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收入过万的网络作家在一部小说上有哪些基本的剧情设置套路?
其实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你对涉及剧情的各种手法不了解或者掌握不好。那么,今天这篇干货就为大家普及一下。情节设计的八大技巧,在你创作的时候,会帮助你的小说情节更加有力,更有感召力。
Top.1
情节转折法
在网文中,转折手法的操作是很常见的,也是最实用的技巧。
比如末日来临,僵尸横行,随意杀戮人类。
因为一次疏忽,小啊不小心被丧尸咬了一口,所以理论上小啊也会变成丧尸,但实施的情况是小啊顽强的活了下来,并且唤醒了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不过这种力量的缺点是小A会有和丧尸、人类一样的生理特征。
案例中的小A没有变成僵尸,这是一个转折点;小啊唤醒力量后,因为力量的副作用而变成半个尸体,这是第二个转折点。小啊的觉醒能力非常强大,这是第三个转折点。
如果转折运用得好,会让你的情节出乎意料,有效增加阅读的兴趣点。
Top.2
先抑后扬法
某种意义上,先抑后仰的描写手法也是转折,但比转折的感觉更强烈,因为它表达的效果是前后巨大的反差。
比如末世爆发后,小B觉醒了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手刃的低级丧尸易如反掌。机缘巧合,小B在世界末日之前遇到了他的宿敌。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宿敌也觉醒了他的力量,因为他霸气,所以在他自觉觉醒了自己的力量后,变得更加膨胀。再见到小B,宿敌又想借机收拾小B。
不想惹事的小B,没有理会宿敌的出现,也没有心思去想报仇的事。毕竟小B还有其他重要的事情要做,现在不能耽搁。
然而这个宿敌一次又一次的把自己的运气推给了小B,最后小B再也忍无可忍,只用一招就把宿敌打倒在地,吐血。
例中说小B被宿敌欺负过,这次遭遇后得寸进尺也是被打压。之后小B一招干掉宿敌,而且是杨,一上一下,一束一放,互相比较!
巨大的心理落差只会让读者感觉更舒服。
Top.3
粗略地说,有一个好方法
无论是网络还是电影,如果只是紧张,只会对读者或观众造成审美疲劳,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
所以,在小说的写作过程中,粗细手法的适当融合,情节的松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小说的魅力。
描写一个关键人物时,要刻画出人物的粗与细。就像《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在蜀国危难之际,英勇善战救曹回,七进七出;宋武不仅是一个屠虎的斗士,还是一个居家过日子的好男人。不过,头有点绿,跑题了。
Top.4
地块节约法
水库蓄水,积累到一定程度,水库就会被冲走,洪水就会爆发!
救急法的原理其实和洪水爆发的原理差不多,前缓后急。慢是指前期准备,急是指高潮。前期准备不充分,后期就不会有让人看着爽的高潮。
储蓄法的关键在于前期积累,积累越充分,爆发后效果越好。
Top.5
地块销售法
卖关子的方法,也就是卖关子,暗示着读者首先要对小说的情节有强烈的期待感,然后,在随后情节发展的某个点上,故意拖延节奏。对于追随小说的读者来说,这无疑会增加他们快速看到结局的欲望。
在古代,说书人非常巧妙地运用了“悬念”。他们往往到了关键时刻就戛然而止,开始卖禁锢。
作为一个已经全神贯注的观众,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这直接导致观众迫不及待的想看到讲故事人讲的故事。在这种情况下,你说的越少,读者就会越好奇。
需要注意的是,卖关子的方法并不意味着关键时刻一写就卖关子,也不总是拖延节奏。
记住,一定要控制好。
就像气球一样,吹大一点就好看,但是一直吹下去,气球肯定会爆。
比如末世爆发一周后,小C踏上了回家找父母的路。
按照计划,小C要从A地赶到B地,然而在前往B地的过程中,小C遇到了很多麻烦,比如一只强大的丧尸挡住了路,一群居心不良的歹徒,一场兽潮,还有突然神秘失踪的好兄弟。麻烦可谓一波接一波。
Ps:这个时候,作为一个读者,我肯定很期待小C能不能找到他的父母。找到他的父母后,他们现在怎么样了?死了还是活着?被欺负还是生活艰难?......
无论如何,故事最后的结果,小C确实如愿找到了自己的父母,小C的父母也安然无恙。
总之,用卖关子的方法吊起读者的胃口和好奇心,会让读者更加期待你小说的后续情节。
越追越多,就是这么来的。
Top.6
伏笔法
伏笔法,简而言之就是埋伏笔,通过设定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情节或一个小动作来表现或暗示,为以后更大的情节做铺垫。
作为读者,看到这个伏笔,可能就一扫而光了。但是,当下面的故事爆发时,你可以通过回忆人物来提及之前埋下的伏笔。这时,读者会觉得豁然开朗。甚至,我会想“这个作者在剧情设计上挺巧妙的~还不错,值得追。”
比如末世论爆发的前几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小D捡到了一个黑外星人。当时小D一度认为这个东西没用,既不能卖钱,也不能在朋友圈炫耀。简单来说就是小d忘了,但是东西一直在他身上。
末世爆发后,小D在逃跑过程中不幸被丧尸咬伤。然而,让小D万万没想到的是,正是他之前捡到的那个异物救了他的命,让他变成了一个不是鬼的僵尸。
末世论爆发前,这个黑东西对小d真的没用,这是个伏笔,也是个伏笔。
末世论爆发后,被丧尸咬到的小D并没有因为这个黑东西而变成丧尸,这是伏笔之后更大的情节,或者说引爆点。
伏笔和爆炸的结合会让你的小说看起来更有趣。
Top.7
重合法
巧合法,顾名思义,就是制造巧合事件。
作为作者,如果不能很好地把小说中的一些情节串联起来,就需要用巧合的方法来连接。
设置重合点时,切记一定要合情合理。否则这只能称之为bug,会受到一些读者的攻击。
比如末世论爆发后,小E的女朋友神秘失踪。怎么找问小E还是找不到女朋友。
有一天,小E路过一个幸存者基地时,无意中听到一群人在讨论某佣兵团拐卖妇女的事情。出于好奇,小E就此事做了一番调查。
结果我真的找到了女朋友失踪的原因。原来他的女朋友被这个佣兵团带走了。
所谓巧合,就是无意中角色有了意图。
小E路过幸存者基地时无意中听到的,纯属巧合。
其实设定巧合的方法和“幸福来得那么突然”是一样的。总之,记住巧合的设定一定要合情合理。
Top.8
情节误解法
误会,在剧情设计的过程中,一般在不熟悉的人之间用的比较多。在后续的剧情中,很多小高潮都因为误会而得以延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误解的方法也为后续的爆款做了铺垫。
误解的运用会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人物,往往能从误解中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这对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末世爆发一年后,在最大的幸存者基地X举办的一场生存游戏中,小F亲眼目睹了一个富二代被另一个群体杀死。
在此之前,小F认识这个团伙的老大。小F虽然不是那种滥杀无辜的人,但也不是那种爱管闲事的人。所以,朋友之间因为个人恩怨而互相残杀的事情,很自然就忽略了。
但是,那些暗中保护富二代的人,却把事情的始末详细地告诉了富二代的家人。当然也说了小F在边上的事实。
儿子被杀,父母肯定很生气,自然就把矛盾发泄在小f身上了。
从这件事开始,小F就一直在被富二代的父母搞各种小动作。
其实这件事和小f关系不大,非要说什么的话,是来自小毁,但这是最后一次,实力才是重中之重,多管闲事只会落得个不好的下场。而且,这是小f的性格特点,“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如果有人对我犯罪,我会惩罚他们。”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其实归根结底,这只是一场误会,只是碰巧小F也在。所以小F被富二代家误认为帮凶。
总之,误解法的运用,尤其是人物之间的误解,可以让人物的特点凸显出来。
哪个好哪个坏,一看就知道。
你在刻画小说中的人物时,不妨试试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