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非一本书——张超朋友圈|《梦魇阴影》
有闲就有闲,读书交友比这个更好玩。这本“休闲书”非常适合浏览——随意阅读。
有人把《梦的影子》归为“无用之书”,我觉得这么说也没什么。就像三两个知心朋友,并不是因为“有用”才成为朋友。正是因为它们没用,最舒服。
张超是官二代,富二代。他家里有豪宅和房产,有很多奴婢仆人,家里有很多宝贝,还有很多书籍和文物。在这样富裕的环境下,他没有成长为一个纨绔子弟。据说是因为他父亲管得很严,所以家训里写着“穷者穷而无才,贱者穷而无志”。所以,超超是个有抱负的年轻人,但他努力过,在仕途上没有什么进展,而且他爱读书,爱藏书,所以转行做了作家、编辑、出版人。
《梦的影子》是作者的散文集,记录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以及读书时的各种感受和联想,用他的艺术眼光去评判山水、植物、庭院、器物。正如他自己所说,“山水也是书,棋酒也是书”,“文章是桌上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所以世人称这本书为“风流”。
200多页的书,不算厚,记录了219篇短文,每篇课文后都有评论。看书就像看张超的朋友圈。时不时聊些花鸟鱼虫,言情,园石,突然发些感慨,写些评论,轻轻冷笑人生,时事政治。他的一群朋友也在后面加评论,附议,补充,延伸,或者开玩笑,有的评论也很精彩——明明是朋友圈的回复。
张超的性格沉稳安静,不喜欢奢华浮躁的东西,但是很好客。他把天下贤士都留住,然后一起喝酒写诗,帮助穷客人。难怪在朋友圈还是纸制品的时候会有这么多回复:
“天下有知己,不可恨。不仅是人,还有物。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河静为知己,竹以为知己,莲以莲溪为知己,桃以秦人为知己,杏以董枫为知己,石以为知己,荔枝以太为知己,茶以鲁通、鲁豫为知己,香草以凌为知己,芭蕉。一旦你与它达成协议,你将永远不会改变。若松在秦之初,鹤在魏易,可说不能与民相联。”
这是一本很长的书,里面有很多典故。比如“芭蕉以怀素为知己”。我们知道怀素的《野草》很有名,但是芭蕉和他有什么关系呢?原来怀素种了很多芭蕉树,他用芭蕉叶代替纸张练字。这里每句话都有出处。如果你不知道,你需要查一下。网上肯定能找到,但是阅读的节奏会变得别扭。好在书中都注明了相关典故,上面一段的注释多达五页,也值得推荐。(这本书本来是我儿子语文老师问的,真的很适合中学生看。它有简短的文字和详细的注释。)
“花不能无蝶,山不能无泉,石不能无苔,水不能无藻,树不能无藤,人不能无瘾。”
这类似于张岱说的“人不上瘾交不到朋友,所以没有亲情”。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做一个有趣的人”。
“春听鸟鸣,夏听蝉鸣,秋听虫鸣,冬听雪鸣;白天听棋声,月光听笛声;听山中松声,听水中声,无愧于此耳。小人若骂辱,妻若骂之,真不聋。”
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都很优美。突然听到“少年小人骂辱骂,凶妻骂骂”真的很刺耳,但突然看到“如果我不是聋子”就觉得会心一笑。生活中有这样的夫妻:妻子唠叨、训斥,丈夫就成了“选择性聋子”。他的听力好像有问题,经常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但是一说到其他有趣的事情,他的耳朵就突然变亮了。
“梅花边石古,松下石拙,竹间石宜薄,盆中石宜巧。”
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灵性。一朵花和一块石头如果搭配得当,可以相得益彰。这种审美趣味不需要认同,但可以在摆放植物、设计插花、拍照时作为参考。
梅枝枯槁苍白,旁边放古石,既能照顾到梅树的质朴,又能衬托出梅花的傲气;松树下的石头笨拙而稳重,让它看起来越来越挺拔;竹枝旁的岩石错落有致,更能凸显竹子安静的气质;盆景中的石头要精致细腻,这样才有独特的魅力。
“对于知识渊博的朋友,比如读不同的书;对于高雅的朋友,比如读名人诗词;对于谨慎的朋友,比如读圣贤传;对于搞笑的朋友,比如看传奇小说。”
这个比喻很贴切。相反,读不同的书,就像面对不同的朋友。
“多情之人不以生死为心,善饮之人不以冷热为量,喜读之人不以闲补。”
没错。不管你忙还是闲,你都可以读几篇这本书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