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记得你,是时间自己的选择。
每次女儿跟我们聊完,听她时好时坏的工作状态和心情,听她有意无意的对我们的依赖和关心,老婆总会问我,为什么很多事情她小时候就开始忘记了。
我也一样。女儿越长大,之前的印象越模糊。
就像看着别人怀里的孩子,却不记得自己是怎么一步步把女儿养大的。看着别人送孩子上学,我就是想不起来那时候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看着别人带着孩子上街,我就是记不清当时和女儿有过多少次这样的经历。
母亲说,这很正常。孩子越长,记忆会越破碎。最后除了一些深刻的东西,一些有意无意选择过的东西,其他日常生活基本没剩下什么了。
想想,确实是。
对于女儿来说,小学之前留下的印象很少,甚至是第一次给父母打电话的感觉。初中?不记得她的课了。高中?我只参加过一次家长会。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呢?好像她每长大一次,以前的记忆就会淡一点。就像一个盒子。当新的东西进来的时候,必须有一些原创的东西出来,为这个新的腾出空间。
事实上,我知道事实并非如此。那些记忆并没有真正消失,只是没有其他更合理的解释。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种感觉应该是情绪的常态。
很久没见的朋友甚至父母,有时候会精神恍惚,突然想不起自己的脸。
过去难忘的瞬间和表演,现在都记得,有些一时想不起来。
有些人在某段时间很亲近,但时间久了,连名字都记不住了。
年轻时的怀念,就像中年时的青烟。
甚至夫妻聊天的时候,一方说你当年怎么样,另一方也没有印象。
我们是不是忘了自己?是不是我们的情绪有一条喜新厌旧的专线?我不这么认为。
那些记忆一定还在,但我们只留下了最亲的,最伤的,最爱的,自己放不下的。现在,我们只追求自己想要的,自己愿意珍惜的,自己能把握的。至于中间的,其他的,那些已经不在我们生活中的,我们把它们收起来了,我们选择忘记它们,不是为了隐藏什么或者改变什么,而是真的觉得没有什么比现在更重要了。
如果我们因为过去而放下现在,那么最后空虚的就是现在的我们。
没什么好深思熟虑的。走着走着,时间自然在心里为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