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法源寺
胡同是北京的标志,最能体现古代北京的风貌。我的行程从南锣鼓巷开始,这是北京近年来最热闹最时尚的胡同。到处都是灰墙灰瓦,红门红巷,熙熙攘攘的游客,还有各种假“小资”风格的奶茶店、咖啡馆、工艺品店。和全国各地标为老街的旅游景点没什么区别,我对这种刻意打造的过于强势的旅游商业区也没什么兴趣。然而,要安静下来并不难。从南到北,南锣鼓两侧整齐排列着八条胡同。转一转,去这些小胡同,游客和店铺就少了些嘈杂。在胡同深处,你仍能依稀瞥见老北京每日的烟火。南锣鼓巷及其周边地区曾经是元朝的中心,但在明清时期,这里是一个大富大贵之地。在周围的胡同里,走几步就能看到某位名人的故居。过去的达官贵人,如今都成了寻常百姓家,但门口写着“私宅,不得入内”的字样,让人无从探院。槐树是北京最常见的行道树。几乎每条胡同都有几棵树,高大粗壮,枝叶繁茂如华盖。夏天是槐花盛开的季节,细细的花随风飘落,尤其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雨过后,树上开满了白花,格外美丽。槐树是一种古老的树种,据说长得很慢。北京胡同的槐树都老了。走在这样的树芽下,在皇城的根下,有着悠长而庄严的含义。
从南锣鼓巷逛到前海再逛到后海,花了整整一个上午,景区人山人海。好在有些小胡同能让人感受到一点老北京的味道。简单吃过午饭,我叫了一趟快车去法源寺。法源寺不是一个受欢迎的景点。快车司机好像对我要去的地方挺陌生的。他跟着导航走,走错了入口路。最后,他从一个有清真建筑的路口拐进一条极小的巷子(后来才知道这里是北京穆斯林聚集地牛街),终于找到了法源寺景区售票处。
我花了五块钱进了寺,法源寺简单,古老,安静的超乎我的想象。以他的名气,本以为会像杭州的灵隐一样宏大,佛像宏伟,香客众多,却藏在胡同片里,庙门很简陋,门口坐着许多乞丐。有人来了就喊阿弥陀佛。寺庙的建筑采用传统的中轴线对称格局。除了钟楼和鼓楼,其他寺庙如大雄宝殿都和周围的房屋一样低矮,佛像也不高,香客也很少。法源寺乍一看有点不起眼。但从喧闹的南锣鼓巷、后海,进入绿树掩映的幽静寺庙法源寺,就像进入了闹市中的世外桃源,内心平和宁静。法源寺坐北朝南,有六个院落,七个入口。我从前寺走到最里面的藏经阁,越走越美。庙里有和尚打坐,有居士诵经,有佛学院的学生穿着宽大的禅袍穿过大殿。他们正在做中午作业的路上。庙里有很多猫,一只大黄猫在大雄宝殿前晒太阳打瞌睡。一切都很安静,很缓慢,所以我害怕打扰他们。法源寺植被茂盛,古树参天。这座庙里种满了紫丁香。据说它在春末被分隔成一片芳香的雪海,现在只看到它们浓密的树荫。庙里的槐树很高,花开得很细。一阵风来,花落如雪如诗,唯美浪漫。在寺庙荒废的庭院里,每个角落都有一棵高大的槐树,地上覆盖着厚厚的一层落花,静如雪,让人不忍践踏。
仔细一看,法源寺其实不一般。闹市区的红墙绿瓦更是古色古香。庙里的香炉、石碗、经典建筑、青铜佛像都很古老精致,很多器具历史悠久。庙里有很多文物。藏经阁里有各种唐代到清代的善本佛经。庙里也有很多石雕,尤其是石碑。大雄宝殿上有一块匾额,上面有乾隆书写的御书《法海真源》,大雄宝殿两侧有6块明清石碑,记载了明代、弘治、万历、崇祯、清乾隆、雍正时期的寺庙修缮情况。是法源寺的历史记载。如今法源寺也是中国佛学院所在地,可见其在中国众多寺庙中的特殊地位。
一座法源寺,一半是中国的历史,建于唐朝。原名“班哲明忠义寺”,明代改称“崇福寺”。清雍正年间更名为法源寺,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作为京城最古老的寺庙,它经历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从唐太宗对死去士兵的同情,到宋朝亡国的屈辱,到元朝谢枋得这样的忠臣,再到明末袁崇焕遗骨夜入本杰明忠义寺...法源寺见证了太多的兴衰。离寺庙不远,我们穿过胡同向北走,十分钟就到了菜市口。清朝时,谭嗣同等人为了改革,为了家国命运,慷慨地死在这里。法源寺成为戊戌变法中被斩首的六君子的安息之地,见证了戊戌变法的悲壮历史。台湾著名作家李敖的历史小说《北京法源寺》自出版以来在国内外广为流传,使法源寺声名鹊起。然而,时至今日,这座寺庙仍然保持着它淳朴和慈悲的本性。在我去北京之前,我没有做好作业。参观完法源寺后,我莫名其妙地对清末突变的历史产生了兴趣。李敖的北京法源寺自然被列入了我的读书计划。
没有信仰,可以看禅。你可以漫步法源寺,听诵经,看槐花落尽,看逗逗寺的黄猫黑猫,也可以坐在台阶前,什么都不想,感受历史的尘埃,享受古朴的宁静,度过一个没有我的宁静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