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双墩一号墓的发掘意义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防雨大棚终于建成。阚绪杭、钱仁发等人又将精力放到北墩古墓的发掘之上。2008年5月26日前后,考古人员终于清理完墓底。他们发现该墓坑果然和凤阳古墓一样,而且出土了7个铜鼎。

经过19个月的精心发掘,一个前所未闻的古墓展现出来。但一系列的谜团让考古工作者来不及喘口气,又投入到了发掘工作之中。钱仁发告诉记者:“今后,蚌埠双墩1号墓可能要从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天文学、宗教学、地质学和建筑学等多种学科的角度解读。”

“虽然还有众多的谜团没有解开,但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钱仁发说:“对我们来说这仅仅是开始,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经过省考古所近1年时间的发掘,蚌埠双墩1号墓葬发现国内罕见结构的独特墓葬遗迹。专家一致认为,这是一项重大的考古发现。蚌埠市已决定此墓原址保护,同时结合附近的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将这里打造成淮河流域重要的文化遗产旅游区。

安徽省文物考古所所长杨立新称,蚌埠的文化资源在城市当中是一流的,比如禹会遗址、花鼓灯等等。双墩1号墓葬发掘发现了我国墓葬考古极其复杂的遗迹现象,如白土垫层、圆形墓坑、放射线、土丘、土偶、土偶内壁以及墓葬布局等,是考古史上从来没有发现过的新的文化遗存,也是安徽淮河流域独特的文化现象,这种种迹象将至少涉及到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天文学、宗教学、地质学和建筑学等多种学科,特别是对新发现的认识和其在学术上的价值意义等问题。

双墩1号墓的发掘意义重大,其不仅为淮河流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同时,也将揭开地域文化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