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传(二十三)慧能剃度 六祖归位
在全场轰动、全体伏地跪拜、震耳欲聋的齐声诵经声中,慧能心里想到的是五祖弘忍大师。
他在心里默念:弘忍师,我做到了!
历经磨难,隐忍十三年。
慧能终于不负五祖所托。
从名义上,五祖弘忍大师是慧能的师傅,但是,从悟性上,慧能高出一筹,而且是高出一大截。
他的这种佛门见性,不是五祖弘忍大师教授引导出来的,而是自悟的。
一者,神秀晚年也向武则天皇帝承认并评价了,慧能是“无师自通”。
二者,从《六祖坛经》中,六祖的理论体系中,也非常强调,而且必须自悟见性。他当然知道,自己的佛念,是自悟出来的。
但是,五祖摒弃了一切偏见,抛弃了一切成见,用宽广的胸怀接纳了他。五祖舍弃了尽得自己传承的神秀大和尚,而把传法衣钵袈裟给了他。其实,就是五祖变相承认了,在悟性上,自己也不如慧能。
两个人闭门谈了三天三夜,是确认慧能悟性慧根,传授佛门典故及毕生所得给慧能,何尝不是五祖向慧能学习领悟的过程呢?
五祖弘忍大师用自己最后自纠的行为,证明了他也悟了。他达到了慧能的高度,他自己也很满足。
其中,有没有悔意歉疚,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按理来说,思想达到了如此高度,不会在意这些细枝末叶的事情。所以,五祖才会私传衣法,夜送慧能。都是偷偷摸摸哒。
五祖弘忍,当之无愧!
从悟性这层面上说,经过几十年的争斗,神秀晚年也放下了身段和骄傲,承认了慧能,也是变相承认了自己的失败。只是,比他师傅五祖弘忍要晚上几十年。
其中差距,不言而喻。
这也就是神秀的地位,后来一矮再矮的由来。这是后话。
慧能在法性寺准备出山的这个时候,神秀正如日中天,一统天下佛门。
而慧能,还只是一根刚刚发芽的小草,一根刚刚准备冒出地面的笋尖……小荷才露尖尖角!
不过,五祖私传衣钵袈裟已历十三年,天下早已沸沸扬扬。
所以,慧能一出,震动南海!
很快,经过短暂的沟通交流,慧能确认了出山弘法。出道地点,就选在法性寺。
弘法之人,佛门六祖,怎么能还是一獦獠?当然要剃度出家了!
为什么慧能早没有剃度?
因为没有机会。
自从从五祖手里接过衣钵,他就一直在逃命。即使很多时候藏身寺院,也是偷偷摸摸,不敢声张,更不说剃度了。
可想而知,六祖慧能这十三年,是如何狼狈,如何隐忍了。
当下决定,就在法性寺剃度,正式出家为僧。同时,也是正式亮出六祖身份归位!
很快,此事传遍了南海城。围观群众络绎不绝,把偌大的法性寺围了个水泄不通。
?
闻讯而来的唐代的吃瓜群众们,和现在的私生饭丶追星族一样,都想亲眼目睹这个砍柴郎一跃成为佛门六祖的传奇!
太励志了。
这个故事,值得千古传颂。
在一片整齐划一丶如海啸一般的诵经声中,慧能盘腿静坐,面若墨染,双眸散发出慈慧的光辉,凝视着寺院内跪拜在地的几千僧俗,巨大的道场内,庄严肃穆又热烈,气氛顿时灼热。
随着禅院巨大的钟声一声一声响起,慧能的长发一绺一绺落地……
夕阳西下,彩霞满天,映红了寺院内外,整个寺院都沐浴在金色佛光之下,绚丽多彩……
为慧能剃度的光荣使命,毫无疑问落在了印宗法师身上。
即使他大半生剃度无数,这一刻,也禁不住双手颤抖。
这是多么至高无上的荣耀哟!
为六祖剃度。
注定青史留名。
趁着这个机会,扶六祖慧能上位,并为六祖慧能剃度,印宗禅师也趁机要拜慧能为师。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慧能能不答应吗?
慧能欣然允偌。
因了这私心和里面掺杂的不纯粹,印宗法师日后的修为并不是太高。
若是先悟道,再拜师。可就是了不得的六祖大弟子了。
可惜,这世上,没有如果。
慧能这落地青丝千万绺,皆为佛门重宝啊。
印宗法师让人小心翼翼地拾起,然后用绸布包好。
日后择日,又举办了一个大型法会,就在法性寺院内,建了一个塔保存。
? 这就是六祖瘎发塔,至今塔仍在法性寺内(今广州光孝寺)。
此等荣光,试问中华纵横五千年,有几个?
六祖之后,再无七祖。也应验了达摩祖师的预言。
随着慧能正式归位,法性寺在天下佛门的地位,也日渐昌隆。以后随着六祖慧能而名扬天下。
后来,武则天也因为慧能,知道了法性寺,还有宝林禅寺。
法性寺,至今仍在佛门有一席之地。
注:法性寺,广州光孝寺,寺名曾几次更改,初名制止寺,东晋隆安五年(401年)称五园寺,唐代称乾明法性寺,五代南汉时称乾亨寺,北宋时称万寿禅寺,南宋时称报恩广孝寺,不久后改广字为光字,才改名光孝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