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秦国为何迟迟攻不下邯郸呢?
长平之战秦赵打了三年最后才以秦国的勉强胜利赢下了,赵国则损失了45万精锐,就以当时的国力来说,一个国家损失45万军队,可以说是要灭国了。如果这个时候秦国趁机攻占赵都邯郸,灭亡赵国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但是秦国缺偏偏败了,而且还是惨败,损失了大约30万的秦军主力。为什么秦国打不赢一个已经到灭国边缘的赵国呢?
首先就是失去了战机,先看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九月赵军全部被围46天之后,突围失败最后全部被坑杀。而邯郸之战是在公元前259年10月,秦王才派王陵攻赵,这时候已经过去了一年了,当时白起是建议秦昭襄王一举拿下邯郸的。但是秦昭襄王没有听,这个时候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战机。
其次就是不是白起统帅啊,白起由于拒绝领军出征被赐死了,这时候是王陵统帅,白起就不说了,一生无败绩。如果一开始秦昭襄王听从白起的建议,直接攻打邯郸,白起领军,邯郸城破那就是迟早的事了。秦国失去了白起,而赵国守城的却是廉颇,廉颇本来就以守著称的。
然后就是这毕竟是灭国之战啊,秦国毕竟攻打的是赵国的都城,一旦邯郸城破可能就代表了赵国灭亡了。那么这个时候赵国上下所有的人都会万众一心。在后来的赵王亲自登上邯郸城指挥战斗就看出来了。即使被围三年,赵国军民也没有一个人投降。就足以看出来在这场战争中赵国的决心了。而秦国呢,毕竟是去灭人家的,对于这些士兵来说首先就是心里上有压力,其次就是可赢可输的。
还有就是其他国家已经反应过来了,长平之战之前秦赵可是两个超级大国,这些国家都希望秦赵两败俱伤的,所以没有出手,但是赵国长平战败,如果这个时候让秦国占领了赵国,那就是两个超级大国合并,这些国家死的更快。所以这个时候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秦国得逞的。魏楚直接出兵救援是理所当然的,齐国也出兵在齐燕边境,就是为了防止燕国背后捅刀子。
当魏楚联军到邯郸城下,和赵军里应外合之下,秦军战败一就是迟早的事了。
邯郸保卫战对于秦国的影响不亚于长平之战,只不过长平是正面的影响,而邯郸保卫战是负面的影响。邯郸之战的失败,严重的消耗了秦国的实力,邯郸保卫战被称为公元前最惨烈的人肉绞杀战,从军事上就直接损失了大约30万人的伤亡。而且之后秦国还上党,汝南于韩国,归太原,皮牢,武安于赵国,划河东,安阳于魏国。这些直接导致了,秦国统一战争的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