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与动物之美——乞力马扎罗山的雪

一旦你读了,你会爱上海明威,因为他作品中所有的死亡都是那么充满活力。

没有故事情节,几乎是非洲垂死的作家在最后一天面对自己的生活和过去的独白。作家在爱人身边等待死亡的到来。他的意识在非洲大草原和过去的岁月之间来回切换,他诚实地讲述了在欧洲战争中度过的日子,以及关于黑森林、保加利亚的山脉和他对巴黎的记忆。

死亡的形象是如此生动,既像天空中压抑军队的乌云,又像记忆中冬天的空气,丝毫之间都有寒意和空虚。看了这样一篇生命力和表现力都很强的文章,感觉无法理性分析,却一下子被带入了生活的原始氛围。一段又一段似乎没有什么联系,我只是跟着意识的跳跃,但是每一段都难以描述又那么神秘,悲伤的气氛一脉相承,直到最后。

简短的铭文创造了最著名的不朽形象,乞力马扎罗山的豹。

“乞力马扎罗山是一座冰雪覆盖的山,海拔19710英尺。据说它是非洲的最高峰。它西边的山峰在马赛语中被称为“恩加耶-恩加耶”,神的居所。西峰附近有一具干瘪冻僵的豹子尸体。没人知道豹子在这么高的地方干什么。”

在海明威的小说中,大部分的主角都是关于男性的,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是动物。有时候雄性和野兽之间只有一墙之隔。

而这张也不例外,甚至我觉得这张更坦诚。除了那些男人的所有气质、欲望、好胜心、好奇心,还体现在人类作为动物的朴素的生命张力上。无论好坏,都是原始的生命力。面对死亡,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更坦诚。这样的回报让主角看起来像一个脾气暴躁的男孩,非常诚实和任性。

面对一个体贴温柔的爱人,哈利亏待她:“我不这么认为。我从来没有爱过你。”

当他死的时候,他对自己很诚实。为了舒适的生活,他和一个更有钱的女人交往。他承认,不是这个女人为了温柔的家乡毁掉了他的才华,而是他为了安逸的生活而忽略了自己的才华,钝化了自己的锋芒。他承认自己懒惰,懒惰,有影响力,自负,有偏见,不择手段,甚至满口谎言。

没有道德评判,只是理智、狡诈、欺骗、爱情的争执。我无法理解内心的巨大感受。海明威写的就是这样一个冷漠的意识流。面对死亡,人回归原始和简单,其他一切地位、金钱、外界压力、地位都没有了。

但是,这里没有理性的判断,描述的一切都像非洲大草原一样原始、狂野。哈利的视角切换也是真实与虚幻,真实与虚幻交替出现。读者感觉更像是一个传说和神话,主角知道这些都是真实的经历,但都被死亡和老年所笼罩。这样的死亡前的旋转木马更像是一场梦,也是一部只属于一个人的宏大史诗。

这部小说的每一分钟都充满了死亡的气息。

在广袤的非洲大地上,卡车抛锚后,死神的使者秃鹫和鬣狗在它们的世界里徘徊,无法停留。这些动物在耐心等待哈利的死亡。终于,海伦从帐篷外鬣狗的大声哀嚎中猛然惊醒——此时,死亡已经降临。

如果说现实是残酷的,那么在哈利的记忆中,死亡的气息依然弥漫在记忆的每一寸——那段属于欧洲的战火纷飞的过去,甚至死亡的阴霾更浓了一点。保加利亚山区失踪的姑娘们,她们鲜活的面孔最终随着旅途的艰辛而消逝。还有奥地利伐木工人家里的逃兵,特雷伯格应付不了通货膨胀上吊自杀的店主,在寒冷的圣诞节驾驶飞机轰炸撤退的奥地利军官的飞行员,死得非常英勇却又悲惨的勇敢的投弹手。

主角的所有记忆都笼罩在战争、死亡中,战争中仅有的一些空隙,只是奢侈的幸福——也是被阴影笼罩的幸福。不知道为什么,当他讲述在玛德琳纳特家外面滑雪溅起的雪花轻如霜花时,读起来会更加难过。

海明威的小说,没有办法分析,只能一遍一遍的体会。我能感受到的是一个经历过战争的人。因为他已经面对死亡太多次了,他在日常生活中感到空虚,对生活感到放纵、背叛和遗憾。他是一个作家,但他最后发现,在他去世之前,他想写的东西太多了,他没有时间写任何东西。

看着他的回忆,我觉得很灰暗,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然而,当死亡终于来临,阴郁的基调被彻底驱散,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命壮阔感突然出现在小说中。

当哈利弥留之际,他觉得自己已经在回去的飞机上了。飞机盘旋着上升。他俯身看着成群奔跑在非洲大草原上的斑马和角马,俯瞰着深谷和开满绿色的群山。他的飞机从南方掠过蝗虫,冲过瀑布般的暴雨,终于在一场平静的雨后来到广阔的世界——雄伟而高耸,在阳光下闪着不可思议的白光。

那是乞力马扎罗山的山顶,他要去的地方。

看完这本小说,我决定从头开始读海明威的其他小说。他的经历让人深深着迷,大概是因为真实经历的丰富,所以小说中透露出来的真实活力和复杂体验令人陶醉,甚至他自己都非常向往这样充满压力的生活。

在非洲大草原上,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真实的痛苦和残酷被表达得太好了,看了一遍又一遍都爱不释手。那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场景,甚至一个短短的字的描写,都让人觉得背后有无穷的回味和万千的意象,海明威的小说才会熠熠生辉。

我后悔没有早点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