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功真经》体悟的站桩粗浅心得
●?裆有极力向外挣横劲吗?
●?胯做到了坚而稳吗?
●?胸有上提、肩有下按的感觉吗?
●?胸虽出而有收敛之意吗?
●?胁如鱼有腮、开张舒展、紧弹聚敛吗?
●?横以济竖、伸筋拔力的劲找齐了吗?
●?五气朝元的自然呼吸实现了吗……
以上问题,环环相扣,浑然一体,自己越是研究体悟,越是小心谨慎,迟迟没有落笔成文,唯恐挂一漏万而给同修带来偏差。感恩大家的信任和各种缘份的加持,目前自感对《内功真经》之《总论》、《内功经》和《纳卦经》了然于胸,实践调形效果日趋稳固,遂将自己的阶段研究成果整理成文,供各方朋友批评指正。
准备动作: 多数人平时习惯于外八站立,初学站桩,可以采取脚外侧略平行、脚尖稍内扣的内八式站立方法,这样容易找到腿后侧大筋受力的感觉。习惯两脚平行站立的,也可以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年岁已高或者感觉平行、稍内八站立膝盖别扭的桩友,可以外八站立。脚形因人而异,以放松舒服为度。
具体调形步骤按以下六步展开:
动作释义
《内功真经》言:「裆者,内裆也。胯者,外胯也」。大腿内侧为裆、外侧为胯。
上述动作在《内功真经》叫“圆裆以坚胯”,原义是「人皆知坚胯而不知坚胯之窍,在乎圆裆也,将裆极力向外挣横也」。请注意:「将裆极力向外争横」,是一个结果!首先要做的动作是圆裆,也就是大腿根先往里收敛!待后续「逼胯以坚膝」(宋氏形意《内功四经》将「逼胯以坚膝」改为「逼臀以坚膝」,更易于理解)和「提胸以下腰」动作到位后,自然形成「裆极力向外挣横」。
圆裆特别关键,这是身形稳固的重要入手处!也许注意了这一个动作,桩形乃至步法就完全不同了。许多人包括我自己,以前都著在「裆极力向外挣横」上了。孰不知,「裆极力向外挣横」的前提是大腿根往里合,往里圆裆,才有往外挣横的结果。否则,挣从何来?
裆为什么要往后推呢?《内功真经》有句口诀叫「裆深而藏」,原义是「前阴向后极力缩起,自然深藏也」。
圆裆之后为什么要向脚后跟使劲呢?因为《内功真经》还讲:「以一腿而言,自内胯至于足底竖劲也」。这个竖劲,是身形调整到位的标志,但也可以依此调整身形。书要往活里读、往活里用。
《纳卦经》讲:「裆胯取象于兑,兑卦内刚外柔,柔腹象,刚股象」。所以腹股沟、小腹一定要保持放松,内胯到足底的大筋拉起来,这才符合卦义。
动作释义
这个动作,在《内功真经》中叫「逼胯以坚膝」,原文是「人皆知坚膝而不知坚膝之窍,在乎逼胯者,将两臀极力贴住也」。
臀部下端往中间谷道的方向内收,配合前面的圆裆、大腿根内敛,就会在外胯形成一个束紧力。这样子,胯部就像箍水桶一样箍紧了,这就实现了胯坚而稳。所以,《内功真经》的各个动作要领是相互匹配、连环作用的。
前两个动作,基本上把前面的耻骨联合三角、后面的骶骼骨三角给锁定了,这两个「三角」都向脚后跟用劲,这和瑜珈、筋膜链理论是相通的。看到这里,就会对老古人由衷赞叹,因为过去那个年代并没有现代观测仪器呀。
动作释义
膝和足,这两个部位也特别重要,将《内功经》和《纳卦经》参合起来体悟更便于理解。
上述动作在《内功真经》中叫「膝曲而伸」,原文是「膝之为功,外曲内直,言其势虽曲而必用意伸之」。
《纳卦经》讲:「足膝法乎坤,取其镇静厚载」。还讲:「膝之为用,有四面大力。两外虎眼极力向内,两内虎眼亦极力向外,委中两大筋竭力要直,两盖骨复竭力要曲,四面相交,合周身之力,向外一扭,涌泉之气自能从中透出矣」。
咱们在前面「圆裆」和「逼臀」的时候,已经把「两外虎眼向内、两内虎眼向外」的劲找到了。当前一步的重点是,膝盖往前微松,然后把身体的力量「别」到脚底,脚底自然粘到地上,同时身体的重量又通过脚底向上反弹起来,身体像伸懒腰一样向上伸展,实现了「膝曲而伸」的那个伸。这个感觉很重要,因为这样子,脚底立地生根,身体骨升肉坠,就像一棵大树一样,根是扎在地下的,全身就可以放松下来,有点风摆柳的感觉,这正如《纳卦经》讲的:「如风之撼树,摇其本而不能动其根也」。
讲完膝盖,再说足。
炼步,按《纳卦经》的说法就是「炼者,如胶之粘物。一着则牢不可破;如火之炼金,一合则坚不能开」。通过膝盖微向前顶,把身体重量「别」到脚底之后,脚就稳了,你踢它一下,也不会动,即便是在高铁、地铁上站,也能稳如泰山。这也是《纳卦经》上讲的:地势坤,足为下卦,厚德载物,要稳才能载全身之重。这也就实现了「足坚而稳」。所以,「足坚而稳」也是有具体觉受和实现途径的。
通过「圆裆」带动膝盖内合、「逼臀」带动膝盖外翻、膝盖微向前顶、腿后侧大筋竭力要直,脚十趾自然抓地,两大趾掌后高骨也能实现向地载住,涌泉自然涵空,脚后跟外侧与脚大趾自然形成相向的平衡力。我们以前在群里所说的「拧脚后跟」,从脚底外侧到脚大趾形成阴阳鱼的受力结构,也能隐约成形。
好了,做完了「逼胯以坚膝」,「圆裆以坚胯」,膝曲而伸,裆深而藏,足坚而稳,下盘就稳固了。事实上,大家可以体会,我们以前公众号刊发的“似尿非尿”这个动作,与上述动作做到位之后的感觉也是一样的。这说明提出这个说法的练家是下了功夫,真实体会出来的。同时,提醒我们要从根上、从源头、依据经典、系统理解动作要领。不找根本,不找源头,那就只有听别人说的份,人家说的对不对,我们也不知道。但当我们从根上理解了这些动作要领,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达。
在圆裆、大腿根向后推的时候,还留着一个上身微向前倾,咱们一会儿解决。
动作释义
这个动作,在《内功真经》原文是「颏骨用力向上提起,自然正项矣」。也落实了头正而起的要求。《纳卦经》云:「头顶法乎乾,取其刚健纯粹」。
关于头部的重要作用,《内功真经》总论讲的非常好:「何谓筋精劲之纲领?曰头也。头为诸阳之会,一身之纲领也,譬如物之有柄,事之有始。柄之不正,事之不裹,专望后之等哉?故头之为用也,欲向上提起,不欲向下堆积,欲生旺有神,不宜颓靡无气,一身之筋精劲虽不在头,而头未始无关于筋精劲之得失也」。
动作释义
这个动作在《内功真经》叫「提胸以下腰」。原文是「人皆知下腰矣,而不知下腰之窍在乎提胸也,将胸用力提起也」。如果有的人腰弯特别大,可以想像心口窝向内向下、尾骨向上向前,两者像吸铁石一样极力吸合,这样子腰弯就拉直了。然后,再做收下颌、提前胸的动作就可以了。
咱们前面在做「裆深而藏」的时候,留下了一个身体微向前倾的小尾巴。现在,您在提前胸的时候,会感觉到尾骨是向前向上翻起的,正合《内功真经》所说的「尾骨尽处用力向上翻起」。提前胸的力量通过尾骨,「别」到脚底,提前胸与尾骨下拉构成一对平衡力,微向前倾的身体正好也就调直了。
两个肩胛骨内贴,是《内功真经》里「贴背以转斗」的第一步,这样子胸也有前出的感觉。在这种开放的架构下,做提前胸的动作,容易体会到「提胸以下腰」。前胸一定要提到位,能够感觉到肩膀后面有发紧的意思就差不多了。
我们以前在群里提到的「一拎一靠一压」,就是提前胸时好像别人拎您袄领子一样,然后您会本能地往后躲,再从舌根找尾骨、脚后跟而往下压。大家也可以参合起来体悟。从舌根找尾骨、脚后跟,是太极名家李广钧老师的秘诀。大家结合研读《内功真经》,可以体会到前辈们的探索和经验弥足珍贵。
第六步,两手自然下垂,大拇指贴裤缝线,在两个肩胛骨略向内贴的同时,手小指侧手腕上的高骨稍向前转一下就可以了。 这个桩形为无极式。
动作释义
最后一步特别重要,是实现「胸出而闭」、「肋开而张」、「按肩以炼步」的关键,也是打开气路、自然呼吸的重要一着,这就是“贴背以转斗”。《内功真经》原文:「两背骨极力贴住,意其劲自膊下而出至六腑穴向外转出,至斗骨而回」。
大家这个动作不会做,是因为没有研究过动作要领中讲的「六腑穴」、「斗骨」在哪里。「六腑穴」是前臂靠小指这一侧,「斗骨」是小指侧手腕上的高骨(如上图)。
两个肩胛骨往中间贴的同时,斗骨稍向前转一下。一定要注意:这两个动作要同时做!两者的作用力综合效果有三个:
一是可以体会到肩顶是往下按的,这与前面「膝曲而伸」而形成的脚底炼步,合起来构成了「按肩以炼步」。有的桩友,依此确能感觉到《内功真经》所讲的劲从肩井透到涌泉。
二是可以体会到肋骨是向两侧拉开的,背部也是横向拉开的。这个动作也特别重要,这就从形上形成了「肋开而张」,为后面的「五气朝元」奠定了形的基础,相当于把气路给打通了。
三是可以体会到前胸里面有立起来、微闭的感觉。前面,我们说到两个肩胛骨略内贴,实现了胸出;转斗之后前胸又有微闭的感觉,这就实现了《内功真经》说的「胸出而闭」。
好多人不理解如何含胸拔背。其实,通过上面的「贴背以转斗」,胸先出再微闭、后背也横向拉开,就是这个感觉。您可以通过下面照片的两种手形,自己体会一下前胸、后背的感觉,有助于理解体会这个动作要领。
这里,我们再解析一下胸、胁、肩这三个部位:
《纳卦经》讲,胸为艮卦,是山的意思,与天接的近,亲上气;又本属于地,气容易浮,所以山镇之。要领是「胸出而闭,特别说:「出胸以足周身之威, 胸虽出而有收敛之意,此式中之真窍也, 不可不知之者也」。
《纳卦经》讲,胁聚象于震,震者动也,雷也。 天地阴阳相交,则雷雨作而万物生,人身上下相合,则血气通而真劲出, 这是同一个道理。胁者协也,如鱼有腮,一开一合,气有升降矣。胁之开合,即气之呼吸借之,出入周而复始,不可颠倒错乱。
《内功真经》之《总论》是这么讲胁的:「 肋之为用也,其要有二,曰开张舒展,紧弹聚敛,得此窍诀,中部之妙思过半矣 」。通过「贴背以转斗」、「胸出而闭」和「肋开而张」,呼吸的时候,确实会有「开张舒展、紧弹聚敛」的感觉,而且气只能往两肋这个方向走,这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呼吸造成的。
《纳卦经》讲,肩背取象于巽,巽卦外虽强健,而内实巽顺也。《内功真经》之《总论》讲:「肩胁是筋精劲之枢机,肩为臂之本。譬如室之有门,国之有关,门不开不通往来出入。故肩之为用也,其要有八,曰通、透、穿、贴、松、汗、合、坚」。
关于五气朝元。 一定程度上讲,前面的身形都是为呼吸、为五气朝元做准备的。身形调整到位,伸筋拔力、真气自行的态势自然形成,五气朝元是自然而然的事。反过来讲, 五气朝元的前提是伸筋拔力、身形到位。 看了后面的分析,我们就明白了。
《内功真经》是这么讲五气朝元的:「吸天地之精气纳入丹田,运丹田之真气自两腋升于顶。升气时自有真气自俞口降于丹田,此一气朝元也;运丹田真气自裆内下于丹田足底,下气时自即有真气起于足底,自外裆升于丹田,左右合计二气朝元也;运丹田真气自背底下于丹田左右合计此二气朝元也,总***五气朝元也」。
通过前面的动作,大家可以体会到,整个两肋是横向拉开的,胸虽出而有收敛之意,这样子,呼吸的时候,气自然就会往两肋走,这完全合于《内功真经》所讲的「升时自两肋骨缝而升,故须极力开张,向上举之,自然得窍」。请注意,这时的吸气开两肋,是身形到位之后的自然效果,完全用不着用意引导。这就相当于,水渠修通了,水只能顺着水渠流。
那么,为什么吸气的时候,自有真气自俞口降下来;为什么吸气降于足底,下气的时候自即有真气升于丹田;为什么宋氏形意《内功四经》将《内功真经》中五气朝元的最后二气「自背底下于丹田左右」,改为「运真气自背胳膊里出手,复自六腑转于丹田」?
如果不整体、不系统地研究《内功真经》,并且借助于西方筋膜理论,我们确实不好全面理解把握五气朝元,而点滴之差、可能谬之千里。
大家注意到没有,气的走向跟精筋劲的走向是一致的。《内功真经》讲:「以腿而言,自胯内于足底竖劲也」,实际上这个筋膜是拉起来的,所以第二、第三气能从这里下去。「自背骨至于手头横劲也」,肩胛骨到手头的筋膜是拉开的,当然吸气时第四、第五气能从胳膊内侧到手。所以,宋氏形意《内功四经》关于第四、第五气的修改是有道理的。
《内功真经》总论有句点题的话:「欲愿养气必开关窍以顺其气,不然而人身之关窍皆为后天之浊气否塞尽矣。虽欲养气可得哉,必伸筋拔力以通之,而后真气自行」。简要概括,就是「伸筋拔力、真气自行」。所以,裆内往脚后跟使劲、贴背以转斗,都是非常重要的动作。
现在我们清楚了:气走筋膜,五气朝元走的线路,实际上也是伸筋拔力的线路。那么,为什么气出去之后能够自回呢?这是涉及自然呼吸还是用意引导的重大问题。
我的理解是,在伸筋拔力、筋脉拉开的前提下,人体内气就像一个水囊一样,因为肋开而张、胸出而闭,吸气的时候气只能往两肋走,这就好比您捅了水囊一拳,这一拳下去,水是不是四散而去的?四散而去的同时,是不是又自动回来了一些水,在您下拳的地方形成压力?这个很好理解。同样的道理,您吸气、气自动开两肋,由于压力和伸筋拔力、气行筋膜的缘故,气自动往足底、手头和背底走,同时又能自动回到丹田。
在吸气、气自动往两肋走的时候,您顶一下肚脐,如果里面是紧的、顶不动,这说明丹田气已经聚起来了。丹田的位置,在肚脐到命门连线前七后三的地方。然后呼气的时候,从丹田降到气海就可以了,这就叫「气下于海、光聚天心」。《内功真经》还有句话:「气虽入丹田,用意时必存想真气沉至底之势方妙」。所以,呼气的时候,气沉至涌泉也是可以的。
咱们归结一下: 「肋开而张」、「胸出而闭」、伸筋拔力等身形落实到位之后,呼吸的时候只要保持自然呼吸即可。 吸气时,气只能顺着两肋往上升,并自动去往足底、背底(为减少用意,初级阶段可以不关注气走手头);呼气的时候,气从丹田自动降至气海或涌泉。
站完桩要收功 :吸气,气从丹田向喉咙提,手心朝上,在身体两旁打开,慢慢向上托,在大臂与地差不多齐平的时候,两手内收,手心向下。呼气时,两手五指相对,贴着身体慢慢把气捋下来,沉至涌泉。反复做三次。
请注意:本文所有动作,有点意思就行了,请不要有明显的外形变化,也不要用力。
备注: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家功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前辈们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宝藏。国外瑜珈、普拉提、筋膜等学派正深入研究人体生理结构和运动健康方法,许多成果与祖国传统内家功法已高度契合。如,普拉提运动提出:正确的姿势是保持腹部和背部集中适当的力量,让肌肉能够支持脊椎。呼吸时要求在用力动作时吸气(这时你的腹部处于伸展状态),而在收紧腹部时呼气。这些话,与我们肋开而张、吸气开两肋是何等的相似!
借鉴运用这些研究成果,抓紧挖掘和发展前人留下的内功宝藏,是我们每个内功习练者的责任。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和同参道友携手并肩,***同研究、体悟、推进内家功法为更多有缘人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