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语文》讲了什么
王崧舟教授作为第一个登上百家讲坛的小学语文教师,当之无愧成了我们小语界的骄傲。那么他做的系列讲座——《爱上语文》到底讲了什么呢?
一、爱上语文首先要正确解读语文,要读出语文的文化味儿。
王安石为什么写到“明月何时照我还?”而不是“太阳何时照我还”呢?明月在中国文化里有它独特的含义。“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借助钟声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只有55个字的课文《秋天》,到底包含了哪些文化意象呢?读了《爱上语文》,你就会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原来我们对这些课文没感觉,对这些诗词没感觉,是因为我们读不出其中包含的文化呀。
二、解读语文就是要读出它的文学味,哲学味和历史味。
自古文史哲不分家,中国的士大夫都有家国天下的情怀,所有的文章都不可能脱离当时的背景,可能脱离世人的身份。解读文章离开了当时的背景必然是不准确的,甚至是贻笑大方的。以朱熹的《春日》为例,如果不了解朱熹是伟大的理学家,不了解南宋王朝的国土边疆,就会把它当作单纯的写景诗来对待。事实上,泗水在山东,南宋的时候,早已被金国侵占,朱熹是不可能到泗水边寻找春天的。再结合朱熹的身份,这首诗很显然是一首说理诗,把儒教比喻成泽被万物的东风,把礼教文明的社会秩序比喻成万紫千红的春天。
三、解读语文要有三个步骤。
我们常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作者却明确指出,书读百遍不仅是个数量的问题,还是一个层次上的问题,更是一个质量上的问题。就层次上来讲,书读百遍的第一个层次,就是要把书读厚。以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为例,可以读一读别人是怎么读长相思的;读一读纳兰性德还写过哪些词;读一读纳兰性德的生平故事。所有这些细读,就是对文本的丰富和深入,就是把文本读厚的过程。
第二个层次是把书读薄,还以《长相思》为例,就是要抓住这首词的词眼,聚焦锁定最有价值的信息。作者最后在上片聚焦了“身”,下片聚焦了“心”,概括起来就是“身在征途,心系故园”,把身和心联系起来,就会发现这首词独特的审美张力。
第三个层次是读活。还以《长相思》为例,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设身处地去想象,创造性的还原属于自己的故园,书写自己心中的故园。这就是把书读活了。以“饱经风霜”这个词语的理解为例,学生通过想象饱经风霜的脸是怎么样的,接着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张脸,再想象饱经风霜的人经历了怎样的生活,这就把“饱经风霜”这个词语学活了。虽然孩子们不会很准确的说出它的解释,但是他们理解会用,这就是读活的标志。
四、如何把我们解读到的文化品质传递给学生?
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诵读领悟意象的丰富内涵。比如让学生带着对妈妈的思念和牵挂读《秋天》,在诵读中,孩子们自然能体会到鸿雁传书这一丰富的文化意象。
其次是把诗句放到历史长河中,让学生逆流而上,或者顺流而下,在不同时期的诗人,文学家的笔下感受意象的形成与积淀,独特的情感与内涵。或者把诗句放到诗人不同的生命阶段,让学生在诗人生命历程中感受诗句所蕴含的精神品质。
五、学习语文是为了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以苏轼为例,讲了他生平中的几件大事和几篇重要作品,我们领略到了苏轼不同凡响的胸怀格局,出神入化的文字功夫。顺境中他开心,逆境中他豁达;平步青云时他在写作,遭到贬谪时他在写作,甚至刚脱离牢笼之灾,他就写出了传世经典——《记承天寺夜游记》。他为什么总是和命运和解,活出自在?我认为在于它是一个终身的阅读者和终身的写作者。有人说阅读和写作是一个人自我治愈的最好方法,苏轼就是最好的例证。
除了以上几点,还谈到了怎么读儿童诗和哲理诗,怎么用思辨的眼光去读书等等有趣味,有内涵的话题。不管是谁读了这本书,相信一定不会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