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李国文先生写《骂人的艺术》。
一,
骂人的艺术:梁实秋
古今中外,没有不骂人的人。骂人就是要有道德观念,因为骂人的时候,至少骂人的人总觉得这个人有什么可骂的。什么该骂,什么不该骂,这个选择的标准是极其道德的。所以根本不要骂人,没必要。说脏话是一种发泄感情的方式,尤其是那些怨恨和愤怒的情绪。如果想骂人的时候不骂人,往往身体有问题,那么想骂人的时候为什么不骂人呢?
但是,骂人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不是每个人都能随便尝试的。有人因为骂人被骂,有人因为骂人被起诉,有人因为骂人被骂,这就是他们不会骂人的原因。根据研究结果,大众是好的,还是可以成为骂人时的助力之一?
(1)知己知彼。
骂人和打架是一样的。如果你敢一拳打人,你首先要为自己考虑,自己是否承受得了别人的一拳。这叫知己知彼。骂人也是一样。比如你叫他“折寿”,你首先要反思自己和“折寿”有没有区别。你说别人可笑。你自己想想,你有没有吃过,喝过,赌过。不然别人回一两句你就受不了了。所以别人有些缺点,第一步也是一样的病,你骂他就要放弃你爱的东西。
(2)不如自己的人。
如果要诅咒,你需要挑一个比你大一点,比你漂亮一点,或者比你差一万倍,比你厉害一点的人。简而言之,你要骂人,那个人必须能把你打得不分好坏,这样你才不会吃亏。你骂大人物,就怕他不理你。他骂一次,你就骂一次。如果你用不好的方式骂一个比你优秀的人,就像是给他上了一课。就算他骂回去,普通人还是会不理他。如果你骂一个与痛苦无关的人,你越骂他,他越骄傲,你常常可以因为出名而骂一个无名小卒。你觉得是不是错了?
(3)适可而止。
骂伟人骂到他回骂为止,所以不要再骂了;你再骂,大部分人就不会同情你,觉得你不讲道理。骂一个无名小卒,直到他骂不回去,所以他就不能再骂了;如果你继续骂,大部分人对你是没有同情心的,认为你在欺负弱者。
旁敲侧击
他偷东西,你叫他小偷;他抢东西,你说他是小偷,这很蠢。说脏话首先要明白瞒天过海的方法,要衬托侧衬,含沙射影,在重要的地方一句话搞定。所谓杀人如麻。越是骂他,越是要原谅他,哪怕说一些赞美的话。只有这样,你才能表现出你骂的话是真实的,有定论的,让别人看到你的度量。
(5)冷静的态度
骂人是避免浮躁最糟糕的方法。一言不合,脸就红,肌肉就跳,脾气就像打雷。这种骂人骂人的手法,不足以骂人。一个好骂的人,一定要冷静,要表现得若无其事。普通人一般会骂人,谁的声音高谁就管,谁强势进来谁就赢,但真正擅长骂人的人却能避之不及,打之不及。等他骂累了,你只要给他一个温柔的回复,让他再吼一会儿。在他烦躁的时候,你不妨对他冷笑几声,以确保自己不用费尽心思去惹他生气,骂到点子上。
(6)说话优雅
骂人要含蓄,要含蓄。你骂他,他不会觉得这是诅咒。只有想通了,他才会逐渐意识到这句话不是什么好词,让自己的笑脸由白转红,由红转紫,由紫转灰。这就是骂人的优秀之处。要达到这个目的,深刻的文字必不可少,优雅的文字尤为重要。一本优雅的字典能让听者不刺耳。想要骂人优雅,首先,骂人的时候千万不要提到女人的某个部位,千万不要涉及生理范围。一旦骂人在生理范围内,下面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比如你骂一个人,不要提他妈妈和姐姐。因为那样的话,就没有对与错,你必然会有你的母亲和妹妹。如果她报复,不就扯平了吗?而且骂人的时候,最好不要加上各种尴尬的名词,要一直保持礼貌。就算他是个卑鄙小人,你也不妨称他为先生,越有礼貌就越厉害。骂的时候最好引用他自己的话,这样不仅会让他尴尬,还会降低他骂你的动力。俗语很少用,因为一目了然,不若典雅古文曲折含蓄。
(7)以退为进。
两个人互相骂的时候,有各自的委屈,都是在骂的开始。特别要注意的是,最好是坚决承认自己的委屈,哪怕是道歉认错。先委婉的掩饰自己的委屈,然后就可以重整旗鼓,推波助澜,这样就可以无后顾之忧了。就算自己没毛病,也千万不要夸大自己。你一定要谦虚,把自己的位置降到不能再低的位置,然后骂人家。你有一个公平和光明的态度。否则,你骂他一两句,他就拿你的私事反驳,一场交锋就变成了两人私下的争吵,是非曲直无从评判。所以骂人的人要谦虚,这叫以退为进。
(8)预先设置埋伏
这句话要是骂过去,你得想想他会骂回什么话。有眼光的骂人者会处处留心,要么先替他说出他要骂你什么,要么提前设下埋伏,让他骂回来无效。如果他骂你,你替他说话,等于交出了他的武器。预设的埋伏就是你要攻击的地方。你要先轻轻放下你的根,然后他骂你,意思是子弹打在沙袋上,你不能诋毁他。
(9)小题大做
如果对方有话要骂,而话题又太小,不好骂,或者你不太懂骂,那么你就可以小题大做,扩大话题。先用真诚怀疑的态度延伸对方的意思,从不重要的点延伸到大的话题,处处用严谨的逻辑逼他说不合逻辑的话,或者逼他说合乎逻辑却又不合情理的话,然后你大范围的骂他,直到彻底骂烂,而原本惹到你的小话题却轻描淡写的提了出来。
(10)远系繁殖和近距离攻击
一次只能骂一个人,或者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永远不要树敌。所以,骂人的时候,不要牵扯到别人,即使一定要牵扯到很多人,你也要表现出你的善意,否则骂回去的声音会此起彼伏,让你无法应对。
骂人的艺术,我此刻能想到的就以上十条,得心应手,毫无章法。我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帮助别人,骂人。同时也想曝光骂人的技巧,供骂人爱好者参考。看看被骂的人,骂人的心理原来是这样的,也算是揭了黑幕给你看!
=====================================================================================
第二,
题目:骂人的艺术。
ISBN:7501411174
作者:李国文1930~。
出版社;北京;群众
年份:1993,1994印章)
页数及格式:239页:照片;19cm
系列项目:当代著名作家散文系列
标题:
图片可能错误,无法自动匹配。
题材:随笔(1)>中国(1)>现代(15)>文选(2779)
中国图书馆分类号:中国文献
一般注意事项:
内容简介:散文集,包括《巴斯木》、《借光》、《观鱼》等30余篇散文。
李国文的散文在中国当代文坛独树一帜。他的文笔不仅舒服,而且老气,有修养,有气质。看似不经意,实则是平静下来后的一种潇洒。他是当代最优秀的集知识、气质、见解于一身的散文家之一,有法国作家蒙田之风。他写人,这个人的气质跃然纸上;他讲述这件事会变得有趣;他辩解说,这不仅是出自肺腑,也是因为我们从未听说过。他在2002年出版的《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一书中,通过对不幸文人群体的考察,思考我们民族的历史悲剧和精神秘密。通过一批旧的事实,发现了很多新的想法。他不仅进入了散文的写作,而且进入了散文的一种状态。
1930出生于上海。我学过戏剧学校,当过艺术团成员,上过朝鲜战场,做过文学编辑。1957因发表小说《改选》被打成“右派”。1979年,写了小说《蚀》,重返文坛。此后出版了长篇小说《冬天的春天》、《危楼纪事》、《短篇小说集》、《第一口苦酒》、《白色世界》等。,并著有散文集《骂人的艺术》《苦瓜》《三国演义重评》。他的作品获得了许多奖项。曾任《小说选》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近年来,李国文在文坛上屡屡“闹事”,不分等级、国籍、生死地“骂”人。步入“古稀”,他似乎有了更强的笔力。除了小说创作,他还花了很多时间写散文等等,陆续发表了很多散文。此时的他,更像是一个具有学者风范的散文家。去年出版的《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引起了文学界的特别关注。
文人之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现在有一本书专门论述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可以说是对这一发人深省的历史现象的及时总结。所谓“非正常”死亡,是指打破生老病死规律,人为中止生命。诅咒从文章开始。在专制文化的背景下,中国文人的命运注定是不幸的。封建统治者对付知识分子有一套方法,这既是愚弄百姓、维护政权的需要,也是一种变态的快乐。这本书详细记录了几十位知名文人的离奇死亡,如司马迁、李斯、何平舒、王蒙、李太白、王安石和金圣叹。曾经有各种各样关于他们死亡的故事,作者仔细分析了这些文人的生活态度、性格习惯、对待人和事的态度,逐渐把我们引向他们非正常死亡的真正原因,凸显了文人的责任感、骨气和追求完美的精神,指出非正常死亡本身就已经评价了文人的道德文章。
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属于历史文化散文。女学者梁燕萍认为“以史为镜,看透民族精神深层的卑劣内核,直指人骨子里的不人道——人性之恶。从散文文本中可以看出,散文的互文性写作增强了散文的悲剧意蕴,使读者感到文人的悲剧本质上是民族的悲剧;文人之不幸,根本上是民族之不幸。”
评论家谢有顺说,李国文的散文之所以如此迷人自然,是因为他的文笔不仅仅是一种装腔作势的轻松姿态,而是由于作者的思维、学识、开阔的视野和博大崇高的思想;再加上他没有作文的架子,也没有老师的姿态。就连语言都用上了简单诙谐的词语,不知不觉间散文的味道已经非常丰富了。这是一般人学不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