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射炮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说高射炮是由气球射击发展而来的一种对空射击武器,真是不可思议。

19世纪下半叶,西欧国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争夺战。普法战争爆发于1870年7月。今年9月,德国派出重兵包围法国首都巴黎,切断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面对这样的困境,法国政府决定乘气球飞出城市与外界取得联系,以此突破重围。10年初,内政部长乘气球成功越过德军防线,抵达距离巴黎200多公里的图雷市。他在那里进行宣传鼓动,迅速组织新的作战部队,并通过气球与巴黎政府保持联系。

德军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研究对策,认为应该首先摧毁向敌人传递信息的气球。于是他下令制造专门用于打气球的火炮。不久,这种枪被制造出来了。它的直径为37毫米,安装在一个灵活的四轮车上。

为了追踪和射击漂浮在空中的气球,几名士兵操作火炮改变其位置和射击方向。这种枪真的击落了很多气球,因此得名“气球枪”。

20世纪初,飞艇和飞机相继升入天空,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实现了人们多年来飞上蓝天的美好愿望。根据法军乘气球突破严密防御的经验,有远见的德军将领预见到了飞机和飞艇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于是组织人员研究制造对付这些飞行工具的特种火炮。

1906年,德国某军火公司根据飞艇和飞机的特点及其与气球的区别,对原有的“气球炮”进行了改进,制成了一种用于射击飞艇和飞机的50毫米炮。这标志着世界上第一门高射炮正式亮相。

这种高射炮现在看起来像双防空炮,有防护装甲,装在四轮车上。其口径为50毫米,最大射程为4200米。

此后,德国还研制了两种高射炮,都比第一种好。比如1914制造的77mm高射炮,炮板简单,装在炮架上,有四个轮子,类似于现在的牵引式高射炮。

高炮的发展与飞机作战性能的不断提高密切相关。比如一战末期,低空攻击机出现后不久,德国就研制出了一种小口径高射炮,可以对付这种飞机的连续射击。到二战末期,随着飞机的快速发展,高射炮不断改进和更新,主要表现在火炮射速加快、炮管进一步加长、使用光学瞄准镜以及用动力代替人工操作。有些炮还配有机械指挥仪、测距仪和雷达,大大提高了高炮的作战性能。

50年代中期,又快又高的喷气式战斗机出现,让高射炮显得力不从心。比如美国1955年装备部队的B-52喷气式轰炸机,飞行高度已经达到16000米的平流层,而最大口径130 mm的高射炮,有效射击高度只有13000米,连飞机的影子都打不到。所以高射炮可能会被防空导弹取代。一些国家匆忙将高射炮从军事编制中移除。

但60年代以后,飞机为了躲避导弹和雷达侦察,采取了低空航行、低空攻击的战术,使得导弹对飞机望而却步。灵活快速的小口径高射炮此时成了对付低空飞机的有效武器,还能保护防空导弹不受敌机攻击。于是,高射炮再次兴起,与防空导弹配合,发展成为现代化的新型高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