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描写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历史背景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

这是一部全景式展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小说。这本书有三个部分。在过去的十年里,作者通过复杂的矛盾和纠葛,塑造了许多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的社会冲突错综交织,深刻展现了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普通人走过的艰难曲折之路。尤其是主人公在困难面前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人们仍然有很大的影响。

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村孙、田、金的命运为中心,反映了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

《平凡的世界》写于1975,但80年代中后期的文化背景是各种新文学思潮风起云涌,现代主义、意识流等文学观念风靡一时,文学创作形式和技巧的创新令人目不暇接。相反,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却被“忽视”了。有些评论家甚至认为路遥的另一部小说《人生》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已经过时,但路遥仍然坚持写完这部小说。

路遥准备了三年,写作了三年。为了开阔视野,掌握信息,他读了很多,包括近十年的近百部小说、报纸等相关书籍,过着“早晨从中午开始”的生活。同时,他也跑遍了各行各业,体验生活。

初稿的写作始于一个偏僻的煤矿医院。从他的散文《早晨从中午开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文学执着的信心,以及他所付出的代价:“写作进入了狂潮。身体几乎不存在;生命似乎是纯粹的精神形态,日常生活变成了机器人。”

第二稿是在黄土高原腹地的一个偏僻小县城写的。因为生活不规律,路遥严重透支,最后病倒了。后来吃了100多副煎剂,身体略有恢复,又用一种精神力量继续写作。

第三部初稿改成了玉林宾馆。1988年5月25日,路遥终于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创作。

参考:平凡的世界(路遥小说)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