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当年岳明的电子书《明朝那些事》?
把首都迁到另一个地方
楚帝做的另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是迁都,这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一件大事。朱迪迁都无疑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次。今天的北京有几千万人口,有数不清的高楼大厦。它是我们国家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之一,而这一切的起点来自朱迪的一个决定。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三月,蒙古军队进攻辽东,大肆掠夺。当地指挥官命令申勇是一个无能的人,他不能反抗,也没有及时向领导人报告。当朱迪听说此事后,大为恼火,立即杀死了申勇,并召集大臣们询问北方军事形势恶化的原因。
朱迪质问他的大臣们,北方的防御如此薄弱,以致蒙古军队势如破竹。怎么能这样下去呢?谁应该对此负责?
然而,令朱迪惊讶的是,尽管所有的大臣都没有说话,他们却没有胆怯,而是直直地看着他,从等了一会儿。朱迪感到一种无法控制的愤怒,正要发作。突然,他改变了主意,缩了回去。
为什么?
因为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些大臣一直盯着他了,而这件事的责任人就是他自己!
在明朝的防御体系中,燕王朱迪和宁王朱权主要负责北方的防御。但在靖南之战中,朱权被他绑架,他也去了南京当皇帝。没有他们,北部边境基本上是一个无人看守的地区。你怎么能责怪别人呢?
南京是个很好的地方,也很适合建都,因为这里地势险要,风水好,又是粮食主产区。由于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南移,在这里建都非常有利于维护明朝的统治。
但是,问题是,明帝国的住宿并不是单屋。在帝国的北部有几个不友好的邻居。这些邻居经常未经主人允许就进屋拿自己喜欢的东西,从来不写借条。只是一两次。怎么能这样下去呢?
出兵讨伐是没有效果的,因为这些邻居基本都是游击队编的,用的是你进我退的政策,你退我再来。他们本身属于游牧民族,不种地。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骑马跑来跑去,游手好闲。他们不抢你你抢谁?
不讨伐,不管怎样,这真的是个难题。
虽然军事政治形势是后来迁都的主要原因,但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原因,这就是朱迪自身的特点。
朱迪个人与迁都有关系吗?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还记得,我们以前提到过,虽然朱迪出生在南京,登记在南京,但他在21岁时去了北平,并在那里生活了20年。他虽然没改户籍(当年进北平不难),但生活习惯已经完全北化了。
据史料记载,朱迪偏爱北方食物,非常喜欢泡菜。当时,朝鲜国王李芳远派了一名朝鲜厨师(消防员)为朱迪服务,他也接受了。喜欢北方口味的朱迪不会对南方食物太感兴趣。虽然北方风沙大,远不如南方美丽,但朱迪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他来说,熟悉是最好的。
当然,朱迪迁都的主要原因是政治需要。既然他已经决定了,那我们就行动吧。
等一下!这并不是说,如果我们通融,我们就可以移动。迁都不迁都,肯定不是好工作。打电话给搬家公司就行了。最大的问题是,朱迪不是一个人搬到北平的。如果是这样,那就简单多了。
迁都不仅涉及朱迪,还涉及他的许多妻子、王公大臣、士兵和平民。这些人还需要找地方住,修房子。北平打了很多年仗,街道宫殿都要重建,城市布局也要重新安排。而且和他一起去北平的人都不是普通人,需要一大笔钱才能安顿好。这绝对不比重建首都难。
这些问题虽然很难解决,但终究还是可以解决的。摆在朱迪面前的是一个更大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迁都等于白搬。
我们知道,朱迪迁都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控制北部边境,确保国家安全。都说迁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还有一件事是必须的?
那是食物。
北平不是产粮区,迁都必然带来大量人口(中国人总有往大城市跑的习惯)。这些人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要控制边境,就必须养大量的士兵。虽然明朝实现了军营(士兵平时种地,战时打仗),可以解决一部分部队的粮食问题,但北京的精锐部队(如三营)不种地,所以很多人吃什么都喝不了。
更严重的问题是,光保证北平军民的粮食是不够的,因为明政府以后可能会经常出去慰问那些不友好的邻居,给他们一点教训。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你要准备十万人的粮食,北平附近的粮食产量绝对不足以保证这些行动。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什么问题?为什么不把南方产粮区的粮食运到北方?
如果你是这样想的,那么恭喜你,你终于发现了这道题的难度。
迁都的最大障碍是交通。当时没有火车、汽车和飞机,运输食物只能靠人力。今天,通过现代交通工具从南京到北京需要花费我们很多时间,而人们需要一个多月才能到达那里,我们不应该忽视运输食物的人也必须吃饭的问题。无论他们多么忠于职守,你也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们绝不会在吃光自己携带的食物之前饿死。
所以如果你找人陆路运输粮食,一定要给运输者准备额外的口粮,让他在路上推两辆运粮车,运一辆,吃一辆,到了目的地把没吃完的部分交出来,就算是工作。而且你多准备的口粮可能比他运的粮食还多。
如果哪个政府愿意长期这样运输货物,等待这个政府的只有一个命运——破产。
所以明政府剩下的唯一选择就是河运(又称水运)。
是的,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了。答案很简单。不能用船运输食物又快又多吗?那你为什么要绕这么大的圈子?
我可以向你保证,绝对没有戏弄大家的意思。我可以用两个词来回答这个问题:
它不起作用。
当时南方主要产粮区到北方的河道并不通畅,运河栓塞和河道改道给当时的河道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除非明朝的船只是水陆两栖的,否则绝对不可能有一个愉快的旅程。明太祖朱元璋在这点上吃了大亏。他想到他老人家打仗的时候,需要从南方调集军粮到辽东和北平,但是河运不通。无奈之下,他只好走海路,通过渤海运输他们,更不用说路途遥远了。也是因为风浪太大,不安全,十公斤的店能送到一半已经是万幸了。
但是,绝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提出来的。大家应该还记得,元朝灭亡的导火索是治河。水利工程绝对是任何时代国家投入的重点工程。这需要大量的金钱和劳动力。而且,如果花钱太多,动摇了国家的根基,问题就严重了(杨迪皇帝的京杭大运河就是个例子),所以这件事和写书一样,不是富国,想都别想。
朱迪的时代是繁荣的。
经过洪武时期的长期恢复和朱迪的正确治国方略,明朝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完成了以前不可想象的事情。永乐大典也完成了,自然要搞点水利。
永乐九年(公元1411),朱迪命工部尚书宋丽治理会同河,确保河水畅通。宋丽是一位非常能干的水利专家,他完成了这项任务。此后,漕运总督陈玄进一步疏浚河道,南北漕运从此畅通无阻。所谓“南极出海口,北方大同桥”
迁都的其他工作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中央各部门的办公场所早在永乐七年(1409)就已修复,而建都则始于永乐十五年,历时三十余年。
眼见时机成熟,朱迪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正式下令迁都!
原来的首都改名为南京,北京被确定为明帝国的新首都。从此,北京正式成为明朝的首都,并延续了200多年。然而,它的历史并没有随着明朝的灭亡而结束。相反,它一直活着,发展着,最终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城市之一。
今天,当我们漫步在北京这座现代化的城市,看着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时,我们不应该忘记,正是一个名叫朱迪的人在500多年前奠定了这一切的基础。
应该指出的是,朱迪在建京的时候,就有相当的现代性意识。他非常注重城市的整体规划,分别修建了几条主干线和支线,把北京市区规划成形状整齐的广场,制定了严格的规章,铺设了完整的下水道系统。
现在,北京的著名建筑,如紫禁城和天坛,都是由朱迪建造的(它在清朝被修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故宫,占地17万平方米,征用无数劳动力,耗时20年才完成。本来只是皇帝居住的地方,百姓绝对怀念,也不买票参观,但这并不影响它在历史上的地位。现在故宫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不可否认,这是朱迪的成就,不能也不可能被抹去。
值得一提的是,迁都绝非一帆风顺,大家纷纷响应。事实上,很少有人同意朱迪的决定。
原因很简单。除了朱迪京不能带的人,朝廷的大臣大多长期居住在南方。他们的老婆孩子都在南京,朋友和社会关系都在这里。谁想跟着朱迪去北方听简报?
迁都后不久,皇宫发生火灾,全国多处发生自然灾害。当时人们称之为“天灾”,大臣们自然把这些事情归结为迁都造成的灾难。
朱迪虽然够狠,但毕竟因为缺乏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而有点心慌,所以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他向大臣们求教。
但他没想到的是,大臣们借此机会对他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许多大臣上书陈迁都的危害,说迁都有天灾。其中,萧艺的言辞最为激烈,《史记》记载“器言尤重”。至于他说了什么,没有列出来,但估计朱迪被骂了。众所周知,朱迪从来不是一个食言的人,他的反应非常简单,所以他就杀了萧艺。
这可捅了马蜂窝。要知道,一个书生可不是好惹的。他从小就听圣贤之言,假装是圣人的门生。皇帝呢?怕你?
于是很多大臣纷纷写信,纷纷发表评论。他们还在午门外举行公开辩论,说是辩论,但会上的意见完全一边倒。事实上,这是一次对朱迪的批评会议。如果换了一个普通的皇帝,看到这么多人反对他,他可能会动摇,但朱迪不是一个普通的皇帝。他坚持自己的观点,坚定了迁都的决心。
“不要再说了。我决定迁都。我必须搬家。我说了算,就这样!”
朱迪这样做需要勇气。即使他的反对者占多数,他也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从不让步。其实很多大臣提出的意见也很中肯,比如迁都浪费人钱财,造成腐败,这些都是客观事实。但是历史将证明朱迪的选择是正确的。
历史上,往往有一些资质很高的人物,在局势还不明朗之前,就能预见到事情未来的发展。比如诸葛亮在一个破草房里就能算出未来世界分三等,但诸葛亮的思维是无成本的。即使他思维不正确,也没有人会去打扰他。
容易陷入困境的是选择,也就是说必须牺牲一些眼前的利益来换取未来更长远的利益。这种选择往往是极其痛苦的,因为大家都看得到眼前的利益,却看不到长远的利益。就像你要求大家丢下已经有的钱,跟着你去挖金矿一样,金矿很诱人,但是否真的存在,真的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用什么?
一百多年后,伟大的改革家张倒在了这个选择上,因为那些大臣们宁愿拿着手中的东西等死,也不愿跟他走上那条不为人知的路。
朱迪是一个非常合格的领导人,一个敢于做出选择的领导人。他知道迁都是一项大工程,费时费力,但他准确地判断出影响明帝国长治久安的最大因素是北方的蒙古。如果你想以后过上平静的生活,你必须放弃眼前的利益,把首都迁到北京。否则明朝难逃南宋的厄运。
与张相比,有一个优势——他是一个皇帝,而且他还是一个铁腕的皇帝,一个敢于走自己的路的皇帝,所以他总能坚持自己的信念,所以他最终完成了迁都的艰难任务。
当时,朱迪迁都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许多人还断言这一举动是不可行的。但是,19年后站在北京头上遥望远方的于谦应该不会这么想。
历史是事物发展的最终评判者。用不了多久,它无疑会告诉所有人,朱迪的选择是正确的。
第四章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我们前面已经介绍过,朱迪派了两个人去寻找文健,一路是胡颖。我们已经讲过他的生平,很多人不熟悉这个胡颖的生平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他从事的是秘密工作,不好宣传。
然而,其他人的命运却截然不同。他们不仅在当时赫赫有名,而且在历史上留名,流芳百世。这就是著名的郑和船队及其七下西洋。
同样的秘密任务,情况却如此不同,我们不禁要问:同样一个人,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原因很多,比如队伍规模、附带任务等等,但在我看来,这样的壮举最大的功劳应该归于这支舰队的指挥官——伟大的郑和。
“伟大”二字对于不是皇亲国戚,没有显赫家世的郑和来说,绝对不过分。然而,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创造了一个传奇——中国人的海上传奇。历史上在郑和之前有无数的王侯将相,在他之后还会有很多,但郑和只有一个。
郑和之后,没有郑和——梁启超。
让我们来介绍一下这位伟大航海家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郑和,生于洪武四年(1371),原名马,云南人。他从小就聪明好学。更重要的是,他从小就对航海有着浓厚的兴趣。据说当时航海在中国还不是热门学科,云南也不是一个能出海的地方。郑和为什么喜欢航海?
这是因为郑和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他的祖父和父亲都信仰伊斯兰教,所有的穆斯林心中都有一个最大的愿望——去圣城麦加朝圣。
去麦加朝圣是全世界穆斯林的最大愿望。生活在麦加的基督徒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可以随时仰望圣地,但对于当时的郑和来说,这真的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麦加在今天的沙特阿拉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地图上把麦加和云南连起来,乘以比例尺就知道有多远了。好在他家经济条件还不错。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去过麦加。郑和小时候,父亲经常给他讲朝觐时扬帆破浪、跋山涉水的惊险经历和异国他乡的奇闻异事。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郑和。
也正因为如此,年轻的郑和不同于其他同龄的孩子。他没有为了将来扬名立万,日复一日地坐在办公桌前背诵圣贤之言,而是努力锻炼身体,学习航海相关的知识,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有这样的信念,总有一天,他一定会乘风破浪,去麦加朝圣。
如果他的人生就这样走下去,也许十几年后,他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完成一个普通穆斯林的夙愿,然后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然而,有些人注定不会过平凡的生活,似乎伟大的使命和事业必须由这些被选中的人来完成,即使有时是以非常残酷的方式。
洪武十四年(1381),傅友德和蓝玉奉朱元璋之命出征云南。明军如日中天,仅用半年时间就平定了云南全境。正是这次远征改变了郑和的命运。对了,在这场战役中,明军一名大将齐湘战死。他的牺牲给家族带来了世袭的武职,改变了家族的命运。从那以后,他的后代一代又一代地练武。这个齐翔只是个无名小卒。这里之所以要提到他,是因为他有一个非常成功的传人——戚继光。
历史真是难以捉摸。
对于明政府和朱元璋来说,这只是无数次远征中的一次,但对于郑和来说,这次远征却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一个痛苦而未知的转折点。
战后,许多儿童成了战俘。按说,战俘只是战俘,他们被迫做苦力。但当时对待儿童战俘有一种极其残忍的做法——阉割。
这个公约的目的不言而喻,多说无益真的是忍无可忍。年仅11岁的马就是这些不幸的孩子中的一个。
我们不难想象马的痛苦和无数的梦想似乎离他而去,但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悲剧的开始往往是辉煌的起点。
悲剧,还是荣耀,只取决于你,取决于你是否坚强。
从此,这个11岁的少年开始跟随明军征战四方。北方的雪和沙漠的黄沙到处都留下了他的痕迹。他这个年纪,本该在家里玩耍嬉闹,却突然成为了战争的一员,在战场上奔跑着血流成河的尸体。剑和矛已经取代了木马和玩偶。在军营里,没有人会把他当小孩,没有人会管他。在战争中,谁也不能保证他明天能活下来,所以唯一能照顾他的就是他自己。
但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怎么照顾自己呢?
我们无法想象马三宝受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又活了多少次。我们知道的是,悲惨的经历并没有抹去他的希望和信念。他顽强地活了下来,最后成为了伟大的郑和。
总结历史上著名人物(如朱元璋等)的童年经历。),我们可以断言,小时候多受点苦并不是坏事。
五年的流浪生活,他遇到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人。这个人就是朱迪。
那时,朱迪还是王子。他一眼就看中了这个沉默寡言却意志坚定的少年,选择他作为自己的贴身保镖。从那以后,马就一直跟着左右,成了他的心腹。
金子到处发光。马三宝是一个注定要成就大事的人。在靖南战役中,他与朱迪并肩作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前面已经介绍过,在郑村坝战役中,朱迪用他的计划击破了李景隆的第七营,打败了南军。
从此,朱迪重新认识了这个私人保镖。永乐元年(1403),即位后,立即封马为内官监太监,这是内官的最高职位。永乐二年(1404),更加荣耀他,封他为“郑”。后来,他改名为郑和。
要知道,被皇帝赐姓是明朝至高无上的荣耀。后来被皇帝赐姓后,郑成功视之为一生中最大的荣耀,部下也称他为“国之姓”,可见朱迪对郑和的高度评价。
上帝想让你受苦,你得到更多的回报并不罕见。郑和受到朱迪的重用,成为朝廷的热门人物。作为朱迪的臣子,他获得了许多其他人想都不敢想的荣誉。我想郑和应该是满意的。
但命运似乎让他成为传奇,让他不朽。一个更伟大的使命和荣耀会降临到他身上,一个更伟大的事业等着他去开创。
出航
朱迪安排郑和出海还有一个深层次的目的。除了寻找文健,郑和还肩负着征服世界和高瞻远瞩的使命,这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传统。但是,在一个强大的朝代,必然会有这样的举动,比如汉朝贯穿东西的丝绸之路,唐朝有很多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学生来到中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和技术。
中国强大了,各国都羡慕。这大概是帝王们最大的梦想。历史上,中国并没有太多的领土主张。这是因为我们一直很自负,什么都有钱。为什么要抢别人的破衣烂衫?
但俗话说,缘有自己的一天,强于东方志忠的荣光是无法掩盖的。当它的先进文明被世界认可,征服世界的时刻自然会到来。
说实话,中国强大的时候,虽然也有与外国的领土争端和战争(比如唐朝与阿拉伯的战争),也有与邻国的战争(比如征服朝鲜的战争),但总体来说,中国的外交政策还是比较开明的。我们慷慨地帮助外人,把中华民族先进的科学文化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四大发明就是最大的例子。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中国远瞻远瞩的传统和宗旨:
以德服人。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经过长时间的战乱和光复,以及几个堪称劳模的皇帝的努力和拼搏,此时的华夏大地已经变成了真正的太平盛世。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粮银充足。是做某事的时候了。
在我们庞大的国家周围还有什么?这是每个强大王朝都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明朝是一个强大的王朝,明朝周边的土地面积已经被汉唐鼎盛时期的远征英雄所证明。相比较而言,帝国绵长的海岸线更容易引起人们的遐想。茫茫大海的另一边是怎样的世界?
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西洋。需要注意的是,明代的“西洋”一词的含义与今天并不相同。当时所谓的西洋,其实就是现在的南阳。以前的朝代虽然也派船去这些地区航行,但只是比较单一的行动,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人们不太清楚海那边是什么。现在,强大的明朝统治者朱迪是一个不同的人。他被认为是历史上罕见的英明君主。
现在,朱迪将委托郑和做一件历史上从未有人做过的事情。这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重托。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郑和都是最合适的人选。他不仅有丰富的航海知识,而且经受过战争的考验。他有很高的军事素养和很强的个性。最后,许多西方国家他都打算信仰伊斯兰教,而郑和本人就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
据推测,这只是一次航行任务。为什么要派出郑和这样多元化的人才?然而,事实证明,郑和这次航行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大海。
历史将会记住这一天。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七月1405,11),郑和在福建吴门起航,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行。郑和站在船头,看着即将出发的庞大船队和眼前的茫茫大海。
他知道自己远航的使命和责任,却不知道此时此刻,他正在创造一段永远被后人称颂的历史。
他的内心充满了激动,他从小就向往的大海现在就在眼前,等着他去征服!一段伟大的旅程即将开始!
开船!
无敌舰队
我们用舰队这个词来指代郑和的舰队,似乎有点夸张。一个外交和寻人舰队怎么能叫舰队?但是看了下面的介绍,相信你会同意,除了舰队,真的没有别的词可以形容他的舰队了。
得益于陈友谅的衣装,朱元璋非常重视造船技术。难怪朱在与陈老师的水战中吃了不少苦头,连命都差点搭进去。在他的鼓励下,明朝的造船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据史料记载,郑和当时最大的船叫宝船。这艘船有多大?“大的有44英尺长,18英尺宽;中间的一个是三十七英尺长,十五英尺宽。”可以自己换算。按照这个长度,郑和出航后可以举办运动会,设置100米跑道绝对不是问题。
而且这艘船的帆也绝不是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单帆。很难想象它有十二面帆!它的锚和舵也是巨无霸形状,需要上百人一起喊口号,一起动手才能把它荡起来。上世纪50年代,南京曾经发掘过明代宝船制造遗址,出土了一根木杆。这根木杆有11米长。问题是,这根木杆是船的哪一部分?
鉴定结论出来了,惊呆了所有人。这根木杆不是人们所期望的桅杆,而是方向舵!
如果你不明白这个概念是什么,我可以解释一下什么是桅杆。大家应该很清楚,所谓的舵,不过是一艘船的舵叶的控制联动。经过计算,与这个舵相连的舵叶高度约为六米。也就是说这艘船的舵叶有三层楼高!
航母,名副其实的航母。
这艘宝船是郑和船队的主力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旗舰。此外,还有专门用于运输的马船、用于作战的战船、用于运送粮食的粮船和专门用于在各大船之间运送人员的水船。
郑和率领这样一支舰队,舰队之名果然名不虚传。
这是郑和船队的情况,那么他带了多少人下西洋?
将会有超过27800名步兵。
说实话,从这个数字来看,这支舰队无论如何也不像是在找人,也不像是在搞外交,而是要出去挑事打架,这一点非常值得怀疑。但事实告诉我们,这确实是一支友军舰队。所到之处,没有战争和血腥,只有和平和友好。
强而不欺,强而不霸,这是一个伟大国家和民族的气度和底蕴。
郑和的船队向南航行,先到达占城,然后占领占城南下,半个月后到达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据点爪哇岛(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任何从马六甲海峡去非洲的人都必须经过这个地方。当时也是人口密集,物产丰富的地方。当然,这个地方没有统一的印度尼西亚政府。直到今天,我们也不知道当时谁是这个岛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