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原名是什么,为什么笔名是茅盾?
茅盾的原名是沈德鸿,他的笔名是矛盾因为:
大革命失败后,沈雁冰被迫隐居上海。灰心丧气的他开始用笔发泄自己的感情,于是创作了小说《幻灭》。小说完成后,沈德鸿开始投稿,但许多报纸不敢发表他的文章。这让他心里很矛盾,于是在稿子上签了“矛盾”。
稿子最后交给了《小说月报》的编辑叶圣陶。叶圣陶觉得小说写得很好,但看了名字后提出一个意见,名字是哲学术语,不像人名,“矛”看起来也不像姓。
而且在当时这样的环境下用这么犀利的笔名也不好,所以我主动给“矛”字加了个草前缀,改成了“茅盾”。沈雁冰也很满意这个变化,并一直用它作为自己的笔名。
矛盾的创作特点:
茅盾对作品选择的关注,一直是聚焦于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捕捉和传达那些近期的重大事实,以当代重要的政治经济事件为创作主题。在这些事件从当代人的印象中褪去之前,茅盾就把它们融入了自己的艺术作品中。
他的大部分作品可以说是中国现代革命史的艺术大事记、纪实文学报道和中国现代革命史的现实编年史。通过对一个历史时期广阔而复杂的社会面貌的反映,展现了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茅盾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纪实性和传记性特征。它的主题是重要的和当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