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楠叶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石楠叶的别名 5 来源及产地 6 植物形态 7 采制 8 性状 9 性味 10 功能主治 11 运用 12 化学成分 13 石楠叶的药理作用 14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石楠叶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石楠叶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石楠叶 1 拼音

shí nán yè

2 英文参考

folium photiniae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photiniae folia [朗道汉英字典]

Folium PhotiniaeChinese Photinia Leaf

石楠叶

3 概述

石楠叶为中药名,出自《本草从新》,即《名医别录》记载的石南叶的别名[1]。

4 石楠叶的别名

风药、石楠叶、栾茶[2]。

石眼树叶、老少年叶、凿树、石纲。

5 来源及产地

蔷薇科植物石南Photinia serrulata Lindl.的叶[2]。主产江苏、浙江等地[2]。

6 植物形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m,枝光滑。叶片革质,长椭圆形、长倒卵形、倒卵状椭圆形,长8~22cm,宽2.5~6.5cm,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疏生有腺细锯齿,近基部全缘,幼时自中脉至叶柄有绒毛,后脱落,两面无毛;叶柄长2~4cm。复伞房花序多而密;花序梗和花柄无皮孔;花白色,直径6~8mm;花瓣近圆形,内面近基部无毛;子房顶端有毛,花柱2~3裂。梨果近球形,直径约5mm,红色,后变紫褐色。花期4~5月,果期10月。野生或栽培。

7 采制

全年可采收,晒干。

8 性状

叶上表面暗绿色至棕紫色,较平滑,下表面淡绿色到棕紫色,主脉突起,侧脉似羽状排列;常带有叶柄。革质而脆。气微,味苦、涩。

9 性味

辛、苦,平,有小毒[2]。入肝、肾经[2]。

10 功能主治

祛风湿,强筋骨,止咳喘[2]。

1.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头风痛,风疹[2]。内服:煎汤,4.5~9g;或浸酒饮[2]。

2.治咳嗽痰喘[2]。研末装烟斗内燃著吸烟[2]。

11 运用

石南的果实名石南实,又名鬼目,煎服破积聚,逐风痹[2]。

12 化学成分

叶含野黑樱桃苷、游离的氢氰酸、樱花苷等[2]。

含氢氰酸、野樱皮甙(prunasin)、熊果酸、皂甙、挥发油。

13 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