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西游记》无疑是中国最伟大的鬼小说,充满了浓郁奇幻的浪漫主义色彩,营造了一个奇幻魔幻的世界。整本书,无论是生动有趣的故事结构,曲折离奇的情节设计,丰富离奇的人物塑造,幽默讽刺的艺术风格,还是明快流畅、极具个性化的语言运用,都显示出作者吴承恩具有他所写的石猴那样“出世”的艺术想象力,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艺术功力。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是浪漫主义创造的辉煌杰作。鲁迅先生把这部小说命名为“鬼小说”。有人质疑“鬼小说”是否完全合适。目前文学史家都沿袭鲁迅的说法,称之为“鬼小说”。
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主要是捕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不断变化的现象,作为一种神奇的形式来描述一个想象世界中的故事或人物。笔下的人物光怪陆离,甚至以超现实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本质上是真实的、典型的、深刻的,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不是虚无创造出来的。这种创作方法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神话传说是古人表达诉求和愿望的一种标志。古代人通过幻想表达了对自然力的征服,在这种征服中体现了他们在现实中的力量,体现了他们的生命力。正因为如此,神话被创造出来。随着人类历史、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以幻想征服自然的神话传说逐渐消失,但这种创作方法或这种思维方式却保留了下来,并被后人继承和发扬,成为文学中的一种创作方法。
《西游记》就是这样创作出来的。
西游记处处透露着情节的曲折,引人入胜。同时,神秘的情节体现了作者深刻的精神思想。吴承恩不是为了神怪才这么做的,而是赋予了神怪艺术的灵魂和思想内容,他在小说中写鬼神是为了写人。如果不熟悉和了解现实世界的人性,自然写不出妖界的鬼神。作者就像孙悟空和猪八戒一样,总是真真假假,把人性、神性、兽性艺术地完美融合。另外,书中所有的神、佛、魔,大多都是用血肉之躯写成的,都是作者对现实社会中人的情感爱恨和理想寄托。
这就是为什么《西游记》不仅是中国鬼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迄今为止中国鬼小说的巅峰之作,难以被后人超越。鬼鬼小说不只是想象。关键是通过写出能呼风唤雨的人物,在精彩的幻想中揭示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深刻的思想意义。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任何一种思想都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没有大胆的幻想,就没有鬼小说。但只有大胆的幻想,才不会有艺术性的鬼小说。
吴承恩一生失意,西游记却代代相传。除了作家的才华和优秀的艺术想象力等主观艺术因素外,还有客观的外部现实社会因素。
作家对现实不满,仕途不顺,满腹牢骚。和吴承恩一样,科举坎坷,最后连个后代都没留下,却天赋文采和艺术灵性。如果他仕途亨通,很可能给我们留下的就不是七十二变的孙悟空,也不会有又丑又可爱的猪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