尔萨斯被德国普鲁士军队占领后,侵略者强迫当地学校教德语的事件。最后一课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典型环境,因为从现在开始学校不允许教法语,孩子们从此要学习外国统治者的语言,接受外国文化。这是入侵者在军事占领后进行的文化侵略。在这里,作者把小学一节课的意义上升到了告别祖国的高度,使得这节课的任何一个场景和细节都具有了庄严的意义。
小说中有两点在艺术上值得特别注意。
首先是巧妙的叙事视角。作品的主题很严肃,但是这个主题的表现却选择了一个巧妙的角度。作品原副标题是“阿尔萨斯省一个孩子的自述”。作者选择了一个淘气的男孩作为主角。他通过自己无知幼稚的笔调和自己的心理变化,间接地写出了阿尔萨斯人民发自内心的悲痛和对侵略者的无声抗议,表现了他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小英雄在这堂课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读者也为之动容。
第二,生动的人物、场景、细节和心理描写。小说小心翼翼地用了大量的描写来表现人们在最后一课的反应,其中哈默尔先生最为重要。
例如详细描述。这部小说的许多细节非常耐人寻味。就拿作者描述鸽子在屋顶咕咕叫的细节来说,这让小方济各提出了一个幽默的问题:“他们不会强迫这些鸽子用德语唱歌吧!”随即,写作突然收笔,戛然而止。答案留给读者去思考和补充。再比如哈默尔的《绣边小黑丝帽》,郝叟老人的《引子》,书上横放的那副大眼镜,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作品中出现两次的普鲁士军队操练和号声,教室里飞舞的几只甲虫,黑板上写着的汉字“法兰西万岁”。这些细节看似得心应手,其实并非可有可无。它们起到烘托环境、刻画人物、揭示主题的作用。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刻的含义,发人深省。
再比如哈默尔先生的描述。小说从年轻的弗朗兹的角度观察和描述了哈默尔先生的形象。由于角度的限制,作者无法直接深入哈默尔先生的内心,只能借助表象、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他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首先,他对老师的主要印象是“老师手里拿着一把大铁尺……”,而且他进教室的时候还特意注意到老师“腋下夹着那把吓人的铁尺”。然而,当哈默尔先生出现在读者面前时,他非常温和,他还穿着一件不寻常的外套和帽子,这让小弗朗西斯感到惊讶。原来,哈默尔先生将离开他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他和他的学生们将最后一次告别他们的祖国!此外,哈默尔先生在巨大的悲痛时刻,在巨大的压力下保持了冷静,维护了自己的形象。多么高贵的气度!在最后一课中,哈默尔先生批评了所有人,并深深自责,还对孩子们进行了劝诫,这使得一位尽职尽责、道德高尚的老师的形象鲜明地凸显出来。最后,哈默尔先生写了《法兰西万岁》,这就像一个特写,充分表现了人物的强烈感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平时是严师,关键时候表现出庄重、无畏和深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深深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灵。这是作者塑造的哈默尔先生的形象。这个形象先是模糊,然后清晰,最后像雕像一样矗立在每一个读者面前,让人强烈感受到这个人物外在的力量和内在的激情!
二、问题研究
1.小弗朗兹在小说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首先,小弗朗兹在小说中起着贯穿故事的作用。作者写了小弗朗兹逃学上学的事。他通过自己的行踪,写出了几个相互关联却又各自独立的场景:普鲁士士兵的训练场,市政厅的公告栏,镇上的学校。没有这样的人物,很难把这些场景组织成一部有机的作品。
其次,年轻的弗朗兹对深化小说主题也起了重要作用。阿尔萨斯被割让给普鲁士,阿尔萨斯人不仅失去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也失去了自己的母语。怎么表达这样痛苦的感情?作者选择了小方济各,一个平时不爱学法语的调皮男孩,用内心的感受来反映整个民族的深情。这种写法有非常强烈的对比效果,有很强的震撼效果。
2.作者是如何刻画哈默尔先生的?
这部小说是以小弗朗兹的视角叙述的。所以哈默尔先生这个人物,总是在孩子稚气的眼睛的面纱后面,隐隐约约散发出动人的光彩。由于叙事角度的限制,作者无法直接深入哈默尔先生的内心。我们只能通过他的服装、语言、动作来认识他,了解他内心的感受。
在孩子们眼里,哈默尔老师是一个非常严厉的老师,所以小弗朗兹对老师的主要印象就是“老师手里拿着一把大铁尺……”,进教室的时候还特意注意到老师“腋下夹着那把吓人的铁尺”。然而,今天,虽然小弗朗兹迟到了,但哈默尔先生如此温柔,令人惊叹!此外,老师今天仍然穿着一件不寻常的外套和帽子,这也让小弗朗西斯感到惊讶。作者没有直接写哈默尔先生的内心,但读者可以像小弗朗兹一样理解:哈默尔先生只有在发生重要的事情——对学校有重大影响的事情——时才会穿成这样。
当哈默尔先生一动不动地坐在椅子上时,他心里在激动什么呢?我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突然想离开它;伴随我一生的母语突然想放弃:连孩子都感受到了痛苦,难道我们不能理解吗?
最后,哈默尔先生写《法兰西万岁》的时候,作者其实已经完成了这个人物的塑造。这最后一次行动使他成为真正的爱国者。
3.小说的情节是如何组织的?
小说从纵横两个方面组织情节。
从纵向来看,作者用一个孩子逃学的小事,完整有机地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事件。小弗朗兹的下落,串起了故事的前因后果。
横向来看,教室是一个收集故事中所有角色线索的总枢纽。小弗朗茨、哈默尔先生和镇上的居民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聚集在一起。一场伟大的民族悲剧,在一个小小的教室里完整地展现出来。
4.如何理解小说第四段“又发生了什么”这句话?
注意这个句子中的“你”字。“游”字写的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战乱频仍,变故接连发生,人心惶惶。在过去的两年里,所有的坏消息都来自那里。这两年,阿尔萨斯人民经历了太多的事情:法国战败,人员招募,物资动员...所有的坏消息都公布在这个公告栏上。这个公告板简直就是法国社会状况的记录!因此,小弗朗兹一看到公告栏周围有很多人,就立刻意识到“又怎么了”
那句“又怎么了?”也通过孩子疑惑的眼神预示了小说开头的一件大事。所以后来最后一节法语课的情节也就顺理成章了。
实践说明
先通读课文,思考一下年轻的弗朗兹上课前后的心情和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让他改变这么大?
意图:通过把握少年弗朗兹的心情和态度的变化,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小弗朗兹是小说中的一个关键人物,他的心态是作者应该重点关注的主题。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很容易从整体上把握这部小说。
参考答案:
上课前,小弗朗兹的心情和态度是:害怕被质疑,决定逃学。当我到达学校时,我非常惊讶地看到教室的气氛是如此安静。听了老师的话,我对自己从此学不会法语深感遗憾,对自己之前的疏于学习感到后悔。
这种从“怕法语”到“爱法语”的心理变化,本质上是一个人对即将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深深怀念。同时也与哈默尔先生和镇上居民的感染有关。在如此浓厚的爱国氛围影响下,不同身份的人在相互感染和影响,这种合力形成了一种民族集体意识。
2.哈默尔先生是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之一。作者是如何描述这个感人的形象的?请结合以下段落进行思考和体会。
1 ...我刚刚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漂亮的绿色连衣裙,戴着一个荷叶边领结和一顶刺绣的黑色小丝绸帽子。他只在检查员来检查或颁奖的日子才穿这件外套,戴顶帽子。
为什么哈默尔先生今天穿成这样?)
每次抬头,我总是看到哈默尔先生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盯着周围的东西,仿佛要用眼神把这个小教室里的一切都带走。
猜猜,哈默尔先生此刻在想什么?)
突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传来普鲁士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结束了演习。哈默尔先生站起来,脸色变得苍白。我认为他从来没有这么高过。
“我的朋友们,”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咽了,说不下去。
他转向黑板,拿起一支粉笔,用尽全身力气,写下了两个大字:
“法国万岁!”
请用一两个词来形容哈默尔先生此时的心情。)
意图:作者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写哈默尔先生。所以不可能直接涉及人物的内心活动,只能通过形象、动作、语言等外在特征间接描述人物心理。练习中的三个小问题是引导学生从服装、举止、动作、语言等方面去思考和理解人物的心理。
参考答案:见“整体把握”和“问题研究2”。
第三,以哈默尔先生为第一人称,逐班改写课文内容。
意图:这个问题是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人物。这种变换视角的练习方法,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小说中的情境氛围去欣赏人物的心理活动,难度较大,需要学生调动更多的积累。由于叙事模式的限制,原文只是通过外在的细节来描述人物。但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要根据作品提供的场景展开想象,补充很多细节来丰富这个人物形象。从这种变化的视角进行阅读,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容易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程度。
其实对于来上课的小城镇居民,我们也可以用换视角的方式去了解他们的心理。
回答提示:
我们要根据课文中的重要句子进行合理的想象。想象要符合文本中的具体情境和人物身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写:哈默尔先生看到镇上的居民来教室上课会有什么感受?他看到小法晚会怎么想?当他一动不动地坐在椅子上时,他在想什么?当教堂的钟声响起时,他想说什么?……
4.在文中,哈默尔先生说:“死去并成为奴隶的人,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的深意是什么?你对母语有什么新的理解?
这个题目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和警句,仔细咀嚼和思考,一旦理解了它的内涵,就会抓住小说的主题。教师可以稍微解释一下母语的作用,但他们对母语的态度必须取决于学生的自我体验,教师永远不应该取代它。
参考答案:这段话包含了几个内涵。首先,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如果失去了国家的人民仍然说着自己的语言,保留着自己的文化,实际上说明这个民族并没有完全灭亡,仍然在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如果一个民族完全失去了自己的语言,那么它也就几乎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其次,民族语言还可以在民族内部产生凝聚力。人们把一个民族在几千年的生活经验中形成的语言称为“母语”,意思是语言对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有养育作用。失去国家的人如果牢牢记住自己的语言,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个民族的人与人之间就永远有向心力。无论外族统治多么严酷,这个民族的人民如何被分隔,民族精神和文化随时都可以把他们团结起来。侵略者只能奴役他的身体,不能奴役他的心。正因为如此,在军事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之后,普鲁士政府立即强制当地学校取消法语教学,改教德语。同样,上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后,也不遗余力地推广日语教学。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开始军事占领后的语言和文化的侵略和奴役!所以可以说,对一个民族的军事占领并不是真正的占领,只有通过语言和文化的殖民,才能真正占领和征服一个民族。但这往往是最困难的。
这就是哈默尔先生所说的意义。
教学建议
这篇课文可以分两节课教。第一节课要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第二节课重在品味小说语言,揣摩人物心理,理解小说思想内涵。
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类
第一,第一次默读。老师不要求别的,只是让学生认真读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自己的经验,非常自由地阅读。这期间产生的感情往往是鲜明而丰富的。这种阅读方式不会给学生造成太大的压力,而且很容易让学生直接被作品本身吸引,而不是像一些阅读课上老师布置的大量思考问题,导致学生阅读只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最终失去阅读兴趣。
第二,谈谈读书感受。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老师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阅读体验、感受和困惑。如果时间有限,老师可以在预习阶段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感受整理成文字。但无论如何,教师不应该干涉学生在这个阶段独立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第三,整理总结。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也要发挥教师的作用,整理学生的杂七杂八的感受和经历。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把握少年弗朗兹的心理变化过程。
第二节课
在第一节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品味和体验小说的语言和人物心理。这是第一次阅读印象的深化和具体化。初读是基础,阅读是关键。
首先,分析文章中的以下句子:
1.“又发生什么事了?”
2.“死去并成为奴隶的人,只要他们牢牢记住自己的语言……”
3.“我的朋友们,我-我——”(填上哈默尔先生没有说的话)
第二,重点阅读关于哈默尔先生的段落,分析这个人物形象。
1.通过着装、动作和语言进行分析。
2.结合课后练习3,通过变换视角来丰富对这个人物的认识。
第三,文章的总结。
四、朗读表达全文(建议学生大声朗读)。
相关数据
一、作者简介(陈占元)
都德(1867—1942),法国作家,贡古尔学院院士。与著名的反犹主义者、民族沙文主义者德拉蒙德交好,在德雷福斯案中站在最右边。他本人支持民族沙文主义。1904和毛拉斯。1908年,毛拉斯合编了保王派的法国行动报,发表了无数激烈的极右言论。1920当选议员。他因诽谤法国政府而入狱,越狱后流亡比利时。两年后,他被赦免并返回巴黎。
都德年轻的时候认识很多文艺界、政界的知名人物。后来写了《我所知道的巴黎》(1930)和回忆录。他支持君主制和极右的政治观点,但他的一些友谊和文学观点并没有受到他的政治立场的影响。他与极度反犹的作家德拉蒙德和施沃布有过交往。纪德,个人主义作家,与右翼文学批评家马西斯关系友好,但为马西斯的猛烈攻击辩护;他为小说家普鲁斯特赢得了贡格尔文学奖;发现了小说家和散文家贝尔纳诺斯和萨利纳的才华;他写了一篇著名的文学评论《愚蠢的十九世纪》(1922),猛烈抨击了19世纪的法国文学思潮,却对雨果、巴尔扎克、波德莱尔等推崇备至。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