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孙悟空人物介绍
孙悟空,是小说《西游记》中主要角色之一。又名孙行者,自封花果山美猴王、齐天大圣。曾任天官弼马温,也曾被玉帝封为齐天大圣。取经后为如来佛祖授为斗战胜佛。
孙悟空是一只由石头中蹦出来的猴子、天产灵石孕育而生,它吸取日月之精华,并学习仙术,法力及武艺高强,伴随唐三藏前往西天取经,沿路斩妖伏魔。中国民间有人将它奉为神明崇拜。
孙悟空生性聪明、调皮、活泼、忠诚、嫉恶如仇。在东亚汉字文化圈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代表了人性中的善良、正义、不阿、自由的情怀和追求。
身世及经历
根据中国《四大奇书》之一《西游记》原著描述,孙悟空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迸裂、见风而成之石猴。乃一仙石吸收天地之气孕育而生。在花果山占山为王三五百载(《西游记》第三回中提到生死簿上注明孙悟空“该寿三百四十二岁”)。
后为了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历经八九载,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须菩提老祖为师,习得地煞七十二变和斤斗云,并首次取姓为孙,取名悟空。
此后,孙悟空为了寻一件称手的兵器,大闹龙宫,终寻得到东海龙王的天河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北海龙王敖顺送一双藕丝步云履,西海龙王敖闰送一副锁子黄金甲,南海龙王敖钦送一顶凤翅紫金冠),因阳寿已尽而大闹地府,吓得十殿阎王和牛头马面躲东躲西,修改了生死簿,返回人间。
后来孙悟空第一次受天界招安,封为弼马温。因嫌官小受骗受辱,反叛下凡,自封为齐天大圣,打败了哪吒三太子。后被天界第二次招安,又偷吃蟠桃、御酒、仙丹。
玉帝发十万天兵都无法收服,后被二郎真君杨戬加梅山六怪和太上老君合力擒拿,刀劈雷击皆不得伤,被封于八卦炉四十九日,练就火眼金睛。(《西游记》第七回提到孙悟空本体其实是“光明一颗摩尼珠”)。
出来后继续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于五行山下五百年(山上贴有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
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收起为徒弟。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数次被师傅唐僧误解、受到紧箍咒的惩罚,两次被驱逐。历经八十一难,终于大功告成,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三藏佛经。孙悟空修得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扩展资料:
名称
石猴:由于孙悟空是从石头中出生,故在故事初期天庭的神仙又多称其为石猴。
美猴王:孙悟空刚出生时,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后成为众猴之王,因此自称美猴王。
孙悟空:菩提祖师所取的名字。事实上,悟空之名,原著借鉴了唐代名僧释悟空之法号,俗车奉朝,唐初开元、天宝间人。
弼马温:第一次天庭招安时所封官职,职责为饲养照料玉帝的坐骑。
齐天大圣:孙悟空受封弼马温后因自感受骗怒离天庭,回到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后来天庭承认该封号,天庭仙班皆敬称孙悟空为大圣。
孙行者:是唐僧取的称呼,在西游记中,也以“行者”称孙悟空。
斗战胜佛:孙悟空取到西经后佛祖册封的佛号,可说是表扬孙悟空战无不胜,并一路护卫唐僧取经的功绩。
金、金公:《西游记》一书以五行对应唐僧师徒五人(含白龙马),其中,孙悟空对应“金”,又称“金公”,如第38回“金木参玄见假真”;第47回“金木垂慈救小童”;第86回“木母助威征怪物,金公施法灭妖邪”;第89回“金木土计闹豹头山”。
心猿:如第85回“心猿妒木母”;第88回“心猿木土授门人”。
文化影响
孙悟空的文学艺术造型同时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的诸多哲学思想,现代学者普遍认为孙悟空的形象代表了当时人民渴望反抗残暴的朝廷却又无力改变现实的情景。同时孙悟空还是一个尝试超越自然秩序的代表,其名被许多宗教学者解释为:因“悟”,则“空”。反映了现实秩序中的空洞和虚无,人类追求新秩序以及自由的思想。
孙悟空其整体艺术形象的博大精深,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是独一无二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