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荣黄酒酿造洋槐-(2)

(2)

在战争中度过了半个冬天,蒙古人终于撤退了。襄阳城没能过个好年,大家就把上元灯会当过年,打算好好玩一玩。

去年宵禁取消,各路烟花高手压制了一股势头,彻底消灭了今年的邪气。家家户户都做灯,还没亮就五颜六色了。

黄蓉翻遍了衣箱,很多鲜艳的衣服压了半年,都没机会穿。这时我翻出一件草绿色的衬衫,一件紫红色的衬衫,一条蜜糖色的裙子。我总是被自己上半身的对比搞得不知所措。我叹了口气,想把它收起来,但又舍不得。我起身翻了翻首饰盒,找出一对深红色珊瑚耳环,在衣服上对比了一下,心里数了数。

郭芙和他的妻子已经出去了,郭靖和两个年轻人在大厅里等啊等,终于听到了脚步声。回过头来,他们惊讶不已。

冬天一条草绿色感觉有点单薄冷,一条珊瑚红的腰带瞬间点缀。两颗婴儿拇指大小的深红色珊瑚珠落在他们的耳朵上,衬着娇嫩湿润的肤色,一头黑发盘得高高的,两颗一般大小的珊瑚珠插在头发之间。

郭京九从没见过她这样打扮,却惊呆了。两个孩子欢呼着冲了过来。“好漂亮的妈妈!”

“妈妈,我也想要这颗珠子!”

黄蓉把它们一个个捡了起来,郭襄伸手摸了摸妈妈的耳坠,赞叹不已。“妈妈,这个吊坠真好看,妈妈戴着更好看!妈妈,你以前怎么不穿?”

“娘在你面前没戴这个!襄阳城整日厮杀,穿此作碍事。今天才过完节。”把破卢递给郭靖,“靖哥?”

郭靖醒了,耳朵红红的。“蓉儿,我们走吧。街上的灯已经亮了。”接过儿子,转身快步走了出去。

黄蓉笑着把额头抵在郭襄的额头上。“走,我们去追爸爸!”

郭靖抱着破虏在门口等他们。看到黄蓉走近,耳朵隐隐发红。黄蓉一脸好笑,低声问他:“有那么好看吗?”你很久没看我了。"

郭靖转过脸去,手掌却伸了过来,握住了她的手掌。黄蓉的手指划了一下坏心眼,但表面上没动,只拉着他往前走。

郭靖一手抱着儿子,一边向前走,一边收获着众人投来的惊叹目光,一路低声说——

“是郭太太吗?”

“谁不是郭夫人?”

“平日里习以为常,却不觉得郭夫人有那么美?”

“谁不是在这里或那里战斗?谁不是灰头土脸?郭夫人初入城时是那么的自然。你没见过。”

“这不像一个三个孩子的母亲,一个快四十岁的女人!”

“听说郭夫人是武林第一美人!你怎么能和普通女人比!”

“那件带珊瑚吊坠的绿衬衫真漂亮。我明天会得到另一个!”

………

黄蓉看到郭靖不禁笑了起来,郭靖不明所以,又在黄蓉耳边说:“你看,过几天,满街都是红珠绿衫的女人。”

郭靖环顾四周,郑重其事地在她耳边低语道:“别怕,就算大家都是红珠绿衫,郭夫人还是最好看的。”

黄蓉没有阻止他这样调侃自己,脸瞬间就红了。郭靖拉回了一城,欣喜之余,把自己的手拽得更紧,边走边指着灯给陆宝和香儿讲解。

围城没有临安繁华,有很多制作灯具的贵重材料。街上的灯都是各种彩纸糊的,难得心思巧妙。各种各样的花灯,兔子灯,元宵灯,甚至蚂蚱灯,蛐蛐灯都有,不过两个手掌大小的就完美了,陆和香儿都爱不释手。郭靖拿出钱,摊主不肯收。“就是两个灯笼。”郭大侠镇守着我们襄阳城,所以我们有心做灯笼过节。不然逃都来不及了,还怎么这么悠闲的玩灯笼!"

郭靖不好意思停留,谢过小贩,抱着孩子匆匆前行。

黄蓉悄悄把钱放进摊主的灯里,快步跟着他们父子俩。一路穿过游人如织的灯海,我看到他走向城墙。“怎么,今天要巡城吗?”

郭靖笑着摇摇头。“我们去城里看灯吧。”

黄蓉跟着他一步一步走上城头,漫不经心地回头看。大门口的灯笼市场像游龙,城墙外是月色下荒凉的旷野,一里一外,仿佛是上辈子的事。

黄蓉的腰带和耳环在风中摇曳,月光下的翠绿色和深红色都变了颜色,让她更加脱俗。郭靖看着自己,懊恼地说:“早知道你穿成这样,我就整理好了。”

黄蓉哈哈大笑,伏在他肩上说:“你是英雄。这满城灯火还不够给你添彩吗?哪像个小姑娘,只能以色服英雄。”

郭翔在父母中间探出头来。“妈妈,什么是英雄?”

稚气的谈吐,清脆响亮。

郭靖闹了个大红脸,黄蓉咯咯笑了半天,指着大门口的灯说:“你看,爹镇守襄阳城,大家可以开开心心地点灯了。你觉得爸爸是英雄吗?”

陆也把头探了出来。“后来我们都跟着爸爸留在了襄阳城。我也是英雄!娘也是英雄!”

黄蓉看着陆宝,摸了摸他的小脸。他严肃地说,“陆宝是对的。留在这个成卫的每个人都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