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文化交流有哪些方面?
泰国文化,除了本国文化,主要从印度佛教文化、婆罗门文化、中国文化中吸取营养。印度文化对泰国人的宗教信仰影响很大,而中国文化对泰国的传播和影响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上,还体现在历法、语言、建筑艺术、医学、文学、戏剧等方面。
正是在素可泰的王坤康拉玛康亨时代,《干支年表》传入素可泰,开始用泰语记录历史。公元1282年,素可泰国王创造了古泰语。从公元1292年到公元1518年,共发现20处素可泰铭文,其中7处为中国干支纪年。这是素可泰王朝吸收中国历法的历史见证。泰语和泰历的出现标志着泰国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素可泰人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他们用五种方法(历、历、佛历、十二生肖、千支)和三种方法(阴历白点黑点、七爻周、七爻支)来标记日子。素可泰人明确表示干支的年份和日期是泰语或泰语。所谓“泰式”或“泰国日”,就是泰国人用自己的方式称呼这一天。碑文上,同时刻有十二生肖和七夭(夭、月、火、水、木。古时候,金土五星用来称呼一周七天,日日是星期日,月日是星期一,以此类推。)星期和星期表示吉祥或吉祥的年和日,与泰支的年和日相对应。根据学者的研究,泰国人使用的树干和树枝的年代和日期的方法是从中国继承的,它与中国广西的壮、侗语系和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Dƺ一世)使用的方法完全相同。据考证,素可泰人、兰那和泰国的泰国人、中国西双版纳的傣族,都是用中国的古语来指干树枝。十支十二支22个读音中,字阴、毛、、五申五、庚、桂等13个字的读音显然来自古代汉语。其他九个字的发音也和古汉语有关。专家由此推断,壮语、侗语的先民在西江(珠江干流,在广东省西部)流域和云南地区,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我很早就接受了汉族的干支历;后来又陆续迁移到近代分布的地区,当然也带走了干支传统的年月日历法。至于14世纪素可泰石碑中的传统历法,那是因为中国的纪年和树干、树枝日期的方法已经完全融入了泰国人民的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
由于两个民族在语言和文字方面的频繁接触,出现了作为交流手段的语言借用现象。从古代泰文铭文可以看出,泰文创立于13世纪的素可泰王朝,距今已有700年的历史。当时的统一王朝有一套复杂的行政机构,急需用文字来沟通这些机构。此前,泰人聚居区的领导人只是抄录周边文明民族的文字,即蒙古语、吉密语、梵语和巴利语,并在石头上刻字,记录他们的功绩、重大历史事件、民族风俗和经文片段。昆拉玛干亨国王召集了一批学者,仿照孟吉密的文明模式,在广泛收集整理中国各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创造了古泰语。古泰语的字体与古吉密非常相似,但与改革后的泰语有很大不同,以至于了解现在泰语的人很难解读到今天。
随着中泰友好交流日益频繁,泰国人从汉语中吸收词汇,丰富了泰语。明清时期,大量闽粤移民移居泰国,自然也带来了闽粤各种方言。所以粤语客家话和潮州人潮州话。海南人的海南话已经成为泰语的日常用语。比如泰国人称“派”“白”,属于海南音;称“字号”为“yīhào”,称“税”为“穗”,属潮州音;称“鸡”为kai,“银”为gbgun,“金”为kham,“仔”为chy,发音与广东方言相同。其他单词如“行”、“差”、“卦”和“苍”的发音与普通话相似。数字三、四、六、七、八、九、十的发音都和中国的相似。二和五的发音也和汉语有关。泰语把“二”渎成“爽”,源于粤语中的“双”。至于“五”,泰语渎成“虾”,与“五”的粤语发音颇为相似。此外,泰语中也有很多源自中国音的词,如“太阳”、“墨水”为“蓝墨水”。猫、马、男、帝、匠、路、声、足、官、母、叔、铁、炭、药、表、象牙、女等一些名词,我、你、他等人称代词,擦、砍、恨、拾、剥、指、扩、活、邀、送等动词。更有意思的是,泰国人干脆用潮州话“大叔”的原音来孝敬生活在泰国的“唐人”。泰语中大量汉语词汇的出现构成了中泰两国人民交流思想的纽带。
泰语中的汉语词如此之多,是有历史原因的。早在元代,周志忠的《外国志》中就提到,中国文字在泰国受到全国上下的高度重视。为了学习汉语,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泰国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国子监学习。18岁时,人谢,随外商游历海外,学会了他的语言,记录了他的岛屿、城镇、风土人情和物产。谢于14出航后返回中国。之后,他成了盲人,住在澳门。他的同乡杨炳南根据他的口述记录了一本书《海录》。书中还谈到了他在大城府的所见所闻:“很多当地人是农民,很多商人来自中国。我很懂得尊重中国的文字,听说还有会写诗的人,国王罗志(聘收)他们为饮食。”
由于中泰两国的朝贡贸易日益增长,中国对暹罗语的研究也被提上日程。为了培养翻译人员,明朝朝廷在南京设立了思译馆。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暹罗派遣使节进贡。当时四溢阁没有人认识暹罗,于是内阁大臣徐普建议广东布政司去拜访认识(ān,熟悉)暹罗文字的人,到北京备用。郑德十年(公元1515),暹罗再次朝贡。四溢阁还是没有人翻译暹罗语,于是梁楚大臣建议选暹罗语在四溢阁授课。老师来图书馆先学中文,再教暹罗。学生学习期满后回国。公元1577年,明聘请总经理与在京讲学暹罗,与文铁、文铁为暹罗使节,介绍暹罗的风土人情和物产。第二年,政治家张建议在四义阁增设暹罗阁,招收马应坤等12名学生向詹等人学习暹罗。《暹罗馆译语》是当时暹罗教学的教材。它是中国和暹罗师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中国最早的暹罗(泰)汉双语词典。暹罗馆建立后,培养了大批暹罗翻译官,其中一部分被派往暹罗宫廷工作。
在泰国广为流传的中国建筑艺术于1767年被缅军攻占,延续了417年的大城府王朝宣告结束。此时暹罗各地封建军阀乘机拥兵,各自为政,国家大乱。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美籍华人郑新抗击缅甸,展开了光复国家的斗争。他凭借崇高的威望和杰出的才能,很快赢得了胜利。1771年,郑新成为暹罗国王,建立了吴立王朝。
得到清政府的认可后,公元1781年(清乾隆四十六年),郑新亲自拟出国书,要求清廷“交换建筑材料,建造宫殿”。在15年执政期间,对华侨实行优惠政策,公开招募许华人移居暹罗。许多福建和广东的移民在这一时期移居暹罗。曼谷王朝建立后,大量华人移居暹罗,形成了移居暹罗的高潮。中国的建筑艺术也传到了暹罗。
据史料记载,曼谷王朝皇帝拉玛一世的宫殿和城墙都是由中国的工匠建造的。故宫周围是龙城,除了龙城还有城墙,仿北京的内城和外城建筑。值得注意的是,喇嘛一世建造的“马安林威尼才”宫殿采用了泰国佛教寺庙的风格,所有建筑材料中的石材大部分来自中国。宫殿四周有围墙,有四个宫门,各有一对中国工匠雕刻的大石狮子,比人还高。门顶还镶嵌着潮州工匠用碎瓷片镶嵌的瓷花。与宫城同时修建的,还有湄南河畔柴镇的月婆佛寺,佛寺西边还有一座佛足堂。这两座建筑也是潮州工匠的杰作。今天,尽管经历了200多年的风风雨雨,佛教寺庙和大殿的建筑和装饰仍然光芒四射,光彩夺目。
受中国建筑艺术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泰国大城府的班巴音皇家园林。班丹原本是一个小岛,位于旧都大城府和首都曼谷之间。早在大城府王朝时期就已经是皇家宫廷,一度荒废了80年。拉玛四世游览了大城市后,特别敕令将其建成水中宫殿,以纪念大城府王朝拍摄皇帝Prasatthongosoth。拉马尔五世到达后,对宫殿进行了扩建,并从中国聘请了擅长建筑艺术的工匠,完全按照中国宫殿的风格建造。御花园的主体建筑是中式宫殿,红墙绿瓦,屋顶镶嵌冯丹潮阳和双龙戏珠,衬托琉璃瓦飞檐。宫殿入口处有一个雕刻有凤翔龙舞的大型照壁。宫殿里的门窗、屏风、圆柱和彩绘建筑都显示了中国的建筑特色。在田明寺的大殿里,有中国著名艺术家写的中国木刻对联。在几个案例中,有中国罕见的古代瓷器。墙上挂着蒙古国王和朱拉隆功皇帝的巨幅画像,他们头戴羽毛帽,身穿中国皇帝的“龙袍”。泰国皇帝抄写的汉字也保存在那里。
曼谷几座大型佛教寺庙的建筑或多或少都受到中国建筑的影响。以1899年拉玛五世建造的大理石神庙为例。它的建筑材料是意大利大理石,但它的屋顶与中国的佛教寺庙相似。隆兹icu,塔镇河出口的重要港口,原本是华侨最早定居的城镇。早在大城王朝时期,就修建了一座岳爱宗古庙。这是一座融合了中泰建筑艺术的寺庙,以其精美的门窗雕刻和精湛的工艺闻名泰国全境。
在泰国,人们还可以看到许多与建筑艺术有关的中国石雕。一般认为,这些石雕是泰国王室从中国订购的,主要用于宫殿和寺院的装饰。据记载,自拉马尔一世以来,在许多来自中国宁波的珍贵物品中,有石狮子和石像。从中国进口到泰国的石雕雕刻精美,尤其是雕像的面部、服饰、姿态,细致入微。这些石雕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状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石像的高度是普通人的两倍,这与中国皇帝和将军墓前设置的雕像一致。马安·威尔斯宫大厅中央的一个军事指挥官的雕像,穿着盔甲(H . m:I ),手持武器,就是这种类型。在吴立的佛寺里,有十八罗汉,在中国的佛寺里经常可以看到。岳伦寺有一尊金的石像,他是马诺拉克故事中的半人半鸟。她穿着传统的泰国服装,留着泰国发型,但她的脸是中国的美。这种艺术品显然是中国的工匠制作的。拉马尔三世统治末期,中国大帆船退出长途贸易,标志着中国石雕艺术对泰国出口的结束。
在古代医学中,随着华人的不断涌入,中医逐渐传播到暹罗。早在大城府建立之初,移居此地的华人就开始销售中国的药材和药品。当时大城府最受尊敬的医生来自中国,国王的御医也来自中国。泰国民间称中医为“莫箐”,称泰国医生为“莫耶泰”,两国医生在行医中取长补短。比如泰国医生使用的药物中,中药占30%;同时,他们还运用了中医的望、嗅、问、感(qiè)等诊断方法。中国的医生也使用来自泰国医学的草药来丰富草药的种类。为了满足中医治疗的需要,泰国的药材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来自广东省东乡县东里乡的李是“第一个为客户看病的海外华人”。他在曼谷创办了李天顺堂药店,生意兴隆。他的后人继承了他的事业,成为著名的“药家鑫”。
中国医学界人士推断,中医使用泰药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在两国漫长的朝贡贸易中,许多泰国商品被带入中国,其中除了香料,还有许多东西被用作药物。如降香(即降香)具有理气、止血、去(疏)瘀(yū,血不循环)、止痛的作用;辣椒(jiāo)性温(暖脾胃)。降气化痰解毒的功效;龟甲(Dà ià o,爬行动物,形似电,有棕褐色外壳)能散热、解毒、镇惊;乳香能活血祛病止痛;槟榔(binlāng)能杀虫、散积(滞)、降气、活血;龙仙香能行气止血,散结止痛,利水通淋。大风子可以治大风病(麻风病)和皮肤病。李时珍(公元1518 ~ 1593)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内科医生,他不仅非常重视临床实践,而且非常重视药物研究。经过27年的努力,他终于写出了一本书《本草纲目》。书中收录了1892种药物,包括来自暹罗和爪哇的乌迪内和苏木。中国的针灸(jiǔ)在泰国也很流行,大部分是华侨华人的医务工作者。
文学与戏曲18年底以来,中国与暹罗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每年从上海、宁波、厦门、潮州等地驶往泰国的商船多达50艘,还有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前往泰国与之做生意。在海上旅行中,中国商人经常通过阅读和谈论三国演义来消磨时间。后来三国的故事逐渐被泰国人熟悉和喜爱。公元1802年,遵照拉玛一世的指示,在精通暹罗语和汉语的大臣龙奔的主持下,将《三国演义》翻译成泰语(泰语Samkirk,意为三国)。泰文版《三国演义》翻译通顺,文笔优美,语言通俗,形象生动,因此自成一派,即“三国体”,在泰国文学史上颇有地位。这部小说被广泛复制,成为妇孺皆知的作品。自拉马尔二世以来,已有数十部中国古典小说被翻译成泰文。如《西汉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聊斋志异》《东周列传》《东汉通俗演义》《封神演义》《西晋东晋》《宋代通俗演义》。《隋唐演义》、《五代史评点》、《五虎前传》、《岳传》、《薛东征》、《冲锋轻旅》、《大红袍》、《小红袍》、《包龙公公案》、《清宫演义》、《元曲》、《武则天传》等
早期,泰国没有泰文印刷机。翻译成泰文的中国古典小说,多以手稿流传,未能印刷出版。公元1865年,西方人在泰国创办了毛莱印刷公司,这才第一次印刷了95本《三国演义》,在上流社会流传开来。直到拉玛六世(在位1910 ~ 1915)大量出版泰国报刊,中国古典小说的译本才被各种报刊出版,传遍泰国社会。
《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对泰国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泰国诗人顺吞普(公元1786 ~ 1855)写了一首长诗《帕帕马尼》,约65438+万行。它的主人公是一个专业的长笛手。虽然他是一个普通人,但他最终以精湛的艺术感染力征服了敌人。诗人在《三国演义》中大量使用了描写手法,比如关于水战的那一段,尤其是卫娘计划烧帕帕马尼船和帕帕马尼攻打新城这两段,与《三国演义》中孔明和周瑜设计烧赤壁的情节非常相似。诗中还有这样一段话:“请大夫治痛,去毒用刀刮,上药止痛,针缝伤口”,与《三国演义》中“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如出一辙。除了文笔和内容,《三国》的风格还表现在修辞上。无论是在泰国的文学作品中,还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引用中国古典小说中一些成语的痕迹,比如“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吉祥人看自然”,“萤火虫”,“有眼无珠”,“眼见为实”。
中国古典小说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故事引人入胜。许多泰国作家然后把一些精彩的内容放进舞剧或歌剧中。舞剧始于拉玛三世时代。是一部没有面具的泰国古典剧,分为宫内、宫外、民间三种类型。其中,民间剧是最早流行的舞剧形式,在泰国南部被称为马洛拉剧。由男演员表演,包括对话、唱歌、跳舞。泰国作家Payemajit Kasai和Gongpa Kasai Powoweicai编著了许多舞剧,这些舞剧以《三国演义》中的一些故事为基础,其中一些还以《封神演义》、《岳传》和新编辑的《五代史注释》为基础。
早在明代,中国和福建就有多种地方戏,其表演也各具特色。艺术家经常组织剧团到暹罗演出,受到当地居民和海外华人的热烈欢迎。演出的剧目丰富多彩,有喜剧。悲剧和木偶剧。委婉的唱腔,优美的音乐伴奏,优美的舞台动作给观众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公元1602年,乘坐荷兰船抵达泰国西南部港口城市北大年的英国人史密斯,目睹了一个由富商出资的中国剧团在当地庆典上表演的场景:该剧团“在街上搭建舞台,为公众表演古装剧...演员服装上的刺绣非常华丽,歌声驱散了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