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会受欢迎?
巴斯影业边肖受邀出席首映式,并提前观看了这部备受期待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以轻快的步伐,年轻化的视角,讲述了故宫文物修复人员的工作和生活。
总的来说,电影的故事照顾到了没看过剧版的观众和第一次看纪录片的粉丝。影片版本根据原始素材进行增删、重新剪辑后,全片节奏缓慢,镜头语言流畅,让这部耗时七个月剪辑的纪录片也能对得起票价。
大石小工匠
故宫西侧的办公区有几个连在一起的小院子,一群技艺高超的文物修复大师隐居在这里,每天从事着世界上最昂贵的工作。《清明上河图》、《马背上的飞燕》等世界顶级文物在与观众见面之前,必须进行清洗和修复。其他人只能远远的看着玩不动的绝世珍宝,日复一日的被他们用手揉搓。
故宫文物修复部位于故宫西侧弘毅馆附近。
无论是优雅善良的钟表匠王锦,还是故宫里骑着自行车爽朗微笑的纪东哥,还是从玉器古董修复中发现并自省的木器集团曲锋...他们是历史最伟大的传承者,是一群“修复时间”的匠人,但他们总以为自己只是热爱这份工作。
话剧版的火爆让王师傅成了“网络名人”
在《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导演真实记录了故宫珍贵文物的修复过程,以及文物修复大师群体平凡而伟大的日常生活。影片首次全面呈现了世界级的中国文物修复工艺和技术,展现了文物的原始状态和收藏状态;第一次近距离展示了文物修复专家的内心世界和日常生活,那些传承人之间精湛的技艺和信仰也打动了观众。
即将退休的木工组修复工石连仓。
如果说话剧版的修表师傅王师傅成了“网络名人”,电影版最让人感动的就是修木师傅石联仓,他从小在宫墙里长大,即将退休,但他只是淡然地讲述,如果故宫需要返聘,他一定很愿意。
纪录片也可以接地气
不同于传统纪录片给人刻板、严肃的印象,《我在故宫修文物》以年轻的视角,透视古老的故宫深处,通过文物修复的历史渊源和“寺庙”与“江湖”的互动,近距离展现稀世珍宝的“复活”技术、文物修复者的日常生活和修养哲学。
文物修复技艺代代相传,人和物被哺育、丰富、传承,蓬勃的生命力和历史的沧桑在这座宫门内外交汇、交融。
太和门前骑自行车的纪东哥:最后一个这样骑自行车的人是溥仪。
很多时候,我们想象中的“主人”都是灰胡子,不食人间烟火,但在电影里,故宫复辟的主人却是谈笑咒骂,杏子逗猫,鸟语花香。抛开“大师”们神秘的想象,我们可以透过镜头直视他们的眼睛,走近他们的现实生活。
在一次采访中,导演承认他想拍“一部能触动人心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就是这样一部有温度的纪录片。虽然是为故宫90周年拍摄的,但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呈现出一个宏伟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故宫形象。
紫禁城全景
在导演的镜头中,观众不仅可以深入到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物中,还可以近距离接触故宫里的一座四合院、一棵杏树、几只小猫,以及一群被称为“文物医生”的、气质各异的修复者灵巧而神奇的双手。
幕后阵容强大,和剧版差别很大。
虽然电视版早已风靡网络,但对于导演晓寒来说,他对纪录片的追求远不止于此。自从晓寒导演的最后一部作品《喜马拉雅天梯》在电影院上映后,他就有了国产纪录片可以真正走进电影院的想法。《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火爆让他萌生了拍大电影的想法。
晓寒导演。
在电影版中,导演对早前拍摄的100多个小时的素材进行了重新筛选和剪辑,很多在话剧版中没有出现的细节被重新收录。为了更好的视听效果,导演带着他的团队回到了故宫,补了一些场景。
另外,电影版的幕后阵容更好更强。这部电影的导演是侯孝贤的御用编辑廖庆松,他安排了大部分的电影片段。音乐人姚谦担任电影主题曲的音乐总监和作词人,姚谦还聘请了民谣歌手陈力创作并演唱主题曲,盲人钢琴家黄宇翔演奏钢琴。电影中的许多音乐都很有艺术性。
主题曲《当我在这里》是陈力唱的。
电影版虽然只有86分钟,但幕后制作需要7个月,导演也承认比话剧版的制作周期还要长。正是这种对艺术精益求精的追求,使得电影版的整体气质、节奏、剪辑、配乐都与众不同。此外,电影版去掉了之前纪录片中的连载旁白,完全由主创们的实际声音收录,更加震撼动人,让影片以全新的气质走上大银幕。
如果说话剧版是由人物驱动的,像一部结构优秀的小说,那么电影版更像是一部优雅隽永的散文,驱动故事的主线变成了人物的情感。
在放映后的采访中,导演透露,他拍这部电影最大的遗憾是拍摄时间不够长,希望拍出春夏秋冬的故宫。如果真的能像导演说的那样在故宫拍出12个月,有春夏秋冬,我觉得整部纪录片电影足以超越一部剧,更完美地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