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欲的悲歌》不仅仅是母亲的悲歌,还是对一个时代的无声质问
“个人的命运,即便它真的什么时候,作为某种独有的东西有过发展,彻底被非人化了,连做梦的余地都没有了,并且泯灭在宗教、习俗和美好道德的礼仪中,因此,个性中几乎连一点人性的东西都不存在了。”
——汉德克
《无欲的悲歌》是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彼得.汉德克的作品,他以第一人称“我”叙述了母亲因生活造成的压抑备受精神折磨,在51岁选择自杀而解脱的悲剧故事。
彼得.汉德克是奥地利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主要作品有《骂观众》《无欲的悲歌》《痛苦的中国人》等。在1973年,他荣获毕希纳奖,2009年获卡夫卡文学奖,2014年获国际易卜生奖。2019年10月10日,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给予汉德克的授奖词为:“他兼具语言独创性与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广度和特性。”
他的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为当代德语文学赢得了举世瞩目的声望。他被人们尊称为“活着的经典”。
彼得.汉德克
《无欲的悲歌》可以看作是彼得.汉德克的自传体小说。1972年他的母亲因为无法忍受生活的压抑而自杀,于是他通过回忆母亲的一生,写下了这部小说。他描述了母亲悲剧的一生,为所有像母亲一样被社会、宗教和习俗所压制,失去自我,找不到生活方向的女性们呐喊,同时又揭露了当时大环境对人们的摧残,也是对当时战乱、封闭、落后时代的无声质问。
母亲在压抑的一生中失去自我
米兰.昆德拉说过:“人一旦沉迷于自身的软弱之中,便会一味软弱下去。痛苦会激发出人最脆弱无力的一面,使人沉溺,自哀自怜,痛苦既让人沉沦,我们又能如何自救?也许只有在自觉软弱,就要一头栽倒的时候,勇敢承担起痛苦,像个勇敢者与自身的脆弱作战。”
小说中的母亲在当时大环境和家庭影响下,无欲无求,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他人而活。当她顿感身心疲惫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时,已无力与自身的脆弱作战,又怎么能自救?
母亲出生在战时的奥地利,大人们为了积攒拼命地压制家里所有人的欲望。生存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对母亲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悲哀,女孩一出生命运就已成定局:长大、嫁人、生儿育女,相夫教子,过着一眼都能看到头的生活,就连女孩们玩的游戏也如出一辙:累了、倦了、病了、病重、死了。
虽然母亲小时聪明好学,但在整个家庭看来,女孩读再多的书也是没有用的,最终还是摆脱不了依赖男人,于是她在完成义务教育后就被迫结束了学业。
辍学后她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还怀上了那个人的孩子。无奈之下,她嫁给了一个她一点都不爱的德国士兵。
她讨厌他,但是大家说服她要有责任感(给孩子一个父亲)。“我当时想着他会战死,”她说,“但是后来还是忽然担心起他来。”
在母亲看来,她需要做个好母亲,也要做个好妻子,她不能被别人嘲笑。
无欲的悲歌
在信奉天主教的乡下,谈女人的个人生活根本就是欠考虑,太冲动。在城里,母亲原以为能够或多或少地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可后来她发现,她一开口说到自己,人家一个眼神就会让她闭嘴。想改变生活对她来说成了异想天开,过不了多久后她自己都觉得奇怪。
她的丈夫是个酒鬼,喝醉时变得放肆,她表示不满就会遭来毒打。对孩子她也尽量以好母亲的姿态出现。她想要表明自己的立场无非是嘟囔几句,孩子们责备的目光都会让她于心不安。
因为无助,她端起了姿态,却对自己感到厌倦。她变得敏感,却要用胆怯而费力的自尊心来掩饰。这样的自尊心让她稍受一点委屈,就立刻慌乱地显出毫无还手之力的样子。想让她感到自卑是很容易的。
母亲深受自己父亲的影响,总认为自己不该享受,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好丈夫和孩子。久而久之,她按照别人的意愿活着,失去了自我,成了某个人。
生命是属于个人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当一个人总活在别人的目光中,找不到自己,活着对她来说是折磨亦是痛苦。
历史在任何时代都有着其相似性,真正能为自己而活的又有多少人?面对现实的残酷,内心怯懦的人往往会退缩,活成别人希望的样子,而失去自己。
失去自我
当反抗遭遇失败,妥协就成了必然
母亲也曾怀揣梦想,希望继续求学,可在那个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家庭的逼迫下她 被剥夺了继续求学的权利。
在那个时代,老百姓对既成的事实有种尊重:怀孕、战争、国家、习俗和死亡。她寻求反抗,在十五、六岁时,干脆离家跑到了一个建在湖边的旅馆里学做饭。在那段日子里,她摆脱了拘谨,变得独立。她有了自己的举止也丢掉了恐惧。
然而战争增加了一切事物的不确定性。她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还怀上了他的孩子。她爱他,对他百依百顺,可孩子需要父亲,她无力抚养。在大家的说服下,她给孩子找了个父亲,嫁给了一个德国士兵,这便成了她对生活妥协的开始。
从乡下到城市生活,她的胆怯驱使她顺从大家的意愿,几乎没有什么能由个人来决定,因为她不想被别人看成另类而遭受嘲笑。
有时个人命运就算真能够发展得与众不同,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个性也会被磨灭得只剩下梦里的支离破碎。她以被宗教、习俗和教养的规程弄得几乎在个人身上看不到什么人性的东西。
后来,她看书看报纸,想从中改变,但文学没有教会她为自己着想。她只是把书中的东西 当故事去读,对未来从没有过憧憬,也没有思考过活着的意义。渐渐地,她没有了爱好,也没有了偏爱的东西,一切对她来说都变得虚无,如同行尸走肉。
她生病后,孤独感愈来愈强,对于她活着已成了酷刑,加上心中对空虚的恐惧,她决定死。
解脱
她一直为别人而活,一生都在妥协,就是死都要把后事安排的妥妥当当。
她打发孩子睡觉后,关上电视,走进卧室,把一身两件套的咖啡色套裙挂到柜子里,吃下所有的止痛片,里面混着所有治疗抑郁症的药,穿上生理裤,里面还衬上纸尿裤,又另外加了两条裤子,用一条头巾把下巴扎紧,没有开电褥子,穿着一条长及脚踝的睡裙躺在床上。她舒展开身体,将手叠放在一起。在那封内容基本上是交代如何为她办理后事的信里,她在结尾的地方给我写道,她很平静,很幸福,终于能够安安稳稳地睡去了。
即便是死,她也不想表露真实的情感,哪怕只是生理上的一些正常反应。
她一生顾忌他人,唯独失去自我,在精神的折磨下丧失了活下去的欲望,对于她,死或许是最好的解脱。
一个能为自己而活的人,再难都会勇敢地活下去;而为他人而活的人终将备受精神的折磨陷入痛苦的深渊。
深渊
母亲的悲剧表面是孩子和家庭的悲剧,实则是对当时战争和封闭环境的无声质问
母亲是一个完全没有自我的人,然而她只是被时代和社会吞噬的无数人中的一个。
她出生在一战后,经历了整个二战时期,是深受战争祸害的一代人。她接受的是无欲望和不断忍受的教育,个体的反抗难以逃脱社会环境对自我生存的毁灭。
庆幸的是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每个人都有着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但我们也应明白:人活一辈子,你的生活里可以有别人,但最重要的始终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