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平原内流区的成因

松嫩平原内部流动区的成因如下:

内陆河是不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其供水区为内陆河地区。松嫩平原是松花江、嫩江等河流形成的平原。这些河流多发源于平原周边山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以大气降水为主,在松嫩平原低洼处形成内陆河区。原因是松嫩平原部分地区地势比周边低,河水无法流出。

扩展知识:

松嫩平原是东北平原的最大部分,位于大兴安岭、长白山和松辽流域之间的松辽盆地中部,主要由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

松嫩平原位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和松辽流域之间的松辽盆地中部,主要由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

井陉-龙江朱家坎-甘南太平湖西接大兴安岭,东、东北接科罗河-七星泡-小兴安岭,南北接河西,东南接铁力-巴彦龙泉镇、小兴安岭,东接龙凤山-五常安家-阿城崖沟-宾西,南部为东部山区,平原略呈菱形。

只有松嫩平原的北半部位于黑龙江省,南北长约540公里,东西宽约430公里。面积10320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1.61%。

松嫩平原属于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二沉降带的北部,又称松辽断陷。燕山运动后形成地堑盆地,盆地四周断裂环绕,东西两侧为海西褶皱带,中间为地台构造,具有现代地貌的雏形。

松嫩平原第四纪地层厚度及分布如下:山前地区以冲洪积为主,厚度约10-100米,大部分为10-20米。冲积平原以冲积和湖泊沉积为主,其次是沼泽和风成沉积。第四系最厚可达100-150m,一般40-60m,东薄西厚,齐齐哈尔至杜尔伯特厚度达150m。

岩相的变化是:从山缘台地区到平原中部,从砂、砾石或粘土混砾石到粘土或黄土壤土,底部为细砂,底部为砂、砾石。