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绩效有什么用?

CSP模型即企业社会绩效(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CSP),上世纪70年代初,在社会议题管理领域,特别是在企业应当承担何种社会责任的讨论中,两派观点针锋相对。一方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密尔顿·费里德曼,他代表了经济学的传统观点,即认为企业的唯一责任是为股东创造利润;而另一方,在沿袭霍华德·博文于1953年在《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中所提出的“企业应该自愿地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后,学术界和企业界开始接受这种超出经济责任外的社会责任意识。

对于涉及企业和社会关系领域的人来说,从接触有关文献开始,必然会被许多含义相同或相近的各种概念所困惑,如企业社会责任、公***责任、企业社会有效回应、企业社会绩效、企业公民、经济伦理、可持续公司以及三条底线方法等,都是这个领域常见的概念。这些不同概念的产生,有的是由于地域上的差别,如欧洲更多使用的是企业社会责任,美国则更强调经济伦理;有些是由于企业与社会议题研究领域在不同时代的演进,如企业社会公民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的广泛出现,是以往时代所没有的;但最主要的是对企业与社会关系领域从不同角度的探讨。从上述三个主要的CSP模型的完善过程中,尽管各有不足之处,我们看到了研究者们一直在努力通过整合该领域的各种不同的观点和分析问题的角度来建立一种模型,使之成为一个用来理解和掌握企业与社会关系的知识体系框架,成为帮助企业管理者评估企业所应承担的责任及其动机、识别企业面临的各种社会议题、并制定相应的行动和回应战略的工具,这就是企业社会绩效模型最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企业社会绩效模型没有得到太大突破,但围绕上述三个模型所构建的框架,产生了更多新的理论视野和议题,使企业社会绩效仍是当前企业与社会议题领域中的重要主题之一。就研究的视野而言,企业社会绩效模型更多地与组织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伦理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等相联系,理论分析的工具更加多元化。对研究的议题而言,CSP的研究已经逐步脱离对基本定义和框架的讨论,而更多的研究是加强实证分析,如对企业管理者或利益相关者对CSP的认识、理解和实施的实证分析,对CSP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分析,对分析CSP与企业风险的相关性调查等。此外企业社会绩效的结果评估,包括经济活动的社会影响、公司社会披露、公司社会绩效和政策的现实性评估,公司社会绩效的非故意结果的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也引起广泛关注。就最新的发展趋势而言,企业社会绩效的研究,尤其关注全球化所带来的变化和挑战。伍德模型从个人、组织和制度的三个层次来分析企业的社会责任,那么在全球化的框架下,三个层次的分析显然是不够的,在超国别立法能力缺失的情况下,需要研究者更多地思考包括公司社会责任的全球性普遍原则、跨文化的冲突问题、企业的跨国别控制问题等议题。

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是充满变化和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企业社会绩效模型也应该是动态和演进的。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全面而又具有普遍意义的企业社会绩效模型,使之真正成为一个有理论支撑和具有可操作性的企业社会议题管理的中心范式,使企业社会绩效管理与企业财务绩效管理成为推动企业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双轮,仍是当前研究者所要努力解决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