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在董卓肚子上点了一盏灯?

董卓的遭遇,董卓的残忍,在《三国演义》中有精彩的描述。《三国演义》的描写大概符合历史脉络。胖子董卓死后,甚至有传说说他在肚子上点了一盏灯,彻夜未眠。看看各种小说历史书上都写了什么。董卓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有涉及,在《三国志》、《英雄》、《后汉书》中也有涉及。

先说影响最大的《三国演义》。也许所有的传说都来自这部小说。

1,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第九章,杀死董卓后,是这样写的:卓尸肥胖,军士以肚脐着火为灯看之,油膏流了一地。

一部夸张的小说,只说在董卓肚子上点了一盏灯,没说烧了多久。

2.三国历史

这是正史。看看这个正史是怎么写的。

《三国志》第六卷:《冬儿·刘源传》这样记载:卓志、苏轼等。卓大叫布在哪里。布说“有圣旨”,于是杀了卓和伊。主簿景甜前,赶尸,布杀之;凡是杀三个人的,我都不敢动。

这里没有提到点灯。杀死董卓的不是吕布,而是李肃。李肃是吕布的同乡,当时他是骑都尉。

3.英雄

《大侠传》有:卓苏飞,膏流入地,草为仙丹。守尸者以为是大鼓,又以为是脐带里的灯,光到天上,日积月累。

先说说这是什么书。

《英雄》是一部关于东汉末年中国的历史书。内容记录了汉末军阀的功绩。作者是东汉末年的王灿。这本书已经丢失了。明代收集了世界上第一部杂书总集,大致以裴《三国志注》为蓝本。

这个很形象,但是英雄这个名字总有小说的味道。现在的英雄都是根据三国笔记来的。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一定是借用了各种说法。忽视这些事情本身可能就是错误的。

4.后汉书

后汉书里的记载是最夸张的。也是最符合传说的。《后汉书》的记载和《英雄》一模一样:

是城市中一具杰出的尸体。天气热的时候,卓苏满身肥肉,脂肪流到地上。但守尸者在卓肚脐放火,光达蜀,日积月累。

后汉书写得晚,到了南朝。我不知道叶凡先生整理《后汉书》时有没有参考那本古书。叶凡先生不应该读《三国志》,因为那是他的朋友裴松之的笔记。两个朋友,一个致力于写历史,一个致力于注解。可能方式不同,没有共同的事业,没有共同的目标,可能还有一些不互相学习。

除了最正统的三国志写的《三国志》没有记载。另外两部史书《英雄》和《后汉书》都有记载。

一个英雄的名字,似乎就像一部言情小说。让我们别管它。后汉书也有记载。这可能是真的,也不是《三国演义》第一次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