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可以找到满语教材?
(一盘《哈图魂索记》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不浪费宝贵的时间,aeiouo等人特别赠送了一碟《哈图魂索记》。所谓“哈土荤素荤素”,是指用各种五颜六色的蔬菜做成的凉菜,是清朝满族人最爱吃的一道菜。可能历史上的满族人都喜欢,因为它的做法符合满族人的生活环境,它的颜色和味道符合满族人的视觉和味蕾。)
第一,关于满语的发音和使用。
母语为汉语的人学习满语发音,就是从一个语音系统到另一个语音系统,即使是一些有语言天赋的人,也无法克服缺乏示范语音材料带来的障碍。诚然,再多的解释也抵不上磁带。但实现规范化教学总有一个过程,在此之前的热身还是有利于学习的。
(一)满语与汉语相比,首先是音位上的差异。所谓音位,就是从音质角度划分的最小语音单位。例如,一个e . I . o . u是存在于许多语言中的音素。每种语言都有元音和辅音,但不统一。满语的元音和辅音方面,和汉语相比都有或多或少的区别,比如颤音R和元音。其次,音位完全不同。与汉语相比,在满语中,无论多少元音或辅音看似重叠,但发音位置完全不同,有大有小,比如a e i o u和K G H N M L,一个人用汉语发音说满语时,只要音位正确,满语就能听懂,因为音位有区分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比如尼玛哈(鱼),即使你用中文发音为“尼玛哈”,别人也只会觉得你的发音不地道,但他们知道你在说什么,不会造成混淆。但是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特定的发音和历史上形成的独特的语音和谐(不是元音和谐)。当它受到外来声音的侵袭时,它的内在规律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抵制,会让说话者和听者感到莫名其妙的陌生,就像旧上海的“洋径帮”英语一样。这个在每一本优秀或不优秀的满语教材中都有提及,比如“满语中的A类似于汉语中的Ah,满语中的I类似于汉语中的Yi,满语中的O类似于汉语中的Wo等等。细心的人一般不会忽略这种描述,即使因为条件限制很难模仿。
(2)任何语言都有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满语也不例外。这种区别有两个方面:一是表达方式,即相同或相近意思的不同表达方式,例如“我想买一斤桃子”,书面表达方式是“Bieru Geng Gintoro be udaki Sembi”(我想买一斤桃子),而口头表达方式可以说是“bi ere toro be emu genggin gaiki”(我想这样买一斤桃子),前者是常态。如果读者仔细比较,会发现每一种语言都是这样的。其实不管是哪种说法,都是事物的不同方面,区别只是角度和语境而已。可惜这种“区别”被一些人当成了划分书面语和口语的标准,却不知对于接受过母语教育的人来说,任何界限都是从来不存在的。就像上面的例子,前者也可以“说”,后者也可以“写”,那么两者有区别吗?如果有,一定要考虑使用时的语境和完成文本的体裁(如小说、论文),否则只能是断章取义。第二,语音上,也就是书面语的发音和口语的发音有一些区别。因为满语是音标,所以它的拼写必须以它创立时的发音为准,任何自然语言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但相对多变的口语和书面语却总是显得相当保守,总是“固守”着规范的拼写规则,这样,发音上的差异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但是,这并不妨碍满语者进行交流和创作。
(3)满语书面语发音与口语发音的比较。一般来说,满语动词的重音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但单词入句时会发生一些变化(如词尾mbi脱落或突变为‘叶迷’和‘米’)。名词等词的情况稍微复杂一点,有时重音在前,有时重音在后,有时重音落在中间音节,导致后面音节中的元音脱落或变异,如:(早),当用作“早”时,重音为“的”,当用作“很早”时,重音为“呃”;Nimaha(鱼),因为ma上的重音,音节“ha”后的元音“a”要么脱落,要么变异,可以读作“nimaga”(注意这里的“ga”类似于德语中uvular trill的“‘ra’”而不是ka ga ha中的“ga”,也可以读作“nimeh”;Mahala(帽子),读的时候,重音不是在“哈”上,就是“均匀分布”。如果加快语速,重音落在“ha”上,音节“la”后的“a”脱落或突变成“e”,以此类推。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变体元音的发音永远不能等同于它单独发音时的发音,即“nimahe”中的“he”(类似于德语中uvular trill的“‘re’”)在朗读时不能读作“he”。至于其他虚词的读音,如“是”、“的”、“次”等,也是随着语境不同、语气不同而变化的。比如,当用作名词“我们”或语气词“genebe”时,读音更真实,当用作助动词时,读音更轻,类似于“b”或“be”。“的”在不同情况下可以读作“T”或“的”;“词”的读音一般不变,等等。从上面的例子来看,母语为汉语的人似乎很难完全掌握,但对于母语为满语的人来说并不是障碍。另外,学习满语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标准的读音读,就像普通话里的“着”字一样。虽然北京话的发音是“着”,但你在阅读时也应该符合标准发音,否则语言就没有标准,更不用说就没有任何发展。更何况,当学习者牢牢掌握了书面语的标准发音,单词的录入和音变就不再是使用的壁垒,因为这种所谓的“差异”本身从来都不是不可逾越的。
(四)同一意思在不同语境下的表达不同。这里有四个场景来说明:
假设一个人去某个地方购物。接待人员问他的目的时,苏雷汉可以说“Miniere jiheng ge OCI aha beu daki Serejalin”(我这次来是买奴隶);
B.假设有一天天气很好,苏瑞汉打算上街购物。他可以对家人说“Bigiya de gene Me Ilhauda Me Gai kise Me guounimahabi”(我要上街买东西);
c假设苏尔汉走到街上,看到一个忙忙碌碌的摊子,就走到摊主面前说:“明德Juwe Geng Ginfili Feise Gingle Me Buki”(称我两斤金砖)。摊主一听,差点晕倒,知道来了个大客户。他喜出望外,但货物还没有准备好。我只好对苏瑞汉说“额仁哥Aguiyamjis ' hun Jai Mini Uba de Uda Me Jimbi”(希望王先生晚上再来我这里买);
d假设surehan要给妻子准备生日礼物,去市里最大的购物中心挑选合适的商品。当他走到珠宝柜台时,发现玻璃橱窗里的珠宝琳琅满目,便一脸肃穆地对服务员说:“Bi Ilan Shoroni cuke jai dui in Cifeleku pal tari beu daki Sembi”(我要买三筐珍珠和四桶钻石)。在那之后,听众心脏病发作。
在最后四组例句中,主角苏尔汉在不同的场景中表达了“思考、希望、计划、想要”的意思,但每一句使用的语法都不一样。第一句中的“-ki sere jaln”强调“为什么来”;第二句中的“-ki seme guunimahabi”表示“现在进行时的思想或想法”;第三句中的“-me -ki”是一个很随意的说法,类似于汉语中的“我要2斤鸡蛋”(小市场购物也是一样,区别无非是主人公的豪爽),摊主想表达的是“我的愿望是你能再来”;第四句中的“-ki sembi”是一个非常正式的用法,表明了主角购买的明确态度,但也知道商家目前缺货(太贵),发货时间肯定是未来的某个时间,所以用了“-ki sembi”。
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游泳的道理当然是有用的,但是要熟练掌握游泳技巧,还需要更多的练习。对于母语为汉语的满语来说,必须脱离顽强的汉语发音习惯,克服障碍,掌握满语音素,熟悉满语重音,习惯满语表达,否则永远摆脱不了汉语的阴影。
第二,满语的构词和创新。
任何成熟的语言都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即语言结构上要有严格的规律性,以便人们能很快掌握和使用,这是其一;其次,在语言词汇上要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和独特的构词方法,以便在社会的发展变化中不断补充新词新词,丰富词汇。只有这样,它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否则,这种语言会逐渐退化,最终消亡。满语是一种高度发达和成熟的语言。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满语使用者严格遵守其内部规则,根据自己的词汇,运用满语特有的构词方法创造和吸收新的词语和术语,为满语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从满语的发展过程来看,在创造和吸收自己需要的词汇时,一般都是按照语音和谐组合或简称的规律进行创新。他们可以使用在满语词根上附加各种附加成分成为新词的方法,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缩写成新词的方法,以及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成新词(复合词,即短语)的方法,如
A.Bithe(书)与词缀si构成一个新名词bithesi(作家);新名词usisi (farmer,农夫)是在usin (field)后面加上词缀si而形成的;Sejen(车)后加词缀si,形成新名词sejesi(司机、司机);一个新的术语albasi(公务员,政府官员)是通过将si附加到alban(官员)上而形成的;Ara(做)加词缀si,形成新名词arasi(作者,作者);Ucule(唱歌)与词缀si构成一个新名词uculesi(歌手);当玛法(祖先)附加词缀ri时,一个新的术语mafari(祖先)就形成了。Honin(羊)加词缀ci,形成新名词honici(羊皮);鸭梨(肉)附加词缀屠,形成新名词鸭梨兔(胖子);Tonio(国际象棋)附加词缀kuu,形成新名词tonikuu(棋盘);efin(游戏)加上后缀ku就形成了新名词efiku(笑话);Jasi(邮件)与gan构成一个新名词jasigan(信);Guuni(思考)加词缀gan,形成新名词guunigan(见解);Taka(认知)加词缀su,形成新名词takasu(认知水平);Eje(记住)与词缀su构成一个新名词ejesu(记忆);Fali(交朋友)加词缀寸,形成新名词falicun(团结),等等。
B.aga (rain)与词缀mbi构成新动词agambi(rain);新动词edumbi是词缀mbi附在edun(风)上时形成的;当词缀mbi附加到tolon上时,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动词tolombi。当yasa(眼)加上lambi,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动词yasalambi(花式);随着词缀lembi附在edun(风)上,形成了一个新的动词edulembi(笔画);Okto(医学)与词缀lombi构成新动词oktolombi(毒药);新动词ilhanambi (bloom)是词缀nambi附加在Ilha (flower)上形成的;当单词“hergen”加上词缀nembi时,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动词“hergenmbi”。随着词缀shambi附在ahuun(哥哥)上,形成了一个新的动词ahuushambi(视为哥哥)。词缀“丹比”加在“李记”上,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动词“吉利丹比”。Ceku (swing)与词缀dembi构成一个新动词cekudembi(swing);哈哈(man)加词缀rdambi构成新动词hahardambi(男孩成熟了);呵呵(女人)加词缀rdembi,形成新的动词heherdembi(女孩成熟);当amba (big)加上词缀rambi,就形成了新的动词ambarambi(big);当何鄂(bad)加上词缀rembi,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动词eherembi (bad),以此类推。
C.Gidambi(压力)加词缀shambi,形成新的动词gidashambi(压迫);Algimbi(著名)附加词缀shambi,形成新的动词algishambi(宣传);当单词icembi (new)加上词缀lembi,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动词icele mbi(update);Omimbi(饮料)附加词缀cambi,构成新动词omicambi(***饮料);Efimbi(玩)伴随词缀cembi,形成新的动词eficembi(开玩笑);Bayambi(发财)附加词缀dambi,构成新动词bayambi(发财);Anambi (push)加词缀tambi,构成新的动词an ambi(push);Sorombi(黄色)附加词缀combi,构成新的动词Sorombi(羞耻);Jafatambi(抓紧)与词缀tambi构成一个新的动词jafatambi(约束);Tuksimbi(殴打)与词缀tembi构成新动词tuksitembi(猛烈殴打);Fehumbi(践踏)与词缀tembi构成一个新动词fehutembi(践踏);Ekiyembi(还原)加词缀ndembi构成新动词ekiyendembi(还原);Bolgombi(干净)加词缀mimbi,构成新动词bolgommbi(快);Hirambi(斜视)加词缀cambi,形成一个新的动词hiracambi(窥探);等一下。
D.Morin(马)加后缀ngga构成新的形容词moringga(马);Baili (En)后加后缀ngga,形成新的形容词bailing ga(En);在gosin(仁)后面加上后缀ngga,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形容词gosingga(仁)。Kubunge(棉花)加后缀ngge,形成新的形容词kubunge(棉花);Elden(轻)加后缀ngge,形成新的形容词eldengge(轻);埃尔德姆(德国)
加上后缀ngge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形容词erdemungge(贤惠);Orho(草)加后缀nggo构成新的形容词orhonggo(草);在doro后面加上后缀nggo,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形容词doronggo。在horon后面加上后缀nggo,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形容词horonggo。Kirimbi(隐忍)加词缀ba构成新的形容词kiriba(隐忍);Olhombi(小心)后加词缀ba,构成新的形容词olhoba(小心);Kicembi(勤奋)加词缀be,构成新的形容词kicebe(勤奋);Serembi(发现)加词缀be,构成新的形容词serebe(警惕);Ulhimbi(理解)加词缀su构成新的形容词ulhisu(瑞敏);Jilambi(善良)附加词缀cuka,形成新的形容词jilacuka(怜悯);Seyembi(恨)加词缀cuke构成新的形容词seyecuke(恨),以此类推。
缩略语是清代满族人使用的一种构词方法,也是当代人继续使用的一种构词规律。缩写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缩写成一个新单词的原则。规则是:取第一个字的词根,或者第一个字的第一个音节作为新字的主要部分,再取第二个字的最后一个音节,或者第二个字的最后两个音节作为新字的辅助部分,并列写在新字的主要部分,组成新字。如下所示:
一、名词、名词缩写成新词。汉都村(秧歌),满语,由汉都村缩写而成。其中,第一个名词韩都(米)的词根是韩都,是新词的主体部分,而第二个名词ucun(宋)的最后一个音节是寸,是新词的辅助部分。两者结合起来,就可以形成汉都村这个词。满语单词mukelu(水葱)是从muke i elu缩写而来。其中,名词muke(水)的词根是muke,是新词的主要部分,而名词elu的最后一个音节是lu,是新词的辅助部分。如果两个词连起来,就可以变成mukelu(水葱)这个词;fergetun这个词是从ferge i tetun缩写而来的。其中名词ferge(拇指)的词根是ferge,是新词的主要部分,而名词tetun(装置)的最后一个音节是tun,是新词的辅助部分。如果两者连在一起,就可以称之为fergetun(扳手指)。这样的新词有shutacin(文学),由shu(文学)和tacin(学问)写成;(文化)是蜀(文化)和文(文化)的结合;舒图如(语法)是舒(文本)和图如(理论)的结合;“文明”是由名词“文”和形容词“文明”组合而成;Mafagurun(祖国)是玛法(祖先)和古润(国家)的组合;Barunnggi(周)由barun(周、循环)和inenggi(日、日)缩写而成;Irgejen(民主)是ejen(公民)I(所有者)的缩写;Urgunggi(节日)由urgun(节日)和inenggi(日、日)缩写而成;Bodocin(算术)由形式动词bodoro(计算)和名词tacin(学习)缩写而成;Katurebun(运动)是katun(健康和力量)和urebun(训练)的缩写。同样还有jalamdan(音节)、gebsun(名词)、orolosun(代词)、ilhisu(副词)、aisilasun(助词)、holbosun(连词)、kemnesun(量词)等等。
第二,动词和名词缩写成新词。满语单词yarusun(介绍)是从yarure gisun缩写而来的。其中,形态动词yarure的词根是yaru,是新词的主要部分,而名词gisun(语言)的最后一个音节是sun,是新词的辅助部分。如果两者相连,就可以成为yarusun(引子);Dekdenggi(浮油)是dekdere nimenggi的缩写。其中,形态动词dekdere (floating)的词根是dekde,是新词的主要部分,而名词nimenggi (oil)的最后一个音节和前一个音节的最后一个辅音是nggi,是新词的辅助部分。如果两个词连起来,就可以形成新词dekdenggi (floating)。“苗”这个词是从“fusure fursun”缩写而来的。其中,形态动词fusure的第一个音节是fu,是新词的主要部分,而名词arsun(幼苗)的最后一个音节和前一个音节的最后一个辅音是rsun,是新词的辅助部分。如果它们连在一起,就可以称为fursun(幼苗)。此外,新词可以由形容词和名词缩写而成,如teksilgan,由teksin jilgan缩写而成。其中,形容词teksin (neat)的词根是teksin,是新词的主要部分,而名词jilgan(音)的最后一个音节和前一个音节末尾的辅音是新词的辅助部分。如果把它们联系起来,就可以叫teksilgan这个词。同样,德耶顿(飞机)是由德耶雷(飞行)和图顿(乐器)缩写而成;Aramtucibusu(产品)是arame(生产)、tucibuhe(出)和jakasu(货物)的缩写;Sukdujen(汽车)是sukdun i sejen的缩写;Ulin i da(资本家)是ulinida的缩写;Ashshasu(动物)是ashshara jaka的缩写;Kadahiyarasi(经理)由kadalame icihiyara加上后缀si缩写而成;Mujilise(同志)是从金木i adali urse缩写而来;Banjibusi(编者)由banjibu(编者)缩写而来,后缀为si;Weilesi(工人)是由weilen(工作)加后缀si缩写而成;Tacisi(学生)是由taci(科学)加上后缀si缩写而成,以此类推。
综上所述,满语作为一种高度成熟的语言,无论历史发展进程如何,无论社会变化有多大,无论需要吸收什么词汇,无论外界条件多么艰难,其内在活力都不会被削弱,其内在规律也不会被破坏到本质上,除非其使用者主动或被动地放弃使用,从而减缓其向前发展。但是,一旦有一天它被重新启用,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就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因为所有的内在规定都是在过去形成的,并始终存在于它生命历程的各个阶段。
第三,关于满语翻译和满语文化
有人说翻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有人说翻译是一门艺术,一门语言的艺术,但我们这里说的是具有相当水平的翻译,并不是说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是极其困难的,因为只要我们准确理解具体词汇的含义,充分掌握具体语法的应用,自如地进行规范、恰当的翻译,必然是一蹴而就的。对于母语为汉语的满语学习者来说,彻底了解满语语法和词汇是绝对必要的,否则错误在所难免。比如我们遇到满语词有多重含义的时候,如果只是狭义的理解,那么对整个句子的理解肯定会有偏差。比如“si tere jaka be bahafi inu elerakuu”(你不满足于得到那东西),这里“elerakuu”的意思是“不够,不满足”,而不是否定前面的“bahambi”(得到),再比如:“Ama I Gucu I baru Eni Ye hendu me Mini Eigei Yasaidolo Tuwaha塞墨勒Akuu Juwe Hehebi”(妈妈告诉爸爸的朋友,我老公眼里有两个女人,怎么都不够用)。如果把这里的“图瓦哈塞墨勒阿库”理解为“看不见也看不见的特殊否定用法”,那就大错特错了。除了辨析词义,遇到一些所谓的“难句”时,首先要从语法入手,找到主句,找出它的主语是什么,谓语是什么,有哪些成分修饰,然后找到从句。如果有遗漏,找出遗漏的内容以及主语和从句的关系。经过这样的拆解,再“复杂”的句子也能很容易理解。
此外,满语在翻译或吸收外来短语时,首先要发掘自身固有的用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满语自身的内在规律,更好地保持自身的语言结构特点。例如:
jugu un I da lbade boo Araciilan Aniya shanggaraku(在路边盖房子,三年未果)满语用来形容自己的意见或计划受到别人的影响或干扰,结果很多人一事无成,汉语的意思是“盖房子,想办法做计划”。再比如doko juguun deri yabuhai、doko yali wajiha(两腿内侧的肉都磨破了为了走捷径)、suhe be efulefi suifun arambi(毁斧造锥)等等这些都有“得不偿失”、“因小失大”、“拆东墙补西墙”、“拆东墙补西墙”的中文意思再比如belgei gese erdemu beye de tusa(微粒之类的微小技能对你也有好处)、cecikei fiyoo,都告诉人们,再小的技能,再小的力量,都是有用的。再比如Erihe de inuerdemubi wak shan de inuwalibi(素珠有德,青蛙有技),告诫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要以貌取人。再比如aga de usihihe Niyalma Silenggi de Geler akou,意思是饱经风霜或者大风大浪打回来的人,一般都不怕小的困难和挫折。再比如hing sere haha hada de hafumbi,有“有志者事竟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中文意思。再比如Beyei Uncehen Beye Gedumbi,中文意思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等等。这些短语、谚语和俚语歌曲来源于满族文化和生活,反映了满族的性格。它们不仅通俗、生动、形象,而且具有浓郁的满族文化内涵,而且它们之间还押韵。它们的语调和谐优美,读起来悦耳动听,韵味十足,寓意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总之,满语承载着满族的历史和文化。如果完全脱离了民族,那么任何所谓的满族精神,任何所谓的满族文化,任何所谓的满族文学,任何所谓的满族作家,除了“满族”这个称谓,他们和他们都不可能有丝毫的满族成分,都不可能有最起码的满族良心,尤其是后者。那些打着满清旗号谋利的人渣,识破真相后,一定会被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