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配位必有余殃”出自哪里?

出自《朱子家训》。

意思是做的事违背人伦,必遭天谴。你的德行浅,占据高位,必有灾。

扩展资料:

德不配位必有余殃,厚德方能载物。

有一次,郭德纲接受金星的采访,金星问他:“现在招收弟子有什么标准。”

郭德纲说:“以前招收弟子,主要看天赋能耐,看是不是吃相声这口饭的。”

金星接着又问,现在呢?

郭德纲说:“现在最主要看人品,因为能力我可以慢慢把他培养起来,但是人品不好,我能怎么办?我啥辙都没有啊!”

越是经历过人生跌宕起伏的人,越能体会到人际交往中,人品到底有多重要。而鉴别一个人品最好的一种方式,看一个人的原则和底线,并且看他对原则和底线的坚守。

有句话:窘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意思是:看一个人品行,看他贫穷不得志的时候,要看他坚持不做什么。

一个人人品的好坏,不仅仅看了他做了多少好事。而是看他在能做坏事的时候,到底能坏到什么程度,这个坏的程度就是他做人的底线和原则。

1.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2.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3.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4.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

5.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

《朱子家训》,作者朱用纯(1627 ~ 1698 年),字致一,号柏庐,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但也有人认为《朱子家训》为南宋朱熹所做。《朱子家训》是“经典诵读口袋书”的一种,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

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当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迷信报应、自得守旧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朱子家训》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百度百科-朱子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