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淳
最终助周营破了幽魂白骨幡、拿下临潼关的,并非什么世外高人,而是来自朝歌的两位高官邓昆、芮吉。这二位本是商纣王钦点大将,带领钱粮、军马支援临潼关。他们为何临阵倒戈,反帮周营,去破幽魂白骨幡呢?
首先,商纣王荒嬉朝政,识人不明。
周军大兵压境,临潼关总兵欧阳淳接连发文向朝歌告急。皇伯微子心忧不已,闯上鹿台,谒见纣王。听闻姜子牙已经破了汜水关、界牌关、穿云关、潼关,五关只剩最后一座临潼关,纣王大惊失色。
商纣王并非真的昏庸,只是被妲己、胡喜媚等蒙蔽,一直认为是边关守将贪图战功,冒领钱粮,于是谎称敌情。如今有皇伯亲自禀奏,必然真有其事。
临潼关一旦被破,周军就将逼近渑池。那时候八百诸侯会盟孟津,围困朝歌,商朝将再无翻盘机会。
眼见情势危急,商纣王不得不亲自临朝,与久违的百官商议退敌之策。
上大夫李通推荐邓昆、芮吉二人带兵救援。李通评价二人说:?臣观众臣之内,只有邓昆、芮吉素有忠良之心,辅国实念,若得此二臣前去,可保无虞也。?
眼见上大夫李通言之凿凿,皇伯微子也并无反对之辞,商纣王当即拍板,任命邓昆、芮吉二人为大将军,率领大军救援临潼关。
拜见纣王时,邓昆、芮吉连连叩首,口称:?臣敢不竭驽骀之力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也。?态度诚恳,恭敬之至。
只是,商纣王万万没有想到,那邓昆与黄飞虎乃是两姨夫,彼此关系极好。就算是黄飞虎投奔西岐后,两家都还有书信往来。朝歌城中潜伏着如此一个大大的奸细,商纣王竟丝毫没有察觉。
其实,不单是邓昆早就有意归周,就连芮吉也觉得天下十之八九已经归周,效忠纣王只有死路一条。
遇上这样两位心怀二志的大将军,率领大军进入临潼关,欧阳淳与卞吉危矣!
当然,邓昆、芮吉远来是客,欧阳淳与卞吉才是地主。只要二人小心防范,卞吉有道术在身,又岂会怕了邓昆、芮吉?
只是欧阳淳与卞吉都没有想到,邓昆与芮吉都是影帝级别的高手,人前从来都是一副忠于商朝的模样,连同为影帝的姜子牙都差点被二人骗过。
其次、归周乃大势所趋。
来到临潼关后,听闻姨夫黄飞虎被擒,邓昆就开始盘算如何救出黄飞虎。
他救黄飞虎不全为私情,更是为自家富贵考虑。
邓昆心想:?我想天下八百诸侯,尽已归周,此关大势尽失,料此关焉能阻得他!不若归周,此为上策。?
要想归周,首先要获得同行大将芮吉的支持。否则芮吉、欧阳淳联手,邓昆独木难支。
两位大将军既然到任,自然要出阵杀敌。见了姜子牙,邓昆痛斥姜子牙逆天妄为,芮吉批评姬发以臣伐君。欧阳淳见了,满心欢喜,把邓昆、芮吉当成同道。
两军一阵冲杀。大家都是精明人,除了卞吉受伤,全都安全退回。
亲眼见到了周军军马整齐,猛将如云,邓昆与芮吉都在盘算归周,只是不知道对方心思。
于是,两人相约饮酒。席间,彼此出言试探,两人一拍即合。只是苦于黄飞虎被擒,无人引荐。
恰巧土行孙以地行术进入临潼关,刺探敌情,听闻二人话语,就现出身形,打包票给二人引荐。二侯大喜,当即写下归降文书,让土行孙带回。
姜子牙接到书信,自然大喜。他本就为破关而苦恼,如今收到二侯归降文书,正是久旱逢甘雨。
邓昆、芮吉二侯商议既定,立刻开始夺关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