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这也是一切》赏析

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甚至灾难,首先要学会承受,然后再奋起。正如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所说,“归咎于环境是黑暗的;改造自己,天空是广阔的。”

面对苦难的微笑和感恩,是“文革”后中国知识分子的同理心,他们以此来树立自己的道德形象。秘诀就是把公民和国家的关系表述为儿子和母亲的关系。比如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中,认为“反右”运动是母亲打儿子的概念。儿子虽然受了虐待,但不应该记仇,应该继续爱母亲。

舒婷接受了这个逻辑。她始终相信一切都是美好的。她希望在这片荒地上竖起一座未来希望的高峰,让周围的袁野和群山都聚集起来。她把这首诗献给读者,希望重新点燃他们对未来的希望。舒婷说,“我通过自己深深体会到,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和温暖。我尽力用诗来表达我对人的关心。障碍必须清除,面具必须摘下。我相信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相互理解的,因为通往灵魂的路总是可以找到的。”她坚信很快就能建立起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她坚信人性的回归很快就会成为现实。这使得她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时代主流精神的代言人。她的诗歌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哲学思考看透了生命的深层美,表现出诗歌特有的强烈悲凉。

在这首诗中,舒婷更强烈地表达了这种美好的信念。她告诉年轻的朋友,虽然许多“大树”被风暴折断,但“所有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只要你永不放弃,“希望,并为之奋斗,请把这一切都放在你的肩上”,你就能赢得美好的人生。

舒婷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她独特的温情、浪漫和理想主义。“一切”都有转身的空间,并不是全面的否定,体现了女性的温柔和浪漫情怀。“不是所有的树都被大风吹断,不是所有的种子都找不到扎根的土壤……”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舒婷用了一系列否定句式,但是气势不是很强,有点类似于解释,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静静地读着这首诗,我们很容易被诗中的深情所感动。在舒婷看来,“现在的一切都在孕育着未来,未来的一切都生长在它的昨天”。“未来”是积极的未来,因为有爱,爱是万物生生不息的养料,希望是我们必须坚守的责任。“树”、“种子”、“真情”、“梦想”这几个词,都蕴含着希望,也有女性的温柔,不像男性那样刻板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