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一场注定没有结果的爱恋
一顶油纸伞,蒙蒙烟雨中牵起一段跨越千年的传说。西湖之上,一个痴情的书生,一条报恩的白蛇,掀起一场轰轰烈烈、人妖殊途的爱恋。这便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白蛇传》的情节了。喜欢上那条报恩的白蛇,喜欢上那份追求爱情的纯真,我便从书箱中翻出了最早记载白蛇传说的《警世明言》来。那么, 最早书面记载的白蛇传说究竟是什么模样? 且听我一一道来。
一切的开始,缘于西湖上的一场烟雨。?正值清明时节,绵绵细雨,牵动行人的愁思。雨下得正大,西湖上的游船的绝了,只剩下许宣乘着一艘小船行在归去的路上。行不过十数丈,便听见岸边一女子匆匆的呼唤:
?“公公,搭船则个!”
? 或许,这一切的一切本来只是一场偶然 。许宣出于善意,搭载了遇雨的白娘子,慷慨借出了身上的几两碎银,然后又在屋檐之下巧遇白娘子,借出了身上价值不菲的紫竹伞。似乎理所应当,不是吗?是吗?
?但是,正是这一份纯粹的善良,让白娘子痴心恋上许宣,从此不远千山万水,一路追随着许宣的足迹。但是她不知道,她的一厢深情注定是没有结果的。一切只因为她是妖。
许宣的善良,只是对待人的一份善意。面对妖,许宣终究只是一个普通的人。
? 他,会畏惧。
?有人认为,与后世白娘子形象不同,《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白娘子只是为了祸害许宣,是为非作歹的妖。是这样吗?
?没错,因为认识了白娘子,许宣数次蒙受罪名,发配远方。待到识破白娘子真身之时,白娘子更是以全城百姓性命作威胁,逼迫许宣留在身边。没错,一点都没错。只是,持这种观点的人未免被作者牵着鼻子走,只是从许宣的视角来看问题,从而忽视了作为当事人的白娘子感受。
只是希望让许宣的生活过得更好些,白娘子盗出了金玉珠宝,这是痴心。当许宣被牵连之时,白娘子又主动把财宝全数归还,想为许宣洗刷罪名,这是关切。
? 许宣发配远方,在每个城市之中,总是能见到白娘子的踪迹。不远万水千山,总是一路追寻着许宣的脚步,若只为害人,又何必烦劳至此,这不是爱,又是什么?
? 许宣怀疑白娘子,听信道士之言用符箓来镇压白娘子,白娘子便主动烧符箓、吞符水,若说没有受伤是不可能的。即便拼着受伤,也要装出没事人的模样,来打消许宣的怀疑,这不是痴情,又是什么?
? 待到真身被识破之时,白娘子更是以全城百姓的性命作威胁,宁可做到这个地步也要留在许宣身边。 这样的痴情,这样的牵挂,又怎可能是只为祸害许宣呢?
? 然而,白娘子终究是孤独的,她深爱的许宣背叛了她,将她镇在了雷峰塔下,永世不得见日。
? 直到小说的最后,白娘子也没有从雷峰塔中脱身。反倒是许宣去世之时,写下诗句来警示后人:
? 狼心狗肺,装模作样。
? 白娘子有心从善,在遇到许宣之后再没有伤过一人。只是这份痴心,这份痴情,终不为许宣所理解。白娘子被镇压之时曾说过这样的话:
? 冒犯天条,天。古往今来,多少悲剧冠以天之名而发生。天条?你们所说的天条究竟是什么呢?
? 人仙不能相恋,人妖不能相恋?这就是天吗?我不明白。
? 妲己被女娲所派祸害纣王,最后却被诸位神仙审判,落得个凄凉下场。这就是天吗?我不明白。
? 他们所说的天,究竟是什么?
? 朱熹认为,三纲五常即天理。
? 就是这些腐朽的伦理纲常,将古时女子牢牢的束缚,她们没有追求爱情的自由。所谓人妖殊途的传说,只不过是封建社会无数女子血与泪的缩影!
? 白娘子终究是孤独的,孤独到只有一条青鱼,跃动在她的身边。
? 最终,与白娘子相伴的只有青鱼一条,孤塔一座,清泪千行。
注:在白蛇传说最早书面记载版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白娘子并未有白素贞之名;许仙名叫许宣;小青不是青蛇,是青鱼。同时,并未有白娘子为报许仙之恩、许仙儿子放出白娘子等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