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的一生就是一场戏。
一个跨越几千年的国宝,是文明走过的标志。青铜彰显帝王之尊,碧玉蕴含君子之气,字画承载甘昆故事,精美瓷器承载华夏神韵...它们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留下的珍贵遗产,背后有着令人惊叹的传说。
从朱桃蒲玉到青铜车马,从青花玻璃到水墨书画,每一件国宝都是一部浓缩了历史文化精髓的老电影,让每一位观者或叹或叹,或笑或哭。我们来手动选择其中的几个,随着影片的缓慢放映,英雄们过往的风风雨雨再次被唤醒。曾经辉煌,现在依然美丽。
青春音乐剧——《超级乐团》
我的剧透:
黄尘古道,骆驼* * *声。
自汉代张骞掏空西域以来,商队在丝绸之路上来来往往,人潮涌动,盛况空前。
阳光洒在来来往往的人们脸上。他们中有富商、苦行僧和读书的学者...每个人看起来都很疲惫和焦虑。没有手机,没有平板电脑,连收音机都没有频道可听!人们如何度过这漫长的旅程?
突然,驼队里传来一阵悠扬的旋律。在烈日下打瞌睡的人,就像被淋了一场大雨,瞬间神清气爽!所有人都探出头来,看着声音的来源——我看到一个“女子乐队”骑着骆驼慢慢走出了商队!骆驼昂首阔步,步步为营;背面用背负架搭起小平台,铺上五颜六色的毛毯;七个乐手和一个歌手围坐在平台上,迎风弹唱,表情自由。
其中,七名女子围坐在平台边缘,手里拿着笛子、箫等乐器,全神贯注于旋律中,无视周围惊异的目光。唱到一半的歌者,典型的唐代女性发型,穿着高腰长裙,微抬着头,轻轻挥动双手,显得优雅自信。骆驼踏着节拍,缓缓前行;唱了一千遍,很铿锵。......
我说玩:
大部分人只要坐在高高的驼背上都会有点心惊肉跳,何况八个人同时在驼背上表演!真的有这么配合默契,技术高超的女子乐队吗?
其实这只是古人的一种艺术夸张。当时的唐都长安是一个“国际舞台”,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和舞蹈家聚集在这里。骆驼不仅是胡商运货的交通工具,也是表演的“动”台。西域音乐或激越欢快,或婉转雅致。能歌善舞的艺术家们正在享受着对和平与繁荣的赞美。这位艺术家在自己的切肉刀下捕捉到了这一切,创作出了生动逼真的唐代三色作品——三色驮驼乐俑。
这里的“三”不仅仅是三种颜色!唐三彩以简单的黄、绿、褐为基础釉色,变化成五彩缤纷甚至极度夸张的艺术世界。就像老子的《道德经》里说的“一生二,一生三,万事三。”
虽然你不能骑同一只骆驼,但在大唐确实存在类似的乐队。唐代艺术家的浪漫主义和夸张,正好回应了那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宫廷权力斗争剧——竹节之谜
我的剧透:
楚怀王六年,东付军。
“快点!”“加油!”
家奴们在大院内外忙碌着,将堆积如山的货物装上车。主人,E·琦君,正在等着。只要装备准备好了,他就可以带着货运队出发了。货运队一路上要经过很多关卡,纳税、安置车马等事宜都在E·琦君身上,每次都让他筋疲力尽。
还好我以后不用担心这些琐事了。就在几天前,他的弟弟,楚怀王,楚国的君主,刚刚召见自己。楚怀王示意随从念圣旨,封他为“鄂君”。“鄂”是当时的地名,指今天的湖北孙艺程县,“鄂郡”是孙艺程地区一个君主的称号。
接着,楚怀王命人端出一个大盘子,上面有五个竹筒状的青铜竹节。其中包括三个“汽车节”和两个“船节”。举办这个节日的商人可以一路畅通无阻,不仅可以免税通行,商队还可以享受美酒佳肴的丰盛款待。启在天上,连连磕头。
“以后出差,一定能免去很多辛苦!”想到这里,琦君长舒了一口气。他从哪里知道的?这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谜团。......
我说玩:
自古以来,“破事取信”就是广为流传的信用制度。出土于安徽寿县的鄂伦春旗节,是中国最早的护照雏形。两个“车节”是陆证,每个长29.6厘米;三个“船节”是水路关隘,每个长度为31cm。虽然是青铜制成,但还是铸成竹形,每五块就可以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祖母绿“竹筒”。
作为信物,“节”的历史比“符”和“卡”更悠久。从商朝开始,中国就有了海关检查机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用“节”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了。到了西汉,“颉利”演变成了一个有着长毛的长柄。苏武受汉武帝之托,让匈奴人手里拿着一个“结”。延续到唐朝,长途旅行需要政府颁发的护照。直到明代,护照才被称为路照,其形式与今天的护照非常接近。
公元前323年,是历史上战国中后期。世界分为六部分,其中楚国物产丰富,商业活跃,交通发达。那么,铜竹节真的是楚怀王对东琦君的恩惠吗?其实并不是。节日的错题词中加入了一系列严格的规定:货船不得超过150,车辆不得超过50辆,货运路线必须通过水路,贩运时间限定为一年,严禁走私武器、青铜器、皮革等战略物资。楚怀王以“恩”的名义限制和控制封王权力,这在中国古代社会是普遍现象。
一部惊心动魄的神秘剧——古墓之谜
我的剧透:
在1987的一个月里,陕西省扶风县出现了持续的暴雨。在中国最大的佛教寺院——扶风法门寺里,白发苍苍、须发皆白的老方丈正冒着风雨指挥弟子修补千疮百孔的院墙。
“嘣!”
正在忙碌的时候,突然听到耳边一声巨响。众僧循声望去,顿时吓得脸色发白!在冲天的沙尘中,供奉佛祖释迦牟尼舍利的佛塔竟然从中轴线裂开,一半的砖砌佛塔已经被暴雨完全损毁。
不幸是福。在僧人看来,毁坏佛塔是对佛祖的极大不敬。但对于考古学家来说,这将是揭开法门寺“惊天之谜”的绝佳机会!
佛法的意思是“修行者必须进入的大门”。法门寺是中国著名的古刹之一。据史料记载,寺内佛塔原名阿育王塔,因收藏有释迦牟尼的一件佛事舍利而闻名。唐朝时,很多皇帝都来这里拜祭佛骨,法门寺也因此而闻名。唐朝末年,佛指舍利被封在地宫,从此消失。历经千年变迁,地宫里的一切都保存完好吗?随着塔基础的重建,答案将浮出水面。
经过紧张细致的发掘,沉睡了一千多年的唐代地宫被重新发现。借着灯光,人们的眼睛豁然开朗——多么壮丽的奢华景象!
我在地宫看到《地钱铺》,有30多种钱币,28000枚,几乎涵盖了唐代的各种钱币。隧道里有很多锦绣的地方,丝、绢、缎、纱、丝、绢,还有无数为祭拜舍利子而制作的法衣、皇家服饰。宫中金银琳琅满目,121组金银物件精美绝伦,每件雕刻精美,具有极高的工艺水平和观赏价值。而且令人惊讶的是,绝世“秘瓷”也在地宫里。......
我说玩: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陶瓷馆里,一个美丽如冰的秘密瓷器——八角水瓶静静地矗立着。与很多彩瓷相比,它没有什么装饰点,但却不同凡响,与众不同。梵音袅袅,水瓶如出水芙蓉,独自美丽绽放。
“秘色”就是“稀有色”的意思。秘色瓷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最精美的宫廷瓷器,有铭文证实。皇帝专用,釉色和制作工艺保密。唐代诗人陆龟蒙曾赞曰:“九月秋风开窑,得千峰翠色。”虽然留下了“产地为上品青瓷”的线索,可惜后人从未亲眼见过,只能在诗词中揣测其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14件秘色瓷,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标准——造型精致端庄,胎壁薄而均匀,釉色清绿如湖水。至此,秘色瓷的神秘面纱终于揭开。
法门寺地宫由平台、地道、前室、中室、后室、后室秘龛组成,略呈“A”字形,总长21.12米。法门寺的文物数量多、质量高、保存完整,在唐代考古史上绝无仅有。1000多年前,奢侈的统治者不惜重金供奉佛骨舍利,祈求国家的繁荣和长治久安。现在,佛骨舍利永存于世,但鼎盛时期的唐朝早已烟消云散。
热血男剧-地下军团
我的剧透:
“我怎么能说我没有衣服,我有和我儿子一样的袍子呢?王虞为师,我为矛,与子为敌!”
经过无数工匠夜以继日的建造,8000多名士兵终于整装待发。他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军队,像铁一样黑,像风一样快;他们是一群热血沸腾,激情四射,朝气蓬勃的男人。千军万马就等秦王一声令下,直奔战场!
没想到,时间在等待中流逝。直到眼睛陷入黑暗,身体蒙上灰尘;直到嘈杂的声音渐渐平静下来,耳边的哭声渐渐淡去...他们突然意识到他们已经与世隔绝了。尽管有太多的不舍和孤独,但自从被埋在黑暗死寂的地下,兵马俑就开始默默守护一个帝王的梦。就这样,年复一年。
终于,一缕久违的阳光照了进来。无意中被挖井人挖出,他们看到了两千年后的天空。置身兵马俑之中,让人不禁惊呼。这真的只是一群泥巴人吗?它们的每一个动作和神态都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能呼吸,有心跳。有的眉毛直立,眉间的肌肉扭成结,似乎有非凡的勇气;有的浓眉大眼,宽厚的嘴唇捏成一条线,显得憨厚;他们有的五官精致,头微微下垂,羞涩青涩...一匹陶马更胖更壮,鼻子尖尖的,准备驰骋在战场上。
时空变化,生死无涯,天地完全变了。虽然大秦朝早已不在,但他们却在不经意间成就了一段历史传奇。
我说玩:
据史料记载,始皇帝嬴政在13岁登基时就开始修建墓地。秦陵工程的规模之大、气魄之大,开创了历代封建统治者豪华安葬的先河。秦始皇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埋葬坑,位于陵墓东面1500m处。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经过考古学家的发掘,2000多年前埋藏在地下的秦兵马俑宝藏终于浮出了水面。其中将军俑、跪俑、下层官俑、战马俑是秦俑的代表作品。
秦朝的将领身穿工冠鳞甲,胸前、背上、肩上饰有三个花结,看起来很像统帅。跪着的人影弯弓搭箭,虎视眈眈的看着敌人,审视着对方的一举一动。他的姿势显示了古代“扶左轻右”的良好射击方法,与现在小口径步枪无支撑的跪姿射击姿势不谋而合。队伍中的下级官员和战士都穿着盔甲,拿着武器,等待将军一声令下,上阵杀敌。
没有双方激战的场面,没有修兵布防的画面。古人巧妙地捕捉到三军将士整装待发的瞬间,用泥灰陶创造出各种艺术形象。
经典神剧——《神鸟一天天》
我的剧透:
清晨,一轮红日破土而出,光芒万丈;傍晚,万道夕阳落西山,满天阳光。太阳给人类带来光明,孕育万物生长。
传说太阳住在东海的尽头。飘渺的大海对面,有一个无人居住的隐秘之地,叫“塘沽”。在那里,有一棵“芙蓉”神树——它是太阳居住的“家”。每天,太阳都会从东边的“扶桑”树上升起,落在西边另一棵参天大树“若木”上。当太阳从西边升起和落下时,它一直在天空中运行。
仍然有四只神鸟盘旋在太阳周围,领着脖子,向相反的方向展开翅膀。这支“神鸟”队是太阳的好伙伴。古蜀人认为太阳没有飞行能力,必须每天乘坐“定飞”巡视天空。那么,“飞行”的飞行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有人说“太阳西落,玉兔东升”,神鸟应该就是传说中的三足“太阳”。有人说神鸟叫“太阳鸟”,与中国南方的一种留鸟同名。它小巧灵活,羽毛鲜艳夺目。被古蜀先民尊为“太阳神”。
太阳飞了,太阳也飞了;日夜循环,没完没了。神鸟带着太阳进入了古蜀的神庙,飞过了历史的天空,也飞入了华夏子孙的心中。
我说玩:
古人对太阳的崇拜程度超过了今天任何一个大明星的忠实“粉丝”。但由于古代的科学水平,人们无法正确认识和理解太阳,只好将其神秘化,甚至视太阳为众神之主。世界上最早开采和使用黄金的古蜀人留下了一件精美的太阳神鸟金箔装饰,内径5.29厘米,厚0.02厘米,逐日揭示了神鸟的神话故事。
根据这个传说,工匠们用熟练的锤打和切割技术将金箔上的太阳变成旋转的火球。火球* * *放射出12射线,证明古蜀人已经学会将一年分为12个月,他们有四季。
其实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太阳神鸟的真身是一颗“黑子”!太阳内部的物质不断剧烈运动,有时表面会刮起强烈的“风暴”。因为“风暴”的温度比它附近的温度低,所以“风暴”区域的太阳光显得更暗,暗的形状和存在时间也不一样。连续几天、几个月甚至一年,天文学家称这种现象为“太阳黑子”。当我们的祖先仰望太阳的时候,他们惊讶地发现,太阳莫名其妙地暗了下来。仔细辨认,那个黑点看起来像一只飞翔的鸟,于是太阳和鸟的友谊就这样传播开来。古人也在史书中记载了这件事,并绘在帛画中。西汉马王堆墓出土了一幅帛画,画中一只三足鸟身黑,站在太阳中央。
一部令人捧腹的幽默剧——喜剧大师
我的剧透:
这是一张典型的中国人的脸,颧骨略突出,嘴巴大而宽,鼻子扁平。
这是一个愉快而富有感染力的微笑。我的眼睛眯成一条月牙似的缝,深深的笑纹皱在额头上,开心得双脚高高地卡在空中。
这是一个普通的西北汉子,他的一举一动都是真诚朴实,洒脱洒脱。
......
站在这位东汉鼓手兼说唱歌手面前,相信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开心起来。
汉代民间说唱表演非常盛行,最热闹欢乐的是滑稽戏。说唱歌手赤膊上阵,裤脚赤脚,左臂拿着小圆鼓,右手举着鼓槌准备打拍子,正在卖力表演。演员的手臂上还挂着一串骨头碎片,随着手臂用力抖动,发出响亮的旋律。骨片的节拍节奏和阵阵鼓声相互配合,像一组活泼非凡的“打击乐”。
他的特长远不止这些!夸张的动作和幽默的神态是说唱歌手赢得笑声的“秘密武器”。我看到他故意不停地拔脖子,包括挺胸,鼓肚子,抬腿,做鬼脸,用尽全力跳舞,很快就把整场演出推到了最* * *。热情的观众都笑得前仰后合,台上台下一片欢腾...多好的喜剧大师!
我说玩:
中国民间说唱艺术历史悠久。从汉代的“傩祐”,到唐代的“传说”,再到宋代的“勾栏瓦司”等等。民间曲艺传承了中华民族的艺术魅力。“傩戏”又称和谐戏,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到了汉代演变为一种集说唱、表演、舞蹈于一体的“多合一”艺术。击鼓谈陶俑是汉代“傩祐”的典型形象。
“谢友”一般都是矮矮胖胖的,长相让人看一眼就想笑。演出开始时,他们会拿起铜钱和鼓,或唱歌跳舞,或自弹自唱,做出各种爆笑的表演,类似于喜剧中的小丑。由于家境贫寒,地位低下,Xi尤不得不以表演艺术为生。虽然他们整天面带微笑,玩得很开心,但他们内心可能已经疲惫不堪。这座栩栩如生的陶塑将我们带回到真实的汉代社会生活。
俑在汉代雕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从车马到侍卫奴隶,从厨宴到歌舞,几乎是应有尽有。鼓乐和说唱陶俑以其生动的造型和夸张的虚拟技巧被专家们列为“汉代第一俑”。虽然我们听不到说唱的内容,感受不到鼓点的节拍,但这位热情乐观的民间艺人已经不自觉地把欢乐传递给了每一个旁观者。其中,有你,也有我。
看完这个故事,你收获了什么?如果你对民间故事感兴趣,欢迎收藏订阅。
生命的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