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秧歌

在关东大地上,最受欢迎的民间歌舞是东北秧歌。每年无论是在城镇还是乡村,欢快活泼的唢呐和秧歌队的锣鼓在喜庆的气氛中回荡。

据史料记载,早在康熙年间,东北就有在元月十五举行秧歌的习俗。装扮成士兵的男人和女人整夜载歌载舞。到清末民国时期,扭秧歌已经是遍布东北的春节娱乐活动。“秧歌”的组织者是富商、行政机构或民间组织,负责召集擅长此道的当地人,设置服装道具,雇佣鼓组,组织排练,策划演出安排等。具体事务通常由演技好、威望高、处理能力强的“秧歌头”来处理。

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忙着拜年,一般从初二开始“跑秧歌”。表演形式主要是拜年。在城镇,秧歌队将以新年祝福的名义在当地政府办公室和商人商店表演。在农村,它会拉着大车到附近的村子,在村公所或有钱人家的房子里表演,也有登门拜年的意图。对于这种表演,拜者要准备好岩茶的招待,秧歌队走的时候要给钱给“秧歌头”,有的甚至还要管饭。所以秧歌队已经提前选好了拜年的对象,至少要出得起赏才能去,不然人都难吃饱喂马。当然,当地的男女老少都可以免费观看演出。过去,在农村庆祝春节是为了“幸福”和“挽回面子”。如果哪个村不来秧歌队拜年,村里的人都会觉得不开心。所以,如果村里不办秧歌,各家就按贫富分了钱,派人到别的村去“接秧歌”,以为村里过年增添喜庆气氛。

东北秧歌的风格以火热、欢快、奔放著称。民间称秧歌为“扭浪”,即不仅舞蹈要婀娜多姿,而且腰臀幅度要大,节奏感强,表情富有感染力。总之不应该是平淡而是夸张,符合关东豪爽热情的民风。另外,秧歌的“行进阵”(行进表演队形)也要活泼清新。除了通常的圆形场地,还可以走出许多花样,如“二龙吐须”、“太极八卦”等,有快有慢,边走边变,演员服装的鲜艳色彩令人眼花缭乱。

秧歌的重头戏是高跷,俗称“踩高脚”。跷跷板棍有两到三尺长,在表演中也是秧歌步和队形,不如快速愉快地扭动。秧歌中的人物,既有红绿相间的大姑娘、小老婆,也有抽着长烟斗的丑女、戴着纱帽插着翅膀的县官、笨笨的“柱子”,还有“滚驴”、“旱船”等配以其他道具的表演,都是淳朴、淳朴、滑稽的。另一类人物是小说、戏曲中的知名人物,如《西游记》中的四大师徒,渡海八大徒弟,年画中常见的儿子、丫鬟,如玉桥的耕读。比如秧歌队是带“高脚”的,后一类角色多是踩高跷。在旧时代,所有的秧歌舞蹈都是男性,所以大多数女性角色都伪装成女性,这使他们更加大胆,挑衅和滑稽。

看秧歌最过瘾的就是遇到“台”,就是两个秧歌队来一个场地。因为过年期间的秧歌大多是有奖金的,按照不成文的规定,一个演出场地只能留一个秧歌队。如果两组秧歌队同时到达,或者后到的秧歌队不愿意让步,那就只能靠演技来分了。扭得好可以吸引跟风的,技术不太好的会自动退出。这时候,两个秧歌队就得亮出看家本领,加倍努力,大力扭动,观众会从中受益,大饱眼福。在这种比赛中,吹唢呐的乐手(俗称吹鼓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秧歌跟随着唢呐和锣鼓的声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吹不出来的和拧不出来的,所以唢呐就相当于秧歌队的灵魂。一个优秀的小号手,不仅懂得很多曲调,演奏技巧高,还会练就很多绝活。一个熟练的小号手可以在演奏的时候,在每个鼻孔里放一根燃烧的香烟,在头上和胳膊上放一碗水,边走边在桌子上吹,绕来绕去,在桌子上吹,保持喇叭,保持香烟燃烧,保持水碗不洒。这种绝招平时不需要,只有想多要钱或者打对台的时候才会展示出来,出其不意。所以办秧歌的人尽量请当地有名的号手。有时一场演出正在进行,又一场秋秧歌来了。远远的听到小号吹得好,或者听到小号手是名家,就会低头,自动“撤退”。

新年扭秧歌在郑鹏的第15到16天达到高潮。此时,村村的拜年已经结束,街上的店铺也开始了新一年的生意。元宵节当天,秧歌队聚集在当地最繁华热闹的城镇和街道进行游行表演。有的还专门办了与赏花花灯氛围融为一体的“花灯秧歌”。集市上精彩的表演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热爱秧歌的演员也在满大街观众的欢呼声中大显身手,对秧歌上瘾。因为过了这两天,他们就要脱下五颜六色的衣服,回到田间地头,回到车间,成为一名普通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