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执政的胡灵太后,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魏宣武帝元恪去世之后,经过一年时间的角逐,高氏和于忠先后被清理出局,北魏形成了新的政治平衡:宫廷势力以胡灵太后为代表,中央政府以皇族为代表。
这个权力格局维持了大约五年,就面临着崩塌的危险。
究其原因,还在于胡灵太后与皇族元怿(皇帝元诩的叔叔)关系过于密切,宫廷的权力向元怿倾斜,以至于平衡逐渐有被打破的趋势。
据说,胡灵太后之所以会全力支持元怿,完全是因为元怿和胡灵太后有着不清不楚的男女关系。这种宫廷秘闻的真实性有多大?我觉得可以完全忽略不计,因为这种秘闻很难证实。
魏太傅、侍中、清河文献王怿,美风仪,胡太后逼而幸之。——《资治通鉴》·梁纪五
从史书记载来看,元怿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皇族。他不但英俊潇洒、文采出众,而且善于处理政务,为人刚正不阿,在社会上拥有良好的声望。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寡居的嫂子(胡灵太后)重用英俊潇洒的小叔子(元怿),她的小叔子刚正不阿,肯定得罪过不少人。在这种背景下,关于胡灵太后与元怿之间的风流韵事,自然会被传得满大街都是。
我不敢确定,胡灵太后和元怿之间是否清白。但我认为,胡灵太后首先是一个政治人物,其次才是一个有生理需求的女人。
如果与元怿联盟不利于扩张权力,胡灵太后应该不会利令智昏。如果与元怿联盟有利于扩张权力,胡灵太后的所作所为就是值得肯定的。用一则桃色新闻来掩盖事实,等于完全否定了胡灵太后为巩固权势所做出的努力。
胡灵太后之所以会重用元怿,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胡灵太后希望借此制衡元义(元继之子,禁军统领,胡灵太后的妹夫)和元雍(魏孝文帝拓跋宏仅存于世的弟弟,胡灵太后的叔辈)。
但遗憾的是:胡灵太后重用元怿,借此制衡元义和元雍的做法并没有收到奇效。公元520年,元义联合宦官刘腾发动政变,杀死了元怿,并将胡灵太后幽禁在北宫,胡灵太后第一次执政为期五年,就以这种方式黯然收场。
(注:元继的儿子在《魏书》中被称为元叉,在《资治通鉴》中被称为元义,我随便选了一个称呼,其实可以通用。)
义、腾持公卿议入奏,俄而得可,夜中杀怿。于是诈为太后诏,自称有疾,还政于帝。——《资治通鉴》·梁纪五
我一直认为:胡灵太后并不像冯太后那样权势滔天,因为她最初只是由皇族扶持的傀儡,只是她懂得借势,才没有真正沦为傀儡,但胡灵太后的个人势力始终是有限的。
而当胡灵太后联合了一位有威望、道德好、能力强的皇族(元怿),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却遭受了致命的打击。
看到这段历史,我仿佛透过迷雾,亲眼看到了胡灵太后为集权而努力的样子。但她的这种努力,却在历史上传为笑谈,大家都说她贪图元怿的姿色,安排自己的情夫上位。
为什么历史总要以成败论英雄?为什么历史总要对女人如此刻薄?
胡灵太后的第一次执政之所以会失败,并不是因为她秽乱后宫的举动惹众怒,而是因为她的集权方式侵犯了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
在诛杀元怿、幽禁胡灵太后的过程中,元雍并没有直接出面。但元义敢这样做,必然是得到了以元雍为代表的利益集团的默许和支持。诛杀元怿、幽禁胡灵太后之后,元义能控制住局势,显然是因为元雍等人愿意与他合作。
在胡灵太后刚被软禁时,中山王元熙还希望举着胡灵太后的大旗反对元义,但最终因为无人响应,导致元熙很快就失败了,元熙也因此而死。
魏相州刺史中山文庄王熙,英之子也,与弟给事黄门侍郎略、司徒祭酒纂,皆为清河王怿所厚,闻怿死,起兵于邺,上表欲诛元义、刘腾,纂亡奔邺。后十日,长史柳元章等帅城人鼓噪而入,杀其左右,执熙、纂并诸子置于高楼。八月,甲寅,元义遣尚书左丞卢同就斩熙于邺御,并其子弟。——《资治通鉴》·梁纪五
通过元熙的失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元怿虽然在史书中受到一致好评,但在当时,他的所作所为却没能得到广泛的支持。否则,元熙起兵应该是应者如云才对。
在一个既得利益集团极度膨胀的社会中,一个真正有理想、有抱负的政治家,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上层社会的利益。
元义控制着禁军,拥有政变的主动权。但如果没能与上层社会达成默契,就算他控制着禁军,也绝对不敢乱来的。而元义胆敢公然杀害元怿,就是因为他明白一点:自己的行为并不是孤立的。
当这一轮斗争尘埃落地之后,元义联合元雍开始执政,这种局面又维持了五年。在这五年中,胡灵太后一直被幽禁着。
可就在这五年时间里,局势又发生了转变,胡灵太后似乎又看到了破禁而出的曙光。
最初,元义一直很尊重皇帝元诩和皇族诸亲王,在执政方面做得也算不错。如果这种局面能够得到维持,胡灵太后肯定只能在北宫等死。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元义也开始忘乎所以了。他开始大肆侵犯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甚至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与他联合执政的皇族元雍。
义与腾表里擅权,义为外御,腾为内防,常直禁省,***裁刑赏,政无巨细,决于二人,威振内外,百僚重迹。——《资治通鉴》·梁纪五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太监刘腾一直是元义的盟友,可以帮助他控制宫廷,但此时刘腾已经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