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林奇:非主流电影界的标杆,超现实主义视觉艺术家

没有人像大卫·林奇那样看待这个世界。当你看大卫·林奇的电影时,你可以感受到极致的感性。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另类”电影导演,林奇接触的每一个镜头都能瞬间成为他独有的“林奇主义”。

大卫·林奇的第一部长篇电影描述了对婴儿、抚养孩子和难产的恐惧。电影经历了五年混乱的拍摄进度,资金一度出现问题。从65438到0997,橡胶头在午夜正式发布,逐渐赢得了一批忠实的追随者。影片讲述了亨利·斯潘塞发现儿子的女朋友意外怀孕的平凡而又诡异的故事。孩子出生后,电影风格变成了卡夫卡式的噩梦,既幽默又绝望。随着非常可怕的背景音乐,橡胶头构建了一个反乌托邦的画面,反映了亨利斯潘塞自己对与周围人的关系的深深恐惧。

在橡胶头的追随者中,斯坦利·库布里克是最著名的一个,在电影《1980的闪耀》中有很多大卫·林奇式的影子。《闪灵》还用无休止的背景噪音和镜头跟进来表达恐惧,最终会变成一场疯狂的噩梦。此外,《闪灵》中著名的237号房间也是向邻居“橡皮头”亨利·斯潘塞的门牌号码“27”致敬。在《闪灵人与橡皮头》中,“性”被描述为一个逃避的出口,但最终会把主角逼进一个恶性循环。

《橡皮头》除了对《闪灵》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外,还促成了“身体恐怖片”这一次体裁的出现,主要通过对人体破坏和腐烂的描绘来传达恐惧。《橡皮头》的内脏展示体现了男主照顾新生儿的焦虑,这也是第一部将人体视为恐怖和恶心象征的电影。在这类影片中,人体会引起直接而直观的恐惧。橡胶头的婴儿只是物理恐怖片最明显的体现元素。此外,橡胶头的标题指的是电影中的一个插曲,斯潘塞被斩首,他的头被送到铅笔厂制作橡皮擦。这种对人体自发性的迷恋和厌恶及其无限的解构对戴维·克罗南伯格和可利夫·巴克等导演以及《苍蝇》、《影视乐园》和《地狱追魂》等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卫·林奇的电影《沙丘》(1984)票房惨败,但他的《蓝丝绒》(1986)标志着大卫·林奇独特叙事风格的回归。《蓝色天鹅绒》讲述了一个由凯尔·麦克拉克伦扮演的大学生了解他在北卡罗莱纳州的小镇不为人知的一面的故事。《蓝色天鹅绒》获得了非常两极分化的评论。一方面被很多人嘲讽为“肮脏且充满厌女症”;但是一些评论家,包括《滚石》杂志的彼得·特拉弗斯称之为十年来最伟大的电影。

《蓝色天鹅绒》最显著的影响体现在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中。塔伦蒂诺不仅延续了《蓝丝绒》的暴力风格,还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基调,这种基调不仅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琐事中,也体现在人们自己做出的各种暴力行为中。在《落水狗》中,由迈克尔·马德森扮演的金发先生在听K-Billy在20世纪70年代演唱的超级声音时,割下了警察人质的耳朵,这也是对大卫·林奇电影的致敬。

《落水狗》和《低俗小说》都点缀了许多世俗对话、视错觉和拜物教的场景,尤其是《低俗小说》,其中拍卖行里的经典场景同样用《蓝丝绒》来表达。和林奇一样,塔伦蒂诺早期的电影也非常值得一看,因为其中所有颠覆性的离奇场景都发生在一个小环境中。

最重要的是,《蓝色天鹅绒》同时改变了导演和观众对美国小镇生活的看法。《秋天的小镇》中的突发事件结合黑色电影的形式在《蓝丝绒》上映后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科恩兄弟的电影《冰风暴》(以及近年拍摄的同名系列)、大卫·柯南伯格的《暴力与广告狂人的历史》(A History of Violence and Mad Men。《蓝丝绒》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改写了美国小说史,指向了隐藏在美丽乡村生活中的黑暗。

大卫·林奇电影中的潜台词可以诱导观众质疑自己的欲望和道德观,这也是即将播出的《双峰》一集如此令人期待的原因之一。毫无疑问,电视剧是当今挖掘美国个人生活的主要媒介,这样的平台对林奇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大卫·林奇在《蓝丝绒》出现15、《双峰》播出近十年后的2001年,呈现了他最杰出的电影作品。《穆赫兰道》原定于1999在ABC电视台作为电视剧播出,但林奇在与电视网高层多次创意分歧后,最终决定将其拍成电影。这部电影最终成为电影界的“狮身人面像”,不仅延续了《蓝丝绒》和《橡皮头》的明暗双线表达,更有成熟的戏剧张力。其病态的基调和模糊的道德界限在《真探》、《尼克斯》、《剩饭剩菜》等剧里也有体现,都涉及到存在主义的质疑,主角也有一些心理问题。

事实上,许多电影制作人尽力避免齐林的电影结构像拼图一样。此外,作为最著名的惊悚片之一,《穆赫兰道》以一个脆弱而痛苦的女性角色为中心,重构了黑色电影旧有的等级结构。影片女主角黛安·塞尔温(Diane Selwyn)在银幕上探索了心理极其复杂的女性角色的种种可能性。同时也推翻了当时女性角色通常都很平庸的传统设定:娜奥米·沃茨和劳拉·哈林两位演员所诠释的角色,原本是一个单纯的少女,一个遇险的少女,但在影片的结尾,这个设定被彻底打破了。娜奥米·沃茨对黛安·塞尔温的诠释可以在《黑天鹅》、《忧郁症》和《杰西卡·琼斯》中的女主角身上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